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混乱的时期,战乱频起,百姓居无定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吃不饱饭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中(852年),南吴的建立者杨行密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乱世。他自幼便失去父亲,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练就了一副高大强壮的体魄,能手举百斤的物体,还能日行三百里。
唐僖宗乾符年间(874年至879年),江淮地区反叛势力群起,杨行密参加江淮一带的农民起义,失败后被捕。当地刺史郑棨见他相貌奇特,认为他日后必有一番作为,便将他释放,并劝他参军报效国家。杨行密听从了建议,加入了州兵,戍守朔方。他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很快被提拔为队长。
戍边期满回到家乡后,他与当地军吏产生矛盾,军吏处处刁难他,甚至在他刚回来不久就再次安排他去外地戍边。忍无可忍的杨行密,在军吏假意关心 问他还缺什么的时候,杨行密大声说:“只要取你的头!”当即斩下军吏的首级,携带而出,趁此起兵为乱,自称八营都知兵马使,并占据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从此,他踏上了争霸之路。
在割据庐州期间,杨行密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治理能力。他深知百姓疾苦,致力于发展民生,将农政经济打理得井井有条,把曾经的 “酒囊饭袋” 州兵调教成了一支虎狼之师。中和三年(883年),朝廷正式任命他为庐州刺史,认可了他的实力和政绩。此后,杨行密不断扩充势力,在淮南地区的争斗中逐渐崭露头角。经过多年的征战,他彻底占据了江淮之地,势力范围包括如今江西全境、湖北东部、安徽江苏的淮河以南地区以及淮北的海州(今连云港)。
天复二年(902年)三月,唐昭宗李晔册封他为 “吴王”,“杨吴” 政权正式确立。随着杨行密势力的壮大,内部的矛盾也逐渐显现。他手下的田頵、安仁义、朱延寿等将领,在打江山的过程中立下过赫赫战功,并且手中掌握着重兵。尤其是朱延寿,不仅居功自傲,还妄图谋取皇位,对杨行密的统治构成了巨大威胁。朱延寿在朝中威望颇高,善于结交文武百官,势力逐渐膨胀。为了拉拢他,杨行密娶了他的姐姐朱夫人,但这并没有打消朱延寿的野心。
面对朱延寿的步步紧逼,杨行密深知自己若贸然行动,可能会引发内乱,导致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于是,他决定采取隐忍之策,等待时机。经过深思熟虑,杨行密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 装瞎。他对外宣称自己的眼睛旧疾复发,已经失明,生活起居都需要侍从搀扶。为了装得逼真,他走路时,故意东倒西歪,时常撞到柱子或墙壁上,撞得鼻青脸肿、满面流血;处理公文时,他对着公文乱指一通,装作看不清的样子。他的演技堪称一绝,骗过了身边的许多人,包括他的妻子朱夫人。
朱延寿对杨行密的失明始终心存疑虑,为了验证真假,他想出了一个极其残忍的办法。他让姐姐朱夫人当着杨行密的面,与其他男人做出不轨之事,试图激怒杨行密,观察他的反应。杨行密心中虽怒火中烧,但为了大局,他强忍着心中的愤怒和耻辱,装作什么都看不见。这一忍,就是三年。在这三年里,他默默忍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同时暗中笼络人心,积蓄力量,等待反击的时机。
天复三年(903年),杨行密以病重托孤为由,让妻子朱氏连夜召朱延寿前来。朱延寿听闻大喜,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便只带着几个亲信,星夜赶往扬州。当他满怀憧憬地走进杨行密的寝宫,向他跪地行礼时,杨行密突然从衣袖中掏出一把锤子,对着他的脑袋猛砸下去。朱延寿应声倒地,抱着脑袋痛苦地挣扎,惨叫良久,最终死去。杨行密看着朱延寿的尸体,大声宣布:“乱臣贼子已死,我的眼睛也好了!” 随后,他迅速展开行动,铲除了朱延寿的亲信势力,彻底巩固了自己的统治。而朱夫人,虽然杨行密念及夫妻情分没有取她性命,但还是将她休掉。最后,朱妻王氏在寿州举火自焚。
杨行密在位期间,不仅成功铲除了内部的威胁,还致力于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他深知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因此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百姓的负担,鼓励农业生产,促进商业发展。在他的治理下,江淮地区的经济逐渐恢复繁荣,百姓生活得到了改善。同时,杨行密还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成功阻止了后梁朱温南下,为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他的政治方略、经济措施和军事思想,对五代十国及其后来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所奠基的吴国,初步实现了由藩镇向王国的转型,为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的并存局面奠定了基础。
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病逝世,享年五十四岁。杨行密终其一生,都没有称帝,他的帝号是22年后第四子杨溥称帝后,追尊他为武皇帝的。而南吴也在他死后,一直被掌控在徐温和他家族的手里。937年(天祚三年),杨溥禅位于徐温的养子徐知诰(李昪),南吴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