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内蒙古能源集团3.508GW光伏组件集采开标已有一周时间,在光伏行业自律呼声不断高涨的当下,此番开标价格无疑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根据公示,五个标段的第一中标候选人分别为英利能源、一道新能源、隆基乐叶、东方日升和环晟光伏,投标报价分别为0.661元/W、0.692元/W、0.74元/W、0.692元/W、0.692元/W。
值得注意的事,标段一的第一中标候选人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英利能源)报出的价格为0.661元/W,低于2024年12月19日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0.692元/W的成本参考价。另一方面,此前被传未在自律公约上签字、屡次缺席行业自律会议的弘元绿能在此次投标中的报价均在0.692元/W之上。
据能联社了解,在标段一内,除第一候选人英利能源外,江苏中清国投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赛拉弗光伏系统有限公司也给出了低于0.692元/W的报价,分别报出0.649元/W和0.676元/W的低价。
据悉,标段一内蒙古能源集团杭锦旗防沙治沙110万千瓦风电光伏一体化一期项目80万千瓦光伏组件设备采购,招标规模约为96.4万千瓦。对组件规格的要求为单晶、双面双玻、620Wp及以上,采用固定支架。交货期102日,计划开始交货时间为2025年3月20日,计划交货完成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
2024年12月上旬,被称为中国电建史上最大的51GW光伏组件招标中,多家企业一度报出了低于11月成本参考价0.69元/W的报价,引发行业热议,自律公约被指形同虚设。随后不久,在新疆电力巴州发电公司国能巴州抽水蓄能项目配套博湖县60万千瓦光伏项目光伏组件采购招投标中,招标单位国电电力巴州发电有限公司明确设置了0.6313元/W的最高投标限价,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对此抛出“四连问”:项目是否严格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是否依招投标法相关规定排除最低价投标?是否按国资委、发改委相关要求选择全生命周期性价比最优?是否是形式主义?
回溯过往,“英利系”在投标中的低价策略在业界并非新鲜事。
早在2009年,在国内首个光伏发电特许招标项目甘肃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场项目中,国投电力和英利控股组成的联合体便报出了0.69元/度的超低电价,这一价格一度引发行业震动,在当时打破了光伏发电项目竞标价格的最低纪录。该项目招标中各参与企业报出的平均电价则为1.3-1.4元/度,最终确定的中标价格为1.09元/度。
时间来到2012年,国内光伏组件招标均价普遍维持在6元/W左右,彼时的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先后在宁夏中卫30MW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和黄河水电50MW硅片换组件招标中先后报出5.18元/W和2.99元/W的超低价格。
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价格战中,2012和2013年英利一度问鼎全球组件出货冠军。而2015—2016 年,“英利系”的债务也达到了高峰期。随后,英利集团启动资产债务重组,于2021年成为保定市国资委控股的国有企业。
综合多方统计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英利能源组件出货量约为14-15GW,有望重回全球组件出货企业排行榜单前10位。
从蒙能集团3.508GW组件集采开标至今的情形而言,此次英利能源的中标暂未在业界掀起太大波澜。内蒙古光伏行业协会称,有企业透露,此次招采过程中,部分企业的报价并非实际供货价,其中可能还包含额外优惠。光伏行业的自律效果如何,能联社也将密切关注该项目的后续进展。

用户11xxx33
既然公开招标,就按市场竞争来,不中标又说别人不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