“我知道你啊,你很厉害!”1950年9月2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紧紧握着一位高个子的手。
这次参会的350位战斗英雄,个个都多次立过一等功,他们的事迹连抗日神剧都不敢拍。
毛泽东接见的这位英雄在人群中更加显眼,他身高1米92,在那个时代高出别人一大截。
他一生立过8次一等功,是华北军区排名第一的英雄。
然而,这样的人物最后却没有被授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01
他叫吕俊生,1907年出生在河北邢台县前青峪村,从小就长了个“傻大个子”。
邢台是武术之乡,吕俊生没事也跟着耍上几招,但总是不得要领。
13岁时,吕俊生想去武馆拜师学艺,没想到一进门就遇到了考验。
师父本不想再收徒,但为了给他次机会,要求他举起院墙角的石锁。
吕俊生大步走了过去,一下就将石锁提起,转身就拎到了师父身边。
师父啥也没说,收吕俊生做了关门弟子。
原来石匠在制作石锁的时候听错了,本来要做个110斤的,最后却做出来个170斤的,所以那个石锁做出来一直没人用过,灰尘都积了一寸厚。
吕俊生勤学苦练,再加上师父的倾囊相授,9年间将拖枪术和燕门十三刀练得炉火纯青,在邢台已经无人能敌了。
吕俊生一身侠骨,在当地做了不少拔刀相助的事,很受百姓爱戴,不过也因此得罪了一些权贵。
为了保全吕俊生,再加上也没什么可教的了,师父就让他去外地闯荡,嘱咐他继续行侠仗义,但不要乱伤性命。
之后的几年,吕俊生做过很多事,但大多是为了生存,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才找到人生目标。
1937年7月7日,鬼子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全国各地快速沦陷,每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拿起武器反抗侵略者,吕俊生自然也不例外。
他行走江湖,抓到落单的鬼子就宰,出手就是杀招,杀完就走,不留任何痕迹。
鬼子经常发现尸体,却不知道是谁干的,毫无办法。
但吕俊生觉得自己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一个人再厉害又能杀几个鬼子呢?
1937年11月,听说129师开赴太行山,吕俊生毅然找到队伍,报名参军。
可没想到,刚第三天就惹了点事。
02
新兵训练的第三天,营长来了,他一眼就看到人群中的吕俊生,这“新兵”除了个子高之外,一招一式都像个练家子。
营长来了兴趣,找了两个老兵跟吕俊生切磋一下,没想到只一个照面,两个老兵全都栽倒在地,一个脱臼,一个小臂骨折。
两个老兵也是硬汉子,他们疼得冒汗,却一声不吭,但是脸色憋得通红,一看就是不服气的样子。
其实这根本不怪他们,因为对手跟他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营长呵斥吕俊生下手不知道轻重,可吕俊生却说:“我走江湖多年,手上可不是花架子,出手就是杀招,打着玩的东西我不会!”
听完这话,营长直接就将吕俊生带走了,还对新兵排长说,要亲自“管教”他。
从这天起,吕俊生就成了营长的人。
营长安排警卫班长给吕俊生开小灶,嘱咐他要用心练习,虽然他武艺高强,但军事基础同样不可忽视。
可刚到10天,警卫班长就找营长汇报说:“这小子我教不了了!”
原来吕俊生认真起来太过可怕,只用了10天就掌握了1个多月的训练科目,射击、投弹等项目还达到了特级标准。
营长听完哈哈大笑:“我这是捡到宝了!”
可是在训练场上的成绩并不能证明一切,一个人厉不厉害还需要实战的检验。
没想到吕俊生打得第一个大仗,就十分凶险,直接与小鬼子关东军进行了一场较量。
面对武器装备碾压八路军的关东军,吕俊生会有胜算吗?
03
1938年7月,吕俊生所在的部队在山东夏津与日军遭遇,我方虽然提前占据了有利地形,但无奈装备实在落后太多,没过多久子弹就打光,让鬼子冲了上来。
不等营长发话,战士们有的插上了刺刀,有的从后背拿出大刀片子,有的甚至举起了扁担。
吕俊生紧握步枪,听到营长发令后第一个冲了出去,直接就跟4个鬼子对上了。
当时正是日军兵力最强的时候,这些鬼子兵不但善于拼刺刀,个子也比抗战后期高出不少,足有1米5多,往往要3个八路军才能拼掉一个日军。
不过吕俊生却没有任何压力,他1对4竟然还主动冲了上去,双方擦身而过,鬼子兵就一死一重伤。
剩下的两人叫唤着冲了上来,却被吕俊生一枪刺透了心脏,另一个转头想跑,可他那小碎步怎么可能跑得过吕俊生的大长腿,直接就被吕俊生一枪解决。
4个鬼子,吕俊生只用了一分钟,刚支援上来的3个鬼子当时就吓傻了。
吕俊生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冲上去只用了3招就将3人全部结果。
鬼子指挥官一看不好,立马安排了8个拼刺高手将吕俊生围住。
吕俊生环顾了一下战场,才发现自己连杀7个鬼子,已经离战友们有10来米远,陷入了鬼子的包围之中。
吕俊生毫无惧色,这反倒合了他的意,可以放开手脚干,不用担心误伤战友了。
他手里的刺刀被耍成了长枪,撩、扎、点、拨、刺、搪、拉、带,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又有几个鬼子应声而倒。
此时围攻吕俊生的有十几个鬼子,他们小心翼翼地防守,可却根本挡不住吕俊生的攻击。
但毕竟人多不好对付,吕俊生在专心迎敌的时候,一把日本战刀偷袭成功,悄悄地划开了他后背的皮肉。
吕俊生不用回头就知道这人不简单,竟然会撩刀,他赶紧解决了面前的鬼子,回过头来专心对付背后的高手。
04
没想到这小子竟然还会说中文,他手握战刀对吕俊生说道:“我叫泽田一太,我爷爷是日本三大宗师之一,快拿出你后背的大刀跟我决斗!”
吕俊生没工夫搭理他,拿着刺刀就扎了过去。
这鬼子虽然偷袭可以,但面对面就不是对手了,没招架几个回合,就被吕俊生豁开了肚子。
这鬼子也顾不上什么“武士道精神”了,吓得转身就跑。
吕俊生自然不肯放过他,端着刺刀就追了过去。
但这鬼子还真有点地位,他一逃跑立马冲过来6个鬼子,用生命挡住了吕俊生的去路,给他留下了逃跑瞬间。
吕俊生只好放弃追杀,又跟这几个鬼子交战在一起。
这一仗下来,吕俊生一共杀死27名鬼子,不过自己也受伤3处,被偷袭的那一处伤疤长达40公分。好在泽田一太在后来的战斗中被我军的炮弹炸死了,也算解了吕俊生心头之恨。
从此,吕俊生得了个“军中吕布”的称号,还被营里选拔为代表,到129师特训营学习,在这里,他不但学到了指挥及通讯技术,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
吕俊生当上了连长,他的未来一片光明,可鬼子就该难受了。
因为他的打法,实在跟别人不一样。
05
吕俊生带着自己的连队去执行任务,没想到在山坳里与鬼子一个中队遭遇。
120人对180人,装备还跟人家没法比,在正常情况下最好是避其锋芒,找机会打击敌人。
可吕俊生却觉得如果撤退就会被动挨打,所以他连犹豫都没犹豫,直接拔出大刀高喊:“同志们,冲啊!”声音还没落,吕俊生就冲到了鬼子群中,抡起了大刀。
吕俊生的大刀重达6斤,平时他连耍半个小时都不带累的,这场战斗他耍起燕门十三刀,只要是离他近的鬼子,不死也得掉块肉。
战斗没有持续多久,鬼子竟然扔下同伴60多具尸体撤退了。
而吕俊生一个人,砍死了17个鬼子。
吕俊生不断在战场上创造着奇迹,但他绝不是鲁莽之人。
他将战士分成“投弹组”“射击组”“冲锋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专项训练。
每次打仗,由又高又壮的战士组成的投弹组就专门负责敌人的“碉堡”“机枪阵地”,然后由射击组掩护,他亲自带领冲锋组过去收割。
靠着这一战法,吕俊生打了不少胜仗,鬼子的碉堡、炮楼也被他端掉不少,搞得当地的鬼子心惊胆颤。
不过后来鬼子被逼得将碉堡进行了改造,差点让吕俊生吃了大亏。
06
百团大战中,吕俊生带着部队进攻敌人碉堡,等投弹组投完以后,他就带人冲了上去。
没想到敌人对碉堡进行了改造,手榴弹都扔不进去,都在碉堡周围爆炸了,但鬼子很聪明,爆炸时机枪就哑火了,完全没有了动静。
可等吕俊生他们冲到半路时,机枪却突然开火,将吕俊生身后的战士打到好几个。
吕俊生大怒,让战士们隐蔽好,他自己直接就冲了出去,快速向碉堡蛇形奔跑。
就在敌人换弹的时候,吕俊生刚好冲到机枪眼,他一手握住机枪管,一手抓住鬼子手臂,连人带枪拽了出来。
吕俊生举拳砸死敌人,用机枪冲敌人扫射,直接就将碉堡端了。
不过也因为枪管太烫,吕俊生右手被烫伤,掌纹全都烫没了。
吕俊生顾不上养伤,又接受了在闫家庄阻击支援日军的任务,在战斗中又用智慧创造了一个奇迹。
吕俊生深知自己的弹药不足,他没有选择跟敌人硬拼,而是在敌人开火的时候,就让战士们躲在掩体后面。
而当敌人进村时,他就带着大刀队绕到村口,利用地形的优势斩杀敌人。
这个战法重复了很多次,敌人错过了增援时机,只好命令剩下不到一半的人撤退。
这一仗,吕俊生带战士们消灭了105人,最神奇的是己方只有一个战士受到轻伤,没有一人牺牲。
战后,连队得到了“英雄连”称号,吕俊生也被授予“英雄连长”称号。
不过,吕俊生身上最厉害的称号,还是鬼子给的。
07
1942年,吕俊生带着侦察班去执行特殊任务,他们虽然乔装打扮,却还是被村里的汉奸出卖了。
为了保护自己的战士,为了村里百姓的安全,吕俊生只身引开了敌人。
在之后的20多天里,吕俊生上演了一场荒野求生的大戏,他不但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还收集到了想要的情报,顺便杀了几十个鬼子。
从那以后,鬼子就给吕俊生起了一个“猫头鹰”的称号。
吕俊生一生的辉煌很多,但是用一句话就能概括,那就是他一共立了8次一等功。
要知道,活着的一等功是十分珍贵的。
正因如此,吕俊生营长才有幸参加了1950年的全国战斗英雄大会,获得了毛主席的接见。
然而吕俊生却不是凡人,他看到全国没有了战事,又想到自己一生受伤太多,觉得无法再给国家做贡献,干脆就退伍回家了。
因为这个,吕俊生直接错过了1955年的授衔,要不然起码是中校以上。
但老英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他将别的看的很淡,回到家乡去搞建设,连补助都捐了出去。
哪怕后来有很多老战友都联系他,说有机会可以让他回部队去,可老英雄始终是一句话:“我回去还能干什么?不去!”
1970年11月22日,村里在麦场上放抗战电影,大家特意给老英雄留了个头排的位置。
看到电影中我军战士成功占领敌人阵地,老英雄哈哈大笑,之后就离开了人世。
老英雄是突发心脏病走的,可当地人都说他是战神归位了!
你信吗?反正我信……
【参考资料】:
《英雄连长——吕俊生的故事》作者:朱泽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