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肝肾、补气血、健脾胃、润肺止咳...你想要的10个养生药膳方

凌翠评健康 2024-02-27 19:31:42
补肝肾、补气血、健脾胃、润肺止咳...你想要的10个养生药膳方,方方都实用,快存好

四川中医药 2024-02-26 19:01 四川

头晕眼花、肠燥便秘、须发早白、脾胃虚弱……这些小毛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除了遵医嘱,我们也可以通过食养方来进行调理,下面这10个方子,有需要的可以留存备用!

补肝肾 润五脏

黑芝麻粥

出处:《本草纲目》

功效:补肝肾,润五脏,用于须发早白、皮肤干皱等。

材料:黑芝麻25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黑芝麻捣碎,与淘净的粳米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共煮成粥。

黑芝麻可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乌须发,益智明目,是抗衰老的良药。美容中常用于须发早白、毛发失养、皮肤干皱、病后脱发等,也适合头晕眼花、耳鸣耳聋肠燥便秘、体衰消瘦者常食。

补气血 黑须发

仙人粥

出处:《遵生八笺》

功效:补气血,益肝肾,黑须发,抗衰老,用于须发早白、面色不华。

材料:制何首乌10克,大枣25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砂锅中放入制何首乌和适量水,煎煮30分钟,滤渣留汤。汤中放入大枣和淘洗好的粳米,煮30分钟,至粥稠,加红糖调味即可。

此粥是驻颜抗老的良方,常食令人容光焕发、毛发黑亮润泽。适合须发早白、脱发、枯发、肌肤不润、面色苍白或萎黄、早衰、大便燥结者常食。大便塘泄者不宜多吃。

健脾止泻

三米粥

出处:《民间方》

功效:健脾,厚肠,止泻,用于小儿脾虚气弱、消化不良、泄泻。

材料:高梁米、黄米、粳米各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高梁米、黄米、粳米淘洗干净后,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粥,至粥将熟时,加白糖拌匀即可。

此粥是小儿泄泻不止者的辅助食疗方,可治小儿脾虚气弱、消化不良引起的泄泻,或便下黏液、形瘦面黄、肚腹虚胀等。

健脾止痢

鸡子饼

出处:《圣济总录》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止痢,用于小儿水泻、脐腹疼痛、赤白痢下日久不愈、小儿疳痢。

材料:鸡蛋3个,面粉300克。盐少许。

做法:将鸡蛋打散,加盐拌匀,调入面粉中,搅打成稠面糊。平锅上火烧热,改小火,倒入1大勺面糊,烙至定形后翻面,待两面烙熟即可出锅,当作主食食用。

鸡蛋也叫鸡子,可滋阴养血,解毒止痴,常用于瘦弱乏力、热病烦闷、下痴等。由小麦粉制成的白面也有健脾止泻的作用,此饼适合各年龄人群养护脾胃,尤宜脾胃虚弱、腹泻不止的幼儿。

润燥养肺 止咳平喘

杏仁豆腐

出处:《食宪鸿秘》

功效:清热化痰,润燥养肺,止咳平喘,增强肺部免疫力,预防肺病。

材料:甜杏仁粉30~50克,牛奶500毫升,琼脂15克,白糖30克,糖桂花少许。

做法:将杏仁粉、牛奶、白糖搅匀,倒入奶锅,上火煮沸,再倒入提前泡软的琼脂,煮至琼脂融化。把煮好的杏仁奶液倒入容器中,放入冰箱至凝结成豆腐冻状。食用前切于,淋上糖桂花即可。

此方有无肺病者皆宜常食,可润肺清肺,预防呼吸道疾病。腹胀或便溏、腹泻者不宜多服。

益气止泻

八珍糕

出处:《食宪鸿秘》

功效:健脾养胃,益气止泻,用于虚劳体弱、食少、久泻。

材料:糯米粉500克,山药、炒白扁豆各50克,薏苡仁、莲子、芡实、茯苓各30克,白糖100克。

做法:将山药、白扁豆、薏苡仁、莲子、芡实、茯苓研末,与糯米和白糖混合,加适量水拌匀,至用手攥成块、松手能散的程度。把拌匀的粉装入模具中,压实,放入蒸锅,大火蒸40分钟即可。

此方是传统食疗方。糯米、山药、白扁豆、莲子、芡实、薏苡仁、茯苓、白糖,这8种食材均是健脾养胃、益气补虚、治疗脾虚泄泻的良药,合用有“八珍”之称。

温中健胃

益脾饼

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

功效:健脾止泻,温中健胃,用于脾胃虚寒所致食少久泻、完谷不化。

材料:白术20克,干姜6克,鸡内金10克,大枣50克,面粉150克。

做法:将大枣蒸熟后捣烂成泥;白术、鸡内金、干姜研粉。将所有材料放入大碗中,加水搅拌成面糊。平锅上火烧热,放上模具,浇入面湖,待面糊定形后去掉模具,取面饼两面烙熟即可。

以上食材与面粉合用,可补脾胃不足,化积滞,止泄泻,增食欲,尤宜老幼脾胃虚弱者日常调养。阴虚阳亢、内热烦渴者不宜多吃。

温中散寒 理气止痛

姜橘椒鱼汤

出处:《食医心鉴》

功效:温中散寒,补脾开胃,理气止痛,用于胃寒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虚弱乏力。

材料:鲫鱼1条(约300克),干姜、橘皮各15克,香菜段少许,葱段20克,盐、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将干姜、橘皮放入调料包封好口。将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沸,撇去浮沫,放入葱段和调料包,小火煮20分钟,加盐,略煮。最后撒入胡椒粉和香菜段即成。

卿鱼搭配生姜、胡椒、橘皮、大葱、香菜等多种辛香温热的调味料,可增强健脾暖胃、散寒止痛、开胃下食的作用。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杏仁桑菊饮

出处:《温病条辨》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外感风热、风热感冒、肺热及肺燥咳嗽、咽痛等。

材料:桑叶、菊花各6克,杏仁1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桑叶、菊花和捣碎的杏仁一起放入杯中,冲入沸水,加盖闷泡15分钟后,再加入适量冰糖即可饮用。每日1剂,代茶频饮。

此饮以清热为主,脾胃虚寒、慢性咳嗽、虚寒咳喘及咳痰黄稠厚者不宜饮用。

生津止渴 化痰止咳

五汁饮

出处:《温病条辨》

功效:甘寒清热,生津止渴,化痰止咳,用于温病口渴、热灼津伤、肺热及肺燥咳嗽,也可防治热性感冒、肺病及咽喉疾病。

材料:芦根20克,麦冬15克,梨、荸荠(马蹄)和藕各100克。莲藕也可以用甘蔗代替,清热效果也很好。

做法:将梨、荸荠和藕分别洗净,去皮,切成丁。芦根与麦冬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150毫升,备用。把梨丁、荸荠丁、藕丁一起放入打汁机中,加适量水,搅打成混合汁。将混合汁倒入碗中,加入芦根和麦冬的煎汁,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此方为经典的外感温热病之清热方。五种材料皆为甘寒养阴、生津润燥之品,梨、荸荠、藕着重清肺经之火热,芦根、麦冬兼清胃火,合用则清热效果相乘。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0 阅读:9

凌翠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