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通州有一家民俗博物馆,里面有很多的老工具,其中有一件像是电话似的老工具,一般游客都不认识它,它究竟是干啥的?下面就让小编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北京的老通州有一个旧货市场,当地民俗博物馆的老王经常到市场来逛,遇到心仪的物品,他就会购买。这一天,老王发现了一个怪异的铝制品,它两头是两个电话听筒一样的圆盘,上面还有两个按钮。电话听筒的下面,则有两个碗口状的胶皮碗。老王十分好奇这个工具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卖主是一个收废品的老汉,老汉也不认识这件东西。但是他告诉老王这个东西是从一个工人师傅那里收来的。老王购买了这个神秘的铝制品,同时老汉告诉了他卖这件物品的工人师傅的地址。
老王决定直接去找工人师父,结果不巧的是,那个工人师父不在家。老王回去琢磨了半宿也没明白这是一件什么东西。他老伴说:“这东西看着像是一种工具,但真就瞧不着来是干啥的。”
老王在博物馆工作多年,阅历还是有的,他推断,这东西应该是一件特种工具,说它是抹墙的抹子,这个也不像,说它是抓鱼的工具,感觉也是不挨边,说它是提东西的工具,这个看着也不靠谱。
最后老王笑了,所谓的特种工具,就是一种小众的工具,需要使用者亲自揭秘,一般人还真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
次日,老王早早上门,工人师傅正好准备出门散步。老王拿出那个老工具,并向他请教。老师傅笑着说:“这个东西叫作取玻璃器,是他60年前在玻璃厂上班时使用的一种工具。”
玻璃厂是生产玻璃的地方,在60年前,玻璃的价格不便宜,即使你有钱,也不见得能买到,故此,生产出来的玻璃,工人们都需要用取玻璃器轻拿轻放,将其碰碎了,是需要扣奖金的。
老师傅解释说:取玻璃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将其按压在玻璃上,碗口状的胶皮就会在压力下排空空气。然后按下上面的按钮,堵住排气的气孔,使得玻璃在负压作用下牢牢吸附在取玻璃器的碗口状胶皮上。这样,工人们可以轻松地将玻璃从生产线上拿下来,放入木箱中。玻璃够一定数量,成箱再装入仓库,最后运送到用户手中。
然而,随着工艺的发展,玻璃生产厂逐渐演变为现代化的流水线,不再需要取玻璃器这类传统工具。现代化的生产线使得玻璃从生产线上下来后直接装入箱子中,从而取玻璃器这个老工具便退休了。
老王感慨万分,他对老师傅表达了由衷的感谢。正是工人们用取玻璃器从生产线上取下一块块的玻璃,装在窗户上,才带给了我们明亮的生活。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过去工人辛勤劳动的历史,老王决定将这件取玻璃器放到民俗博物馆,让游客了解这件老工具的同时,也能读懂一段历史。
民俗博物馆中,游客们可以看到不少过去使用的重要的老工具。而老工具们就是历史最好的见证者,记录着每一个劳动者的努力与付出。老工具的存在告诉人们,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每个人的辛勤努力都对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贡献,这些努力值得被赞美和牢记。
这些老工具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消失,岁月可以冲淡,记忆可以被淡忘,但人们应该以敬畏之心对待过去,老王珍藏取老工具的举动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时刻记住先辈们的辛勤劳动,因为他们为我们带来了幸福生活。即使是看似普通的工具,也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意义。我们要将这些老工具,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引用资料:《老工具》作者:司马彦 出版单位:哈尔滨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文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