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品行不端且没有担当的皇帝,被后世误判为明君

孤傲摄影师 2025-02-11 22:38:55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汉景帝这个人,怎么说呢?后世给了他不少好评,甚至把他和他爹汉文帝绑在一起,搞出了个“文景之治”的美名。

但要真掰开了看,他这个皇帝当得未必有多高明,甚至有些时候,还挺让人无语的。

他年轻时就暴露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脾气不好,还不讲理。

有一次,吴国的世子刘贤进京朝见,他作为太子,负责接待。

俩人下棋,刘贤棋艺好点,连赢了几盘,结果刘启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直接急眼了,一怒之下抄起棋盘,把刘贤给砸死了。

这事闹得不小,但他毕竟是太子,最后也没什么实质性惩罚。

吴王刘濞心里憋着这口气,后来七国之乱爆发,他可是主要带头人之一。

登基后,汉景帝发现诸侯王的势力越来越大,坐在皇位上都有点不踏实。

这时候,御史大夫晁错站出来给他出主意:削藩。

说白了,就是想办法把诸侯王的地盘、权力给削弱,让他们老老实实听话。

汉景帝一听,觉得有道理,立马拍板执行。

结果,削藩的消息一出,吴王刘濞直接跳脚,联合其他六个诸侯国一起造反,史称“七国之乱”。

这仗打得挺凶,汉景帝眼看形势不对,竟然来了个骚操作——杀掉晁错,向诸侯们示好,意思是:这事儿不是我想干的,都是晁错忽悠我的,你们消消气,别打了。

然而,诸侯们可不是傻子,兵都起了,哪是杀个人就能收场的?这场叛乱,最后还是靠周亚夫带兵镇压下去,不然汉景帝的皇位可能都不保。

说他品行不端,除了年轻时那场致命的棋局,后来他干的事也让人不太能苟同。

七国之乱期间,他为了拉拢弟弟梁王刘武,许诺如果平叛成功,就立他为太子。

梁王立马带兵冲锋陷阵,立了大功。

等到战事平息,汉景帝却翻脸不认账,甚至对梁王产生了猜忌,导致刘武忧虑成疾,最后抑郁而终。

这种做法,怎么说呢?答应人的事不算数,还让亲弟弟白忙活一场,连命都搭上了,实在说不过去。

再说“文景之治”的含金量。

秦末战乱,天下满目疮痍,汉朝初年那几位皇帝都很清楚,得让百姓休养生息,否则国家根本撑不住。

所以,从吕后掌权的十五年,到汉文帝的统治时期,朝廷一直采取低税负、不折腾的政策,老百姓的日子慢慢好过了。

汉景帝其实也就是接着吃老本,延续了这种政策,让经济继续恢复。

真正让汉武帝能挥霍无度、开疆拓土的经济基础,主要是前面几十年攒下来的家底。

要说汉景帝有多大贡献,还真不好说。

司马迁在《史记》里给汉景帝的篇幅不多,意思很明显:这位皇帝没什么特别突出的政绩,能坐稳皇位,更多是因为他继承了一个稳定的国家。

有人说,他是个谨慎守成的君主,也有人说,他不过是个运气不错的继承者。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2
孤傲摄影师

孤傲摄影师

孤傲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