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陷入黄昏恋,82岁跳楼自杀,一代文豪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马良说 2025-04-22 15:32:25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96年,中国文坛发生大地震,作协主席、《哥德巴赫猜想》作者——徐迟,从医院6楼一跃而下,当场身亡。

一代文豪却选择以惨烈方式结束生命,不得不让人好奇他自杀的原因!但是,当真相揭开,所有人都唏嘘不已……

惹争议的黄昏恋

1992年夏天,78岁的徐迟宣布再婚,而他的结婚对象却是一个比他小24岁的女教师。

这段黄昏恋惹来了不少的争议,因为无论是年纪,还是地位,都无法被人接受,而且,徐迟与第一任妻子的爱情故事曾感动了整个文坛。

1914年,徐迟出生,幼年丧父,生活拮据,却仍旧考上了东吴大学,还在燕京大学读书,同时也试着写书,补贴家用。

不过,当时的他名不见经传,好在找到了一份教学的工作,也就是这时认识了第一任妻子陈松,对方是一名学生。

24岁的徐迟在操场上对陈松一见钟情,之后,他主动邀约陈松一起划船游玩,感情进一步升温,回家后在日记上写满了对陈松的爱意。

两人认识第11天时,他向陈松表白了。

虽然师生恋对于现代而言无法接受,但在新旧思想交错的民国时代,双方的年龄相差个七八岁,也实属正常,更何况,他们是真心相爱。

1937年,徐迟与陈松共结连理,度过了快50个春秋。可以说,陈松陪伴他走过了写作生涯的低谷,也见证了他的巅峰。

可惜,命运太残酷了!

1985年,陈松突然患病,没过多久便撒手人寰,独留徐迟一人。

他伤心欲绝,写下了《挽陈松》悼念亡妻,但却丝毫没有缓解自己的孤单心境。

那时,徐迟几乎停下了所有的创作,每当有亲朋好友劝说,他总是悲观地回答:“哪怕去到彼岸,我也不会觉得可怕,因为她在那里等我!”谁也没想到,这份孤单心境,竟然成了徐迟走上绝路的开始。

不过,“书生总是多情”这番话用在他身上也不为过。

1989年3月,徐迟受邀前往珠海参加笔会。在会上,一个热情的女人上前打招呼,对方叫陈彬彬,之后的时间里,他经常收到陈彬彬的书信,字里行间皆是对他的爱意。

陈彬彬对徐迟的猛烈追求,仿佛让他回到了青春年少岁月。

1992年,徐迟与陈彬彬结婚!但他没想到,陈彬彬竟然隐瞒了婚史。

原来,陈彬彬曾有过一段婚姻,并且与前夫生下了三个孩子,最小的女儿还是一个知名演员。

得知真相的徐迟,立时与陈彬彬吵了一架:“你不该瞒我!”但陈彬彬却不以为意:“你也有前妻,而且谁人不知你爱她爱得深沉,难道只许你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他一时语塞,勉强接受了陈彬彬的隐瞒,但是,对方竟然出轨,在与他恋爱期间,与《文艺报》副主编唐因也暧昧不清,简直是脚踏两只船。

遭遇连续欺骗,让沉浸在爱中的徐迟终于清醒过来,看清楚陈彬彬的真面目:追名逐利、贪慕虚荣。

曾经,两人一同参加活动,徐迟为人低调,鲜少出风头,但陈彬彬却总是故作高姿态,又一次直接质问服务员有没有看过《哥德巴赫猜想》,见对方摇头,陈彬彬带有鄙夷的语气说道:“这是我丈夫写的!”

徐迟不满陈彬彬的行为,争吵越来越多,而他也逐渐明白了亲朋好友为何极力反对,失望地与陈彬彬协议离婚:你爱上的不是我,而是大作家徐迟!

1994年,徐迟重回单身,彼时,他已经80岁高龄,无论是身体,还是精气神儿都大不如前,而且,或许是感情受挫,让他陷入了抑郁症的漩涡之中。

据徐迟的好友回忆,暮年之际的徐迟,开始反思社会。

当时是20世纪末,改革开放最有成效的时期,但人们越来越富,违法的事情却越来越多,尤其是各种贪污腐败,让徐迟深恶痛绝。

他开始写下各种悲观的话:“走意已坚,谁能劝我,谁能救我?”

对友人说:“你有什么问题快问我吧,你不问,过些时候就问不着了。”

还对医生说:“花盛则谢,光极则暗。一个人,当他的事业达到顶峰之后,再难以往上攀登了,转折之前最好的收场是飞起来。”

而且,当时,有一个路人出了车祸,几秒钟失去了生命,他得知后不是惋惜,而说“这是一种幸福”。

可见,徐迟已经开始出现自杀的倾向。

1996年12月12日深夜,徐迟从6楼一跃而下,结束了一生。

其实,作为作家,他的思绪本身就比常人更敏感,也更容易被不好的情绪影响。如果这个时候,他的病情能得到重视,或者亲友们拉一把,或许不会匆匆离开。

人生皆苦,唯有自救,任何时候不要放弃生命,只有活着才能改变一切不幸!

参考资料:

光明网:2014-10-27:三毛徐迟张国荣 那些因抑郁症而死的名人

音乐周报:2025-01-07:你所不知道的,音乐中的作家徐迟

0 阅读:0
马良说

马良说

每天分享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