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开国上将参加红军聚会,老部下让他落座,他却说我可不敢坐

沧海一书客 2024-09-20 11:22:40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1991年,已经80 岁高龄的开国上将杨得志受邀参加一场红军聚会。

抵达聚会场地之后,他却迟迟不落座,甚至还要一直在门口站着,好似在等待着什么,他的老部下见状担心他的身体,于是便请求他赶紧落座。

然而他却说:我可不敢坐啊!

那么杨得志上将为何会这样说呢?他又为何一直站在门口呢?

红军时期的老首长

杨得志原名杨敬堂,1911年出生在湖南醴陵县的一个铁匠家庭,从小时候起就跟随父亲学习打铁,后来又进入了江西安源的煤矿做工人。

在1928年,杨得志参加了湘南起义,随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之后的时间里,他参加过反“围剿”、长征等重大战争,表现优异,逐渐从班长升到了团长、师长。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长,在平型关大捷中他率领部队英勇作战,给日军坂垣师团造成严重打击。

在解放战争时期,杨得志被任命为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等职务,曾经参加过邯郸战役、正太战役等战役,并且成功指挥了石家庄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在华北的重要势力。

在新中国成立后,杨得志还率部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都立下过不小的战功。在1955年,他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那么让如此战功赫赫的他都十分敬佩的老首长,到底是谁呢?

杨得志口中的老首长其实就是李聚奎,他们的首次相识其实是在红军时期。那时李聚奎正在红1军团第一师担任师长,而杨得志正在第一师第一团担任团长。

他们在当时正处于上下级的关系,但是普通的上下级并不能让杨得志惦记了这么长时间,在当时在他们之间一定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李聚奎上将

1904年出生的李聚奎比杨得志要大7岁,他出生在湖南安化的一个农村家庭,在他出生后他的父母给他取名为李新喜,不久后他又多了5个弟弟。

在一开始他家中的条件还很好,父母还有钱供他进入私塾读书,可是后来随着家中的人口越来越多,再加上连年灾害,李聚奎的家境就逐渐衰落了下去。

不久后他的母亲患上重病去世,家庭的重担就彻底地压在了他父亲和他的头上,为了照顾好一家人,年仅13岁的他就什么活都要干,砍柴、插秧、挑粪样样都做得有模有样。

但是他却不甘于这样平凡的生活,在1926年,叶挺率领的独立团打到了他的家乡,他的心中也涌起了参兵报国的梦想,为了不让家里人发现,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李聚奎”。

后来他跟随部队进行了多次战斗,在战斗中他勇猛冲锋,立下了不少战功。在第四次反“围剿”的战斗中,他率领着部队迅速出击,包围了敌人。

之后更是仅仅用40人得伤亡就歼灭了3000多的敌人,还俘虏了敌人师长李明。他凭借着这一战功迅速在红军部队内走红,不久后就被任命为红1军团第一师师长。

李聚奎上任后不久,蒋介石就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在战斗中,三甲嶂的战略高地显得尤为重要,在他的指挥下,第一团团长杨得志抢占了这一制高点。

用一个团的兵力抵挡住了敌人三个师的猛烈进攻,这一战不仅震动了红军,就连国民党将领陈诚都对他的作战勇猛感到钦佩。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李聚奎被中央任命为红军的先锋,在湘江、乌江、四渡赤水河等战役中都表现出色,但是最让他出名的还是强渡大渡河一战。

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红军刚刚突破了敌人的重围,胜利渡过了乌江,马上面对的就是更加危险的大渡河。在几十年前,太平天国的石达开带领着几万人的部队在此全军覆没。

而如今红军也走到了这一地步,前有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拦路,后有蒋介石的数十万大军追赶,蒋介石更是放言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

面对着如此危机的出境,只有迅速渡河才能摆脱敌人的追击,获得一线生机。可是敌人早已对大渡河附近进行了重重包围,不仅抢占了所有渡口,还撤走了全部渡船。

为了完成红军转移的的任务,李聚奎带领部队急速行军,迅速赶到大渡河附近,在隐蔽好部队后使用望远镜对敌人进行观察,惊喜地发现了河边竟然还有两条小船。

可是敌人早已销毁了所有的船只,这里有怎么会有两条小船呢?

原来是因为敌人大意轻敌,估计红军的行军来得没有那么快,守在这里的敌人营长带着十几个士兵一起过河来饮酒作乐,这两条就是他们乘坐的船。

发现这两条船之后李聚奎大喜过望,他命令部队必须趁着夜色拿下这两艘船,因为这是红军唯一能顺利渡过大渡河的希望。

于是就在当晚,红军战士趁着夜色成功抢占了这两条船,在几声枪响过后战斗就顺利结束了,可是李聚奎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他知道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场艰苦战役的开始,而之后的战斗,就必须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在和刘伯承等人商议过后,李聚奎定下了强渡大渡河的作战计划,在天亮就发动最后的进攻。他把部队分为了3个部分,一部分负责强渡,一部分在对岸进行佯攻,一部分留在原地掩护。

可是强渡的战士名单却很难确定下来,因为战士们在听到这一任务后都争先抢后的前来报名,最后甚至还争吵了起来,李聚奎很感动于红军战士们不怕牺牲的精神。

可是时间不等人,他们必须要确定好最后的名单,在团长杨得至的要求下,以他为首的17个人的名单出现了,这就是著名的“大渡河17勇士”。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杨得志带领着战士们登上了那两艘小船,向着大渡河出发了。很快敌人就发现了他们的强渡计划,无数的子弹向他们飞来。

发现敌人开始射击后,李聚奎迅速命令红军向对岸的敌人发动攻击,在炮弹的重轰下,敌人的碉堡被摧毁,船上的红军在顺利前进着。

突然敌人的一个炮弹落在了船边,爆炸的水花瞬间淹没了船体,但是这两支船并没有被掀翻,依旧向着对岸前进着。

在红军机枪和炮火的掩护下,17名战士成功登岸,向着对岸的敌人冲了过去,占领了敌人对岸的工事,最终成功渡过了大渡河。

在成功渡河后,李聚奎不顾战火纷乱,迅速找到了杨得志,对他的英勇行为做出赞扬。杨得志也对自己的首长不顾个人安危找他的行为感动,并深深地感激了他一生。

后来无论他走到哪里,升了多大的官,在他的心中,李聚奎永远都是自己最敬爱的老首长。

结语

回首新中国的成立,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热血和牺牲换来的,正是他们用这种大无私的奉献精神,才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来源

【党史故事·清风徐来】(22)李聚奎:大渡河上显神威————专题管理——益阳纪检监察网|益阳市纪委

李聚奎:一辈子为信仰奋斗--党史频道-人民网

0 阅读:37

沧海一书客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