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是否预设国家主席起争议,粟裕被要求表态:别急,再等一等

红色天空录 2024-01-31 09:12:44

粟裕被称为“战神”,是毛主席麾下众多战将中得心应手的一员爱将。而在后来的风波中,粟裕是一位基本上没有受到冲击的开国大将。

他不是元帅却进入军委常委,开我军之先河,这一现象在开国将帅中是罕见的。

其实,粟裕也是一位有胆识的人,这也是他为何没有受到冲击的原因。

1970年,大家对是否预设国家主席起争议,大家纷纷站队,只有粟裕没有表态:别急,再等一等。

毛主席心中的粟裕

首先,毛主席对粟裕是充分信任的。

在江西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反围剿中,粟裕因为战功卓著,已经在毛泽东那里挂上了号。

在他参加的第一次反围剿战中,他活捉了师长张辉瓒,毛主席为此还填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从那之后,毛主席一直关注着粟裕的成长和发展。

在中央红军长征之后,在浙江的三年游击战中,因为电台被打掉,粟裕和中央失去了联系,一度被认为牺牲了。后来,当毛主席得知粟裕还活着,高兴不已。

而在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打了很多有名的打胜仗,得到了毛泽东的信任和赞扬。毛主席曾给出高度评价:“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

在毛主席的心中,粟裕就是一位难得的人才。

作为一名颇受毛主席信任的战将,粟裕也对他所参加的战役非常负责,每当和毛主席有了不同的意见,他也总会主动去提出建议。

而毛主席每次都采纳了粟裕的意见,改变了战略决策。

1946年,毛主席设想了一个南线作战的战略计划,就是在外线出击中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建立和扩大新解放区。

按照计划,粟裕要离开苏中根据地出淮南。但粟裕在充分思考后,认为现在内线比在外线打的好处多。毛主席也考虑到粟裕的建议有道理,同意了粟裕的建议。、

结果,粟裕在指挥中,打出了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歼敌5万多人。

毛主席得知后非常高兴,总结经验向全军推广。

1948年1月27日,毛泽东给粟裕发去电报,要他率领三个纵队下江南,吸引20到30个旅回防江南,减轻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压力。

粟裕却认为还是留在江淮地区可以协同二野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

毛主席再一次同意了他的决策,粟裕也向毛主席立下了军令状。后来,粟裕指挥了赫赫有名的豫东战役,歼敌9万多人。

1949年1月10日,历时65天的淮海战役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我军以60万人对国民党军80万人,歼敌55万多人。这场战役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也是粟裕的巅峰之作。

对此毛主席也给出了高度的评价:“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正因为粟裕这些年来的正确决策,以及他立下的赫赫战功。

毛主席对粟裕也非常器重,只要有什么重要任务,毛主席第一时间就会想起粟裕。

在考虑解放台湾时,毛主席认为粟裕最合适。后来,朝鲜战争爆发,情况发生变化。毛主席也想到让粟裕去朝鲜,但当时他的身体情况很不好,毛泽东才放弃了这一想法。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进一步发挥粟裕的军事才能,毛泽东和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商量后,决定调他到解放军总参谋部。

粟裕来到总参后,对军队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与此同时,他仍然给毛主席写下了很多报告和建议。毛主席也总是非常认真地查看。

1955年全军实行军衔制,授予了10位元帅,粟裕名列榜首,人称“共和国第一大将”。

其实,毛主席原本要给粟裕元帅的军衔,但粟裕却辞让元帅。

周总理表示:“粟裕两让司令,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是一定要当的。”毛主席补充:“而且是第一大将。”

当然,粟裕的工作生涯也曾遭遇不好的处境,但因为他清醒的头脑,总能置身事外。这也是他没有受到太大冲击的主要原因。

粟裕被要求表态:别急,再等一等

粟裕是战将,总是带着枪,是理所应当的。他从战争年代起就养成了两个习惯,保存手枪和看地图。新中国成立后,他收藏了好几种手枪。

将军喜欢枪,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可就是这样一件小小的事情,却让他陷入了矛盾。

一天,他接到通知,要把所有的枪支交给有关部门保管,说等运动结束之后会还给他们。粟裕乖乖地把枪拿出来保管。

然而,在1958年,粟裕被莫须有的罪名撤掉了总参谋长的职务。

此后,他被调到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这实际上就是个闲职,没有了军事的权利的他,也避免了一些风波。

然而,仍然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想到了他,说要打倒他。在关键时刻,周总理站出来质问,粟裕这才避免了一次陷害。

当时的国防工业系统的两派斗争激烈,而粟裕也没能在国防工办有一席之地。

周总理告诉他:“你现在回不了部队,就继续留在国务院业务组吧,我这里很需要人。”

粟裕看着总理消瘦的身体,说道:“总理他,我努力学着做吧。但请总理替我向主席报告,一旦打起仗来,我还是要上前线。”周总理郑重地点了点头。

粟裕一方面在国务院业务组工作,同时又两度担任中央军委常委,在那样的情况下,他只能避其锋芒,审时度势。

1970年,在庐山会议上,大家对是否设立国家主席产生了争议。而林彪的发言就一开始就带着火药味,他首先掌握了主动权,指责那些同意不设国家主席的人。

随着越来越多人的支持,粟裕开始感觉到这个事情的走向也越来越不对劲,甚至设国家主席的呼声越来越高。他深刻地感觉到,这绝不是一个设不设国家主席的问题。

有的组表示一定要在宪法草案上写上设国家主席,一定要让毛主席当国家主席。还有人说毛主席实在不愿当,可以让林彪当。

军事科学院的几位中央委员一直都没有一个态度,也有人催粟裕:“粟老总,咱们也该表态了吧。”粟裕说道:“别急,再等一等。”

也有人说:“不能再等了,再等就被动了。”

粟裕还是不说话,按理来说,他是军队的代表,应该表示支持林彪,但他始终不说一句话。

因为他感觉到这背后的事情不简单。果然,在当天下午,他参加了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

毛主席在会上发火点名批评:

“不要搞分裂,不要揪人,有些话提起来有千斤重,放下来只有四两。国家主席问题不要再提了,要我当国家主席就是要我早点死;你们再继续这样,我就下山,让你们闹。”

会议结束后,小组的同志们才感觉到粟裕不说话的重要性。

要求表态的同志找到粟裕说道:“多亏了你,要不然我们就犯错误了。”粟裕笑了笑不说话。

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话言多必失,粟裕深谙其道,从来不说闲话,对每一句话都谨言慎行。

0 阅读:99

红色天空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天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