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老虎,让我抽离恐惧(深度好文)

禅道国学 2024-11-23 16:48:56

温斯顿·丘吉尔曾说:“恐惧是最大的敌人,它比任何困难都要强大。”

我们大多时候并不是败在了困难面前,而是败倒在恐惧脚下。

1

听过一个小故事:

话说有那么一天,太阳都快落山了,有个牛贩子拉着两条小牛犊急匆匆地赶路回家。谁承想,这一着急,竟错过了宿店。

可就在这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往下砸。牛贩子一看这架势,赶紧拉着牛犊,一头扎进了路边的土地庙里避雨。

他没注意到,有一只小老虎一直在后面悄悄得跟着它,寻机会要吃掉小牛犊。

雨越下越大,一点停的意思都没有。牛贩子无奈,只好把破庙的门关上,把牛犊拴在柱子上,自己找了块相对干燥的地儿坐下来歇歇。这庙不知道多少年没修过了,破得跟筛子似的,到处漏雨。

牛贩子不由得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今晚啊,我鬼也不怕,虎也不怕,就怕这漏!”小老虎一听,心里犯嘀咕了:这人是咋回事儿?老虎他不怕,却怕“漏”?这“漏”到底是啥玩意儿,厉不厉害?不行,我得回去问问妈妈。

于是,小老虎一溜烟地跑回了洞里,把刚才看到听到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虎。母虎也纳闷了,这“漏”是啥新鲜玩意儿?咋没听说过呢?它想了想,对小虎说:“你在洞里等着,我出去瞅瞅!”

母虎小心翼翼地来到了破庙前,耳朵贴着门缝儿,只听见里面呼噜呼噜的睡觉声。它心里盘算着,怎么把这牛犊弄出来吃了呢?于是,它蹲下来,把尾巴从破门洞里伸了进去,左搔右打,想把牛犊搔打出来。

这边呢,牛贩子正靠着柱子打盹儿,忽然觉得脸上被啥东西搔了一下,猛地惊醒过来。他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坏了,老虎来了!但他迅速镇定,摸出小刀,静静等待。

很快,母虎的尾巴又搔打过来了。牛贩子眼疾手快,左手一把抓住老虎尾巴,右手握紧小刀,狠狠地切了下去。母虎压根儿没想到这一招,疼得嗷嗷直叫,尾巴被“咬”去了一段,吓得要命,拼命地向远方逃去。

母虎气喘吁吁地跑回洞里,对小虎说:“那‘漏’果真厉害!幸亏我跑得快,尾巴只被它‘咬’去一段,要是跑得不快,恐怕连命都得搭进去!”

2

恐惧,往往源于对未知的不解和想象。

我们的大脑倾向于将未知的事物想象成潜在的威胁,这种本能的反应在古代可能是生存的关键,但在现代,它往往导致我们对实际情况的误判。

面对未知,我们可能会像故事中的小老虎一样,因为不了解“漏”而感到害怕,甚至放弃了本能的捕食行为。

这种恐惧感,如果不及时被理性的光芒所驱散,就会像病毒一样蔓延,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如何打破这种由未知引发的恐惧呢?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恐惧是未知的产物,而知识是消除恐惧的钥匙。”

恐惧源于未知,但认知可以破局。

当我们掌握了足够的信息,理解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时,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面对未知,甚至将其转化为机遇。

3

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面对着各种“老虎”——那些看似强大,实则源自我们内心的恐惧。

这些恐惧,如同故事中的“漏”,在未知中显得尤为可怕,但一旦被识破,便失去了它们的力量。

正如海伦·凯勒所说:“虽然世界充满苦难,但它也充满了克服苦难的机会。”

每一次我们选择面对而非逃避恐惧,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更加强大。

祝福大家:抽离恐惧,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