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认为生辰纲之所以被劫,是因为押运计划被故意泄露,而泄露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大名府的军官。
然而现在看来,这种解读还是有些浅显,对人性之恶的估计还是太保守。
事实证明,整个生辰纲计划,从一开始,就是梁中书设的一个局。
01 谁泄露了消息?毫无疑问,生辰纲的消息已经被提前泄露了,连刘唐这种江湖独狼都知道了,公孙胜一个化外的道士都知道了,可见泄露的有多彻底。
以往我疑心,是杨志得罪了大名府的军官,所以被大名府军官李成、周瑾之流陷害,这似乎是唯一可能的解释。千想万想,从来没有怀疑到梁中书的头上,毕竟他是这件事情的直接“受害人”。
然而,当我留意到两个时间点之后,却有了惊人的发现。
第十二回,书中第一次提到生辰纲,是在端午节,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设家宴,梁中书提到:
“下官如何不记得泰山是六月十五日生辰。已经人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京师庆寿。一月之前,干人都关领去了,见今九分齐备。数日之间,也待打点停当,差人起程。”
端午节是五月初五,根据梁中书的这番话可知,他从四月初就派人去买礼物,“数日之间”就会启程。古人说“数日”,最大不会超过十天,也就是说,在梁中书的原定计划当中,生辰纲出发至迟不会超过五月十五日。
从北京到东京,路上留出了一整月的时间,可以说是非常宽裕了。
第十五回,十万贯的生辰纲已经准备好,梁中书选派了杨志作为押运使,命他在“明后日起身”。杨志在得到命令以后,当日就“打拴担脚,选拣军人”,次日到梁中书面前辞行,第三日就上路出发,书中写道:
“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
由此可知,杨志接到命令是在五月十三日,正式出发是在五月十五日,作者对时间交代的是很清晰的。
然而,刘唐和公孙胜是什么时候得到消息的呢?
刘唐给晁盖报信,当天晁盖又和吴用商议,吴用说道:
“他生辰六月十五日,如今却是五月初头,尚有四五十日。”
一般来讲,习惯上讲“五月初”指的是五月十日以前,而“五月初头”则不会超过五月初五。这也就是说,刘唐到得到消息给晁盖报信的时候,应该是在五月初五上下。
而刘唐是从大名府赶到郓城县的,从大名府到郓城县的路程,作者也给了我们明确的参考提示,原文写道:
“杨志一心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上躜行。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
也就是说,杨志从大名府到郓城县,花了七天左右的时间。
然而,考虑到杨志是押着生辰纲赶路,脚程自然会有所放缓,那刘唐只身从大名府赶到郓城县,至少也应该有三天的时间。
如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知,刘唐得到消息应该是在五月初二左右。然而,消息的泄露应该比这个更早,所以至迟也应该是在四月末。
公孙胜和刘唐,两人前后脚到达郓城,说明两个人得到消息的时间差不多。
两下一对比,问题就出现了。
杨志奉命押送生辰纲,是在五月十三日,而生辰纲的消息四月底就泄露了,这难道不奇怪吗?
这样一来,生辰纲消息的泄露,就肯定不会是为了报复杨志,更不应该是大名府的军官泄露的。因为按照以往的惯例,押送生辰纲正是由大名府的军官负责,他们泄露这个消息,无疑是自寻死路。
那么,还有其他人有这样的条件吗?
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问法:什么人可以在押解计划宣布之前,就能得知押解时间、路线等重要机密?
毫无疑问,整个大名府,具备这样条件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梁中书。
02 梁中书的阴谋这个结论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然而福尔摩斯说得好:“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剩下的一个不论有多离奇,但它一定就是真相。”
作者在时间上进行了如此细致的描写,这在《水浒传》中是很少见的,很明显,这就是在暗示我们梁中书的阴谋。
很多人对梁中书颇有好感,因为他除了给蔡京送生辰纲以外,好像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尤其是他对杨志还有赏识提拔之恩。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
整部《水浒》的贪官恶官之中,梁中书是隐藏最深的,是心机和城府最深的,差不多也是心最黑的。
对此,作者给了我们不少的提示。
回到第十二回,五月初五梁中书的家宴上,蔡夫人问道:
“相公自从山身,今日为一统帅,掌握国家重任,这功名富贵从何而来?”
梁中书答道:
“世杰自幼读书,颇知经史;人非草木,岂不知泰山之恩?提携之力,感激不尽!”
蔡夫人道:
“相公既知我父恩德,如何忘了他生辰?”
梁中书答道:
“下官如何不记得泰山是六月十五日生辰。已经人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京师庆寿。”
上面一番对话,把夫妻之间的关系写得清清楚楚,梁中书对夫人的唯唯诺诺,相信每个人都是可以感受到的,正如金圣叹所说:“写尽骄妻弱婿之苦”。
由此可知,梁中书和蔡氏是面和而心不合,只是惧于对方的权势而已。
而且作为女婿,给岳父蔡京送寿礼,竟然是夫人先提出来的,甚至还带有要挟的意味,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奇怪。
可见,每年一次巨额的生辰纲,必然不是梁中书心甘情愿的,而是被逼无奈之举。
在这种情况之下,梁中书不堪其扰,心里不想送,却又不能不送,他会怎么办?
能当上蔡京的女婿,梁中书当然不可能是凡人,要知道,做名臣虽不易,做奸臣却更难。
所以,梁中书就想到了一个手段,既能不得罪蔡京,又可以极力避免自己的损失
——他故意把消息泄露出去,让晁盖等人将生辰纲劫走,而生辰纲的价值,当然远远低于十万贯。
03 生辰纲的价值生辰纲的价值是严重注水的,因为礼物不是钱,也不是金银,用梁中书自己的话说:
“已经人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京师庆寿。”
然而,这只是梁中书的一面之词,也是梁中书的李代桃僵之计。
要知道,金银铜钱做不了假,而“金珠宝贝”是最容易作假的,从古到今这都是一桩兴盛的买卖。
梁中书拿一点钱,让人买一堆假的珠宝古董,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来。即便不是假的,珠宝古董这些东西溢价很高,到底花了多少钱只有梁中书自己知道。然后让杨志押送进京,又故意放出风去让人来劫。
如此一来,梁中书花了最少的钱,一面讨好了蔡京父女,一面又把自己包装成了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只剩下东京的蔡太师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这并非是单纯的猜测,小说中有两处证据,可以侧面反映出生辰纲的真实价值。
第一个证据,是白胜的赃款。
杨志押送生辰纲,总共打包了十一个担子,外加上蔡夫人的一小包梯己。
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以后,几个人将赃款分了,按照晁盖仗义的性格,即便是不平均分配,恐怕也不会差太多。
如果按照体积来算,白胜分到的财物应该有一担子还要多;如果按照价值来算,白胜分到的财物应该不低于12500贯。
然而,等到后来白胜被抓的时候,官府却只是从他家的床底下挖出“一包金银”。
很显然,这“一包金银”,不管是从体积上还是价值上,都远远少于他应该分到的赃物。
而且我们前面说过了,生辰纲押的并不是金银,而是“金珠宝贝”,是珠宝金饰古董之类的东西。白胜为何没有分到这些东西,而只是得了“一包金银”呢?
最合理的解释,就是生辰纲里的“金珠宝贝”都是假的,里面或许有少量金银是真的,另外就是蔡夫人的一包梯己是真的,晁盖等人分的应该就是这部分钱。
第二个证据,晁盖很缺钱。
晁盖当上了梁山寨主之后,将打劫生辰纲所得到的财物,以及他从庄上带来的财物,分给了梁山上的大小头目及小喽啰。
然而,过了没几个天之后,晁盖和一帮兄弟们正在喝酒,小喽啰们突然来报,说有一伙客商今晚会从山下经过,晁盖听完后说道:
“正没金帛使用,谁领人去走一遭?”
这就太奇怪了,十万贯生辰纲加上巨大的家产,晁盖怎么会这么快就没钱用了呢?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晁盖太仗义,把所得的财物都分给了手下的弟兄。
实则不然,晁盖分钱的时候是有规矩的,并不会把所有的钱都分出去。
晁盖打劫了那伙商人之后,得到了十余辆车子的金银财物和四五十匹牲口,然后他是这样分配的:
将其中的一半收入库中,听候支用;余下的一半分成两份,十一位大头领分一份,其它的小头领和喽啰们分一份。
连上山之后抢来的财物,都只是拿出一半来分,晁盖怎么可能生辰纲全分给手下?
由此可知,生辰纲的价值并不高,整个押送生辰纲的计划,就是梁中书设的一个局,而杨志只是他精心挑选的一个背锅侠而已。
小结《水浒传》是一部写善恶的书,书中有很多隐藏的情节,都是在揭示人性之恶,以达到以恶彰善的目的。
书中所有的官员,或多或少都存在人性之恶,而往往外在表现越好的,其内在隐藏的就越深,梁中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