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有些药吃对了是救命药,但吃错了可能就成了「催命符」!他汀药物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用药,很多人却因为用错方式,酿成了严重后果。
现在不少中老年人都对「他汀」这个名字不陌生。医生一开药,拿到手一看,名字里八成都有“他汀”二字,比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等。
很多人知道它是降血脂的药,但你真的了解它吗?我接触过不少患者,有的用药后效果显著,血脂恢复正常,身体健康状况也大为改善;但也有一些人,不懂得正确服用,不仅没降脂,甚至因为乱吃药,进了医院。
他汀药物到底是干啥的?简单来说,他汀是专门用来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LDL-C)的。
高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会让血管壁变厚变硬,甚至导致血管堵塞。心梗、脑梗这些致命的疾病,很多时候就是这么来的。
他汀通过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减少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从而保护血管,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听起来好像他汀是万能药,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
当然不是!他汀虽然是降脂的“王牌”,但它不是“人人有份”的药。
血脂高但没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可能不需要吃;而对于已经发生过心梗、脑梗,或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等高危因素的患者,他汀就是大救星。
是否需要吃他汀,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评估,而不是自己拍脑袋决定。
吃他汀会有什么副作用?
药都有两面性,他汀也不例外。它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肌肉问题,比如肌肉酸痛、无力。更严重的,还有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导致急性肾衰竭。
除此之外,他汀还可能对肝脏造成一定负担,尤其是本身肝功能异常的人,用药时更得谨慎。
接下来,我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大家总结了服用他汀药物时需要注意的6个关键点。这不仅关系到药效,还关乎安全性,千万不能大意!
第一,买药前一定要确认是否需要用药。
我遇到过一位50多岁的患者刘阿姨,体检报告显示胆固醇略高了一点,她听朋友说“胆固醇高就该吃他汀”,于是自己跑去药店买了一瓶阿托伐他汀,吃了一个月,结果肌肉酸痛得连楼梯都爬不动。
后来一查,其实她的胆固醇水平并不高到需要用药的程度,完全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来改善。盲目用药,不仅浪费钱,还可能伤害身体。
第二,吃药时间要选对。
大部分他汀类药物建议晚上服用。因为人体胆固醇的合成高峰期通常在夜间,晚上用药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他汀都必须晚上吃,比如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的半衰期较长,早晚服用都可以。
具体什么时候吃,要根据药物种类和医生建议来决定。
第三,服药期间不能乱吃柚子。
柚子看似无害,但它是他汀药物的“天敌”。柚子中含有一种成分,会抑制肝脏代谢酶的活性,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升高,大幅增加副作用风险。我曾接诊过一位患者,因为吃了几瓣柚子,第二天肌肉酸痛得不行,尿液还变成了酱油色,最终确诊为横纹肌溶解。
家里有服用他汀的老人,一定要提醒他们远离柚子和柚子汁。
第四,定期监测血脂和肝功能。
他汀药物的效果需要通过血脂检测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剂量也要根据检测结果来决定。服药期间可能对肝脏产生影响,尤其是长期用药的患者,建议每3到6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如果发现转氨酶升高,可能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第五,不要随意停药或减量。
有些患者吃了一段时间他汀,发现血脂降下来了,就觉得“药到病除”,擅自停药。其实这是很危险的!他汀的作用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一旦停药,血脂可能会迅速反弹,甚至比之前更高。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他汀的用药周期需要医生评估后决定,切忌自作主张。
第六,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他汀药物和一些其他药物可能会“打架”。某些抗生素、抗真菌药物会影响他汀的代谢,增加副作用风险;还有些降压药和他汀一起服用时,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每次拿到新药时,一定要告诉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他汀药物可以说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保护伞”,但如果用错方式,这把伞可能反而会成为“刀刃”。 服用他汀时,正确的用法和细心的管理,是保证药效和安全的关键。
家里有在吃他汀药物的老人,一定要把这些知识转告给他们,避免因为用药不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总结一下: 他汀药物是降血脂、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好帮手,但它并非人人适用,用错方式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服药前确认是否需要用药,服药过程中注意时间、饮食、监测指标和药物相互作用,这些都是保障用药安全的关键。用对了,他汀是救命药;用错了,可能会害命!
参考文献:
《中国胆固醇管理指南(2021年)》
《他汀类药物使用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用药安全与心血管疾病管理》,中国医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