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经常听到一句口号就是出口创汇,我们默认最好的东西不是给本国用而是卖到国外换外汇。这种思想已有几十年历史不能说是错的只能说反映了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
一、不能否认前三十年
建国初期中国一穷二白,连基本的工业品都无法生产,只能采取一边倒的政策从苏联获得工业援助,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重化工业,虽然中苏关系决裂但这些项目毕竟奠定了中国的工业基础。
建国后前30年中国利用工农业剪刀差,低价从农村收购原材料高价把工业制成品销售给农民,农村付出了巨大牺牲才形成了工业的初步积累。
这种内部积累对巩固国防,保护来之不易的独立地位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假如仍像国民政府一样不重视重化工业,中国同时面对美苏军事威胁就可能扛不住。
经济学有个概念叫边际效益递减,套用到经济政策就是同一个政策一开始效果是最大的,但越用到最后效果就越来越差。前30年的政策不应该叫计划经济更确切的叫战时经济,中国深知帝国主义的秉性,没有重化工业就没法保护自己。
但二战之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开始放弃过时的殖民主义,采取更加温和的方式去发展中国家获取利益,世界局势在逐渐缓和经济形势走向全球化。
再靠自己越到最后发展越困难,不和国际交流没有外部资金注入,发展起来就变得缓慢,甚至连工厂的折旧都被中央财政拿走用作其他用途,使国有企业设备普遍陈旧更新缓慢。
再加上没有竞争,越到最后工业部门越没有动力去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不管在产量还是质量上都没有办法满足国内需求。原来在国际上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还有一些贸易,但苏联解体之后这部分贸易也开始萎缩。
二、也不能否认后四十年
迫不得已90年代进行了痛苦的改革把经济调成了外向型,彻底重塑了中国的经济格局,所有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向着有利于出口的方向布局,并经过艰苦卓绝的谈判,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入世后中国出口额出现了井喷,长期实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也就是说商品长期都是出口大于进口,每年吸引外资外大于外资流出。
80后普遍小时候经历了贫困,工作之后生活才逐渐变好,大家都觉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让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鉴于外向型经济给中国带来了如此大的成就,很多人觉得我们应该继续扩大出口增加外汇储备,只有外汇储备增加了心里才踏实。
正所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卡里有存款心里不乱,正是这样西方才批评中国在执行落后的重商主义。
西方就是从重商主义这个阶段过来的他们非常清楚中国的想法,也非常清楚这么搞短期有好处但时间越长代价和弊病越大。
这还是因为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内部改革在前对外开放在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开放确实可以倒逼改革,但不能完全用开放替代改革。
外部市场不是无限大的在很多中低端制造业领域,中国已经做到世界最大了,增加产量除了把价格给打下来,并不会扩大出口额。目前对外开放的风险也在越来越大和主要贸易伙伴的摩擦也越来越多。
三、中国的情况并不特殊
中国只要开放了自然就不会走回头路,但下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点还是应该建立在深化改革扩大内需的基础上。这种转变也不是中国独有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发生的,主流国际经济学理论对此也早有描述。
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国际贸易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是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认为货币就是财富,当出口大于进口时外国就要向本国支付黄金和白银,反之进口大于出口本国就要向外国支付,黄金和白银的流入标志着一国财富的增加。
重商主义者主张通过补贴等方式奖励出口,对进口则采取征税的办法加以限制。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种国际贸易的“零和”理论,认为在国际贸易中,你之所得就是我之所失。
这一观点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对货币的认识,商业资本家手中的货币资本可以在一年内周转多次带来多笔利润。
到十八世纪中叶,古典经济学家指出重商主义的两大缺陷,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大卫·休谟指出重商主义理论中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他认为在金本位制度下,贵金属的流入会增加一国的货币供应量,在没有货币储存的条件下,如果国内的商品供应没有增加,国内的物价水平就会上升,本国商品的出口价格就会提高,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就会下降。
该国的进口就会增加出口会减少,本国就要向外国支付金银,如果不放弃国际贸易,贵金属就不会在一个国家永远停留下去。
这种情况在十年前的中国也出现过,长期顺差外汇大量流入导致国内收入增速较快、通货膨胀较高,出现了同样的商品周边国家的售价竟然比国内的售价还要低。
那段时间中国出口额增长缓慢,很多居民去海外旅游或购物,大量资金流向了周边国家。
重商主义的另一个重大缺陷是由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指出的,他在《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一国的实际财富不是贵金属的存量。
贵金属只是获得物质财富的手段或媒介,真正的财富是该国国民所能消费的本国和外国的商品数量和种类,各国贸易的目的不是获得贵金属而是获得物质财富。
各国进口商品是为了扩大本国商品的消费能力,而出口是为了获得进口商品的支付手段。
进口商品对中国也是有好处的,作为大豆的第一进口国,进口大豆就是在进口耕地,用自己的土地种大豆作饲料,口粮就没那么多了。
不进口足够的大豆就没法喂养那么多牲畜,中国人民吃肉的问题就解决不了,毕竟吃到嘴里的才是我们自己的。
一国进口就是其他国家出口,本国进口增加就意味着别国出口增加,可以提高出口国收入水平,别国收入水平提高又会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增加本国出口。
四、国际贸易可以让双方都获利
以上是国际贸易的经典理论,这些理论基本建立在金属货币时代,现在是信用货币时代。钱是中央银行印出来的,甚至根本就不用印钞只需要在账户上增加几个数字就可以。
中国现在积攒了三万多亿外汇储备当然几年前更多有四万多亿,这几万亿的外汇储备让欧美的资金减少了吗?
答案是并没有,我们赚的不是金银,西方贸易逆差没有让白银和黄金外流。实际情况是欧美各国开闸放水政府不断借贷扩大开支使货币供应量增加。
如果中国没有搞外向型经济产能没有提上来,增加的这部分货币全部要被欧美国家自己吸纳会把通货膨胀给拉上来。
中国产能增加了欧美增发的货币就可以买到商品,比如一年增发2000亿美元就可以买到2000亿商品,欧美的物价自然就不会涨。
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中国赚到了20000亿外汇,手里有钱了自然愿意提高生活品质去欧美买买买,这20几年去欧洲旅游的人特别的多,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买走了全世界大部分奢侈品。
出口企业赚到了钱自然愿意更新设备,德国设备在中国卖的也非常好,前几年日韩的化妆品在中国卖的都非常好。
欧洲经常说中欧贸易欧洲是逆差吃亏了,如果从实体资源流动来说是中国吃亏。
五、持有大量外汇有巨大的风险
欧盟越来越没有主权,北溪管道被炸,巴以冲突红海航线被封之后,其廉价能源供应和航路都受阻,这会提升欧洲的制造成本导致欧元贬值。
好在中国还愿意为欧盟提供商品帮助欧元增信。欧元归根到底不就是一张纸吗?没有国家信用背书,哪天欧盟解散了手里的欧元都不知道去哪花。
如果中欧贸易停了欧洲会物价暴涨,中国人赚不到钱自然也没钱去购买欧盟的商品,导致欧盟的出口商面临巨大损失。
欧盟现在面临政府开支过大,债务持续膨胀贸易收支持续恶化的窘境,面对这种情况,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前开出的药方,欧盟各国应该放松管制积极引进外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平衡。
可欧盟不愿意进行痛苦的改革呀,别说欧盟不愿意连印度都不愿意。印度也缺外汇只能让佃农饿一饿肚子把粮食大量出口,让印度人去全世界打工换来侨汇,甚至可以说纵容印度人诈骗美国人换来美元。
改革哪有那么容易,不是哪个国家都像中国一样能壮士断腕自我改革,当年面临的压力远比今天想象的要大,好在我们走过来了。
现在对外开放仍然是必要的,但重商主义模式已经不符合现状。之前外汇之所以是硬通货是因为可以去西方买到国内没有的技术和设备。现在中西方技术差距越来越小,中国也想搞设备国产化吃下这部分高端份额。
之前暴富的人们为了炫富购买一些奢侈品,现在这些乍富还贫的人经过市场经济洗礼,该破产的也破产了,没有破产的内心已经变得丰盈不需要奢侈品来标榜自己了。
00后生在中国富足的时期根本看不起一些国外的品牌,嫌他们设计太土,更新换代速度太慢,对中国人太傲慢,觉得国货又便宜又新潮。
对年轻人来说,要夸商品质量好就跟他说这是国产的,对老一辈人要夸质量好,就得说这是原装进口的。
六、从出口商品到出口人民币
既然对欧美已经没有太多需求了,况且高精尖技术他们也不转让,那拼命扩大出口赚来外汇用来干嘛,赚的又不是真金白银而是一张张的纸,甚至连纸都不是就是账户的数字。
这些外汇就记载在别人银行体系的账户里,哪天跟西方闹僵了随时有可能被冻结。
用物资换来随时可能被冻结的账户,怎么看怎么亏,但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现实。这几十年都在宣传出口创汇,突然不要那么多的外汇了,大家也不习惯。
虽然人民币对内信用已经非常充足几乎可以买到一切商品,但对外信用还是欠费。不是所有国家都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赚来的外汇可以去其他国家投资,或购买需要的原材料。
目前欧美的信用已经开始不足,但发展中国家还是非常喜欢欧元和美元,还是非常喜欢苹果手机,觉得它是时尚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印度特别好的商场都有大型的苹果专卖店来撑门面。
对我们来说持有外汇有巨大的风险,觉得欧美信用开始不足了,这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简直就是在炫耀。
日后的趋势并不是继续扩大出口,而是努力实现贸易的平衡,减少用欧元和美元结算比例,增加和贸易伙伴本币结算的比例,这样既能扩大出口保障就业,又可以减少各种风险。
搞了多年的外向型经济,外贸部门也成了全国最大的利益集团,外贸政策稍微有调整就会引起巨大反弹。
站在微观主体欧元、美元确实就是钱,出国旅游都是花欧元花美元,花人民币还是费劲。站在国家整体角度,持有那么多的外汇除了增加和贸易伙伴的摩擦没有其他用处。
西方生产力降低没有那么多东西出口到中国,即使愿意开放高新技术也弥补不了跟中国的贸易逆差。
现在更需要的不是欧美的市场而是第三世界的原材料,但发展中国家这几十年来被欧美渗透的厉害,中国去非洲不管是开矿还是兴建基础设施都会面临西方重重阻挠。
最近大家明显看到中国和伊斯兰世界走的越来越近,这些国家独立性还是强一些,毕竟宗教信仰不同对西方文化的抵抗力要强一些。
只有独立自主的国家才能和他们合作,不管开矿还是兴建基础设施都需要政府高度的组织力,较强的独立性,否则很多事情根本组织不起来或者工程进展到一半政策就变了。
80后小时候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也逐渐从输出商品到输出资本。输出资本就是在输出自己的文化制度和价值观会和西方形成直接竞争。
日后中西方关系会越来越紧张,经济互补性越来越差,竞争性反而越来越强。中国和资源国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竞争性越来越小,互补性却越来越强。
经济格局变化会逐步影响到国与国的外交和两国人民的观感,让和西方联系紧密的行业多少受到些冲击,但没必要一惊一乍寻死觅活,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磨合一段时间后中国和西方自然会找到新的相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