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制造业采购指数出来了,竟然下跌到49.5%。比上月下跌0.9%。低于50%了,这说明制造业处于不景气区间。
为什么会这样?
到底是什么导致制造业陷入了不景气区间?
我们看到的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光伏材料发展的还不错,各项新质生产力还不错。为什么制造业陷入了不景气区间呢?
那不就是传统产业出问题了?钢铁,水泥,建材,家居,这些制造业出问题了。说明需求不够旺盛啊。为什么需求不够旺盛啊?是不想消费啊,没钱买啊。有钱买的人家里都不缺这些东西。
说到底,这不就是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问题导致的通货紧缩吗?
还是抓紧时间把白名单彻彻底底的落实,让房地产企业有钱抓紧时间,新开工楼盘建设,尤其是进行保交楼建设。房子都卖出去了,没钱进行保交楼,影响保交楼建设,怎么可能不影响后续的一系列的产业链的运转呢?房子迟迟不交房,装修建材,家电,家居等等,又怎么入场啊?
明明权威部门统计的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需求是5.9万亿和今年发行额度只有3.9万亿。发现速度要加快呀。实际需要5.9万亿就发5.9万亿。解决一下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解决一下社会信用的源头问题。
现在需要重塑社会信用。重塑社会信用,就要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下手解决,这是源头问题。地方政府欠企业的钱,如果逾期了,立即马上全部发债还掉。绝对不可以说是逾期呀。逾期以后就会债务传导啦。社会信用就出问题了。
房地产的主要问题就是保交楼要快速实现。新开铺楼盘建设要跟上,避免二手房卖的差不多了,出现市场空档。
就是这俩问题导致。这俩问题就是制造业陷入不景气区间的源头罪魁祸首。我个人就这个观点。我的预判也不一定准,仅仅是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而已。
那么,未来会怎么样?未来应该会逐渐变好啊。五月份,房地产新政才出来。房地产新政要发挥作用得六月份和六月份以后了。后期的发债额度和力度在逐渐的加快。尤其是10000亿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五月份才开始发行而已,而且基本上分摊到每个月是匀速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今年发行额度是3.9万亿,后期有望会加大加快速度。
说不准,后期还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息的可能性有很小。如果降息,估计也不会超过0.25%。降准的空间倒还是不小。如果降低2%,达到5%的存款准备金率,那么就可以释放40000亿。
说白了紧缩的货币环境是不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不适合任何国家经济的。
看看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就知道了,在下跌呀。净资产收益率好像还不足9%了。客观的讲,货币环境要宽松到让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才科学。
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CPI指标。一季度CPI增速为零啊。说明消费不旺盛啊,消费低迷。1到4月份,CPI只有0.075%。比去年还差呀。去年的CPI增速还有0.2%。说明货币环境的确是过于紧张了。
所以后期要搞宽松货币政策,而且要比现在的水平更加宽松才行。如果能将CPI刺激到0.5%到1%的增速,或许今年就能够稳住。今年的CPI刺激到1%到2%之间的可行性很小。虽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CPI增速目标是3%左右,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根本一丁点可能性都没有。
但是给人的感觉是五月底触底了。整个中国经济包括股市,五月份基本触底了。六月份开始走出慢牛行情。逐渐开始企稳,而且内需逐渐企稳,传统的实体行业经济有望触底并从六月份开始,逐渐的缓慢的复苏。后期状况如何?还取决于政策的力度。如果政策今年继续稍微再加些力,应该就是底部,后续将逐渐的触底反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