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发家的生产队(之染坊)

染坊,是给布、衣物染色的作坊。是一种十分古老,并日渐消失的行业。而它在我们祖祖辈辈文明的生活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困难,工业落后,百废待兴。农民穿衣、铺盖等都以粗布为主。为此,几乎家家都有纺花车,每村都有几台织布机。因为织成的土布都是白颜色太单一,需要染坊再加工。因此,染布是人民群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产业。
付井方圆十来多里,没有染坊。这是一个好的机遇,根据需求,顺应形势,生产队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开染坊。
染坊的厂址,设在牲口屋前,大粪坑的左边,盖了三间简易的草房,屋内垒了一个大锅灶,一溜摆上几个大染缸。靠粪坑北边排列着几排高高的晾布架。
队里又在供销社杂货门市部北,盖了三间门面房。既是收布、领成品布的门市部,又是存放染料的仓库。

聘用了一位技术全面,工作负责,对人热情,染布、印花的老师傅,又配两个精明能干的年轻人打下手。
染坊要开好,兴旺,不但要求染布师傅手艺高,还要有充足的货源。又选了业务能力强,手脚麻利,能说会道的年轻人当业务员,赶其它集市收布,开拓货源。人们俗称业务员为“小染坊”。为了加强“小染坊”的领导工作,特派出会计坐镇指挥。
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染坊在社员们欢乐的鞭炮声中开张了。那时染坊染布的颜色就两样:深蓝和浅蓝。浅蓝的基本上不印花,深蓝的才能印。
染色前,要先用火碱漂洗。因为织布时线都经过浆洗,让其发硬,好织布,所以要漂洗掉上面的浆糊。更重要的是,漂洗掉棉布纤维上的油脂,便于颜料着色。
火碱,是一种黑色的块状物,有刺鼻的气味,火碱溶解在大缸里,一批一批地漂。干活的戴着到肩部的长手套,拿一副三尺长的木头筷子,来回地翻动。要彻底地漂洗,洗完后晒干。需要印花的就印花,不需要印花的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染色。
印花中的蓝色花布,是用传统的镂空花版,白浆纺染印花的。土名,靛青花布。(深蓝色)印版的花纹图案有各种各样的碎花、鸳鸯戏水、喜鹊闹梅、花好月圆、百子图等。这些图案,不仅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喜好,同时也代表他们的心愿和祝福。
当时,顾客送的印花活多为被面、床单、门帘、包袱单、围裙等。根据用户要求,选好花样。印花时,将白布摊平在印花版下,用石灰和豆腐等制成的浆泥,摊在印花版上,刮平,拿掉印花版。就这样一版一版地印下去。直至印完为止。浆泥可防染料渗入。待浆泥晒干,就可放入染缸染色。
待染色完成,洗净晒干后,刮下白灰浆,蓝布上便开满了白花,白花中飞起了喜鹊,看上去活灵活现,非常逼真。精致的百子图,形态各异又憨态可掬。
一间染坊,一缸靛蓝,染着各种图案,各种用途的花布。那时染出的被单,门帘等衣物花纹各有千秋,美观、大方、结实耐用。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现在说起蓝色印花布,上了岁数的人都会想起它的朴实之美,成了我们那一代人永远的回忆。
染坊门市部,在生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要管着“小染坊,”把要染的布收上来,把染好的布送还、收账;也要负责付井街上染布的收发工作。有时,根据客户的需要,还要加班加点。对上门的顾客要笑脸相迎,热情客气,又要认真负责。把每天收的布登记、造册,姓名、时间、地址、布匹、数量、是否印花,或印什么样的花,印染费用等信息登记清楚。还有一个重要程序,每匹或每份布上都要拴上一个竹牌子,这个竹牌上刻有大写数字,一劈两半。每半竹牌上钻有小孔,系上一根粗棉线绳子。这是一个信物,交给客户一半,领取染物时,拿着这个牌子和拴在布上的牌子对上号,就能取货。每天把需要染的送到染坊,把染好的成品带回,它是联系顾客的桥梁,为生产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了扩大生意,方便群众。在赵德营,南杨集街上设立了两个收毛坯布和送成品布的摊位,为便于业务工作的展开,业务员需要更加便捷的交通工具。因此,生产队会计便找到时任赵德营公社行政秘书,我大伯周之恒,买了一辆加重型自行车。方便了业务员来往穿梭于付井、赵德营、南杨集的集市间,提高了效率,减轻了“小染坊”们的辛苦和劳累,激发了他们对工作的热情,调动了他们对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近水楼台先得月。自从染坊买来自行车后,每天下午一放学,我就到染坊门市部玩。一看见自行车停在那里,我就厚着脸,把自行车推走学骑车。十多岁的我比自行车高不多少,先学推着走,推熟练了就慢慢地尝试着,用左脚蹬着自行车左边的脚蹬,右脚从杠下掏过去蹬着右边的脚蹬,开始学滑行。用脚一次蹬半圈地滑着走。滑着走熟练后,能控制了车把的方向,感觉与自行车能合为一体后,我便试着坐上车座,骑着走。经过摔了几次跤之后,我终于可以用脚尖蹬着脚蹬子,划着半圈骑着行驶了。在当时谁会骑自行车,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
现在回想起来,我是生产队开染坊中最大的受益者。如今,每次看到小朋友们骑着各种各样小自行车玩,那个幸福高兴的劲,就会勾起我的回忆,乐在其中。
由于染坊师傅技术好,花样品种多和门市部业务员的积极努力,染坊生意兴隆,染料用量大。在当地托关系,求亲靠友,也只是杯水车薪。只能到染料生产基地,兰州化工厂找关系,套购些国家计划外的染料。一年往返几趟,去掉开支后,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现在回想起那时的生产队,到处都有硫化蓝空桶,足见当年染坊的生意之红火。
随着染坊的发展,它的配套副业,生产队的豆腐坊,以另一种方式开业了。
生产队提供场地,提供毛驴拉磨,每天磨一大套,一套可做成豆腐五六十斤,豆腐留够染坊用外,剩余的部分本生产队的社员,可低于市场价优先购买。豆腐渣及下脚料留给生产队喂牛、喂猪。这是一个双赢的生意。那时,只要对集体、对社员有一点好处,生产队就不放过。在那艰苦,民风纯正,朴实的年代,你不去找机会,机会是不会去找你的。
生产队趁着国家支持农村搞多种经营,发展集体经济的东风,带领群众勇于吃苦,勇于奋斗,不畏艰难,既完成了上级布置下达的各项指标,又使社员们的生活逐渐地好了起来。
往期回顾:周俊华:生产队的往事(1) | 沈丘专栏周俊华:生产队的往事(2) | 沈丘专栏周俊华:生产队的往事(3) | 沈丘专栏
作者简介:周俊华,71岁,中共党员,退伍军人,社区志愿者,写作益智的倡导者,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