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连苏里南这个国家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主要是因为它在国际上的存在感实在是太弱了!
苏里南地处南美洲东北角,距离中国万里之遥!它左右两边都挨着圭亚那,左边是已经独立的圭亚那,而右边则是隶属于法国的法属圭亚那。当然,苏里南在独立之前,也是隶属于荷兰的荷属圭亚那。
单看面积的话,苏里南也算不上特别小,它的国土总面积还是有17万平方公里的,和我国贵州省差不多大小。
不过苏里南的人口是真的太少了!1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总人口才60万,也就相当于国内一个小县城的体量。
位置偏远、没啥知名度的苏里南,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
其实苏里南跟咱们的关系可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
因为在苏里南60万国民中,差不多有4.2万人是华人,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7%!
华人绝对算得上是苏里南的大族了!
因此,虽然苏里南地处偏远,但是它跟我们还是有血缘和文化上的关联的!
接下来本文将从苏里南的现状以及苏里南的华人这两个方面来介绍苏里南。
苏里南的经济十分落后!苏里南的经济即便是放在南美洲内部来比较,也处于非常落后的水平!
按2022年的统计数据,苏里南的GDP总量约为30亿美元,人均GDP约为5000美元。
人均能有5000美元的水平,看起来还不错是吧,毕竟人均GDP低于5000的国家还有一大把呢。
不过很多人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苏里南的经济大部分是靠当地华人和印度裔支撑起来的,而华人和印度裔仅占少数,当地的主体是黑人,他们也是贫困率最高的群体!
苏里南自身的产业结构也非常单一,采矿业是其支柱性产业,此外还有渔业、林业、贸易,凑起来便是苏里南的全部“身家”了!
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再加上人口又少,你在苏里南几乎看不到一个像样一点的城市!
即便是首都帕拉马里博,也毫无任何大城市的气息,看上去破破败败的,还不如国内很多县城繁华!
不过在帕拉马里博你还是会有十分亲切的感觉的!
为什么呢?
因为这里华人众多,将近九成的商户店铺都是华人开的!什么零食、小家电、五金、家用电器、衣服鞋袜、中餐、火锅等等,都是从国内批发进货过来的!
走在街头巷尾,置身于这些华人店铺中,绝对会让你产生一种还在国内的错觉!
不过这些在国内很廉价的小商品,到了苏里南就立刻身价大涨!
网图侵删
苏里南华人卖烤鸭
方便面、薯片、饮料这些比国内贵两到三倍,五金、小家电、地板砖的售价差不多是国内的四倍多!
其实价格贵还是能理解的,毕竟苏里南国内无法生产这些商品,只能横跨上万里从中国进口,这一来一去,加上运费,价格可不就上去了嘛!
贵是贵了点儿,可是对于身在异国他乡的国人而言,也算是一种慰藉吧!
能够在苏里南买到这么多中国货,跟当地的华人基础有很大的关系!
这么多华人,是怎么跑到万里之外的苏里南去的?
苏里南华人最初源于“契约劳工”!很多人对这段历史不是很清楚,事实上,华人在苏里南地区生活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
苏里南这个地方,由于土地比较肥沃,并且雨热条件又相当好,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
于是当时的荷兰人就开始在苏里南大力发展种植园经济,那个年代的美洲大陆可以说到处都是大片大片未开发的土地,遍布种植园。
不过当时的种植都是靠人力,随着种植园的快速扩张,苏里南面临着十分严重的人力短缺问题。没有足够多的人去劳作,种植园经济根本就发展不起来!
荷兰人最早引进的劳工是印度裔和东南亚人,随后才有中国劳工去往苏里南。
19世纪中期,已经有不少中国人下南洋到印尼、马来西亚谋生。
而最初去往苏里南的十多名中国劳工,都是从印尼应聘过去的。
由于中国劳工勤劳踏实,又非常聪明,干活很有效率,于是荷兰后续又大量引进了好几批中国劳工。
19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这十余年间共有数千中国劳工来到了苏里南,这里面大多数都是广东地区的客家人。
大部分劳工与种植园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契约,很多人在契约结束后留在了苏里南。
苏里南华人与土著
留下来的人要么做点小生意开餐馆杂货铺,要么自己盘下种植园经营,并且有不少劳工与其他种族的人通婚,逐渐形成了苏里南华人这个群体。
华人在苏里南的地位还是挺高的,当地很多富人是华人,并且华人也出过总统/总理。比如前苏里南总统兼总理陈亚先,就是一位华人。
陈亚先
总的来说,华人在苏里南的经济圈混得是有声有色,在政界也是风生水起。苏里南华人以种植园劳工为起点,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才最终赢得了今天的成就与地位,确实很了不起!
独立了?荷兰的橙色军团中里杰卡尔德,古力特,克鲁伊维特等等黑人都是苏里南的吧。难怪荷兰足球也没落了!!!
越是经济落后的国家,越是华人淘金的乐园。非洲也是。
又想骗我去投资[笑着哭]
要不是一部韩剧还真不知道有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