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看到一个热搜,让人不由得唏嘘。
万圣节前一天,题主约了自己好姐妹一起化了妆去舞室玩。
期间,大家相互拍照,题主就顺带发了几张照片到朋友圈。
不曾想,朋友圈刚发出去不到三分钟,题主就收到了自己在大学参加的一个社团负责人发来的一段话:
“不过洋节,不发表不当言论,尤其是各位应起到带头作用,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题主看完信息,当场愣住了,第一冲上脑海的就是如何退团。
可悲的是,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
网友@是烟鹅鸭就在帖子下方留言道:
“我昨天穿着万圣节的那种衣服出去给小孩子发糖,被一个中年妇女当街骂不爱国。”
这就让人十分费解了:难道中国人就不能庆祝国外的节日了?或者说我们过了下西方的节日就是不爱国了?
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单纯地把过西方节日作为不爱国的表现,这种想法实在太过狭隘。
可偏偏总有一类人,他们总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高高在上地指责他人。
记得胡适先生有一段话: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
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当你用高高在上的姿态指责他人时,你不会知道你的形象有多丑。
2
作家李尚龙,曾接过一个电话。刚接通,就听到一声亲切的“龙哥”。
李尚龙还未来得及确认对方身份,电话那头的女生又开口了:“龙哥,五年前我上过你的课,好久不见了啊。”
见是自己学生,李尚龙就赶忙问好。
不料,刚寒暄没两句,女生便直奔主题:“龙哥,我想找你借两万块钱。”
李尚龙听完当场傻了,一个并不相熟的学生一打电话就想借钱。
出于尊重,李尚龙克制住激动的情绪问道:
“你觉得你这样是不是很冒昧?这样吧,你有什么着急的事情方便告诉我吗?”
不曾想,女生敷衍地说道:“就是一些小事,不方便告诉你,你就借我吧。”
李尚龙困惑了,一来跟对方不熟,二来又不明原因,有什么理由借钱。
于是,李尚龙找借口说:“我确实没那么多钱,你找找别人吧。”
结果,女生竟趾高气昂起来:“别装了,我听说你们这些民办学校的老师可有钱了,一节课好几百块钱呢,何况你是个好人,所以为什么不能借我呢?”
听罢,李尚龙直接挂了电话。
女生的逻辑实在让人不寒而栗。难道因为我有钱,因为我是好人,我就有义务借你钱吗?”
知乎上有句话说得好:
“举手之劳明明应该是我帮完你,你感谢我的时候,我自谦和你客气客气说的话,而不是你一上来就说我是举手之劳,随便挥挥手就行。”
生而为人,请不要把所谓的“道德”,变成绑架他人的利器。
3
记得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
孔子思考了一会后,说道:“那大概就是‘恕’吧。”
后来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外出。眼看着天慢慢变得阴沉,大雨即将倾盆而下,可是大家都没有带雨伞。
此时大伙正好路过子夏家,子路便提议到子夏家借把雨伞。
孔子听后,一边摇头一边用手阻拦了子路,说道:
“不要去。子夏这个人我了解,他十分护财,他的东西别人是借不出来的。”
子路听老师说完十分不解:
“我能把我的东西拿出来和朋友一起享用,就是用坏了都不心疼。难道老师借把雨伞用用,子夏都不肯吗?”
孔子耐心地解释道:“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咱们不能硬让人家去干自己不愿意去干的事。”
记得有位法律系教授说过一句话:
“法律是防止人变坏,道德是让人变好!法律必须人人遵守,道德则是自我约束。
当你用道德来约束别人,而不是自己时,其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孔子深知子夏为人,便不愿意去逼迫他。
生活中,道德不是挂在嘴上衡量他人的谈资,相反的,你应该将它深植内心,从内修炼,进而约束自身的不当言行。
共勉。
当一切形成习惯,你就发现你没有初心了。
本来我觉得过不过洋节是个人选择,但你放出了投降派老公知胡适,我就知道了你是领米的
其实,爱过的就去过,不爱过的就不去过,谁也别管谁。
呵呵呵那你滚呀
垃圾,万圣节快乐
一句话,爱国能赚钱赚流量,所以越来越多爱国人士。
如果外国人穿着汉服过春节你们这群人会不会跑过去追杀他们
不知道哪个真心爱国的会去过外国人的节日?
不要太过就行 ,尽量不要扮成恐怖血腥的怪诞模样,真的很扰民,多一些趣味性的装扮,另外不要太低俗。
我觉得,你对事或者对人就好,但是吧,把那么多圣人抬出来,上升到国家,就非常不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