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任霸者齐桓公死后的19年,晋文公在春秋时代数一数二的激战中获得压倒性的胜利,粉碎了楚成王的野心,成为春秋时代的后续霸者。
楚王试图逐鹿中原在春秋时代中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弱,诸侯之间的对立抗争越发激烈,而齐桓公则成为一开始的霸者,不过乱世并未因此平息。
齐桓公死后,掌握长江中游流域的楚成王,抱着逐鹿中原的野心采取北进政策,开始压制中原诸国。
楚成王剧照
在楚国的军事力量与外交战略面前,陈、蔡、郑、许陆续屈服、宋国也在泓水被楚国打败,曹、卫则相继与楚结交。
此时,可以独自抗衡楚国的,就只剩齐、晋、秦三国而已。
前634年,楚国乘势与鲁国联手进攻齐国,并占领了谷邑,楚国的势力扩大可说是看不着边际。
不过在同一年,宋成公叛离楚国与晋国接近,楚成王在盛怒之下举兵包围宋都商邑。
一年后的冬天,还亲率楚、陈、蔡、郑、许联军出击,包围宋都商邑。
晋国大军驰援宋国前632年,晋国收到了宋国的请援,准备以战车700辆、7万士兵组成一支大军,出兵援宋。
晋军沿着黄河往东挺进,准备在卫国的白马口渡河,却被卫国所阻。晋军只好让部队往西折返,并从南河渡过黄河,然后攻陷卫国。
一月十五日,晋军突袭五鹿且迅速完成压制,并继续往东挺进,在敛盂集结大军。二月,苦恼于楚国北进的齐昭公前来敛盂会见,并与晋文公立下盟约。
另外,与楚国立于共同战线的鲁国,虽然派遣援军前往鲁国西边与卫、宋相接的国境附近。
不过因为晋军的兵力过于强大,且晋国已经与齐国结盟,所以就撤兵了。
三月,晋军开始从敛盂南下,攻入曹国,包围曹都陶丘,并于十二日攻陷。
此时,楚成王在申设置大本营以观察战况。
当他得知晋军已破卫、曹,与晋结盟的齐国和秦国也参战之后,判断战况已经相当不利,因此便下令从谷邑和宋都撤退。
楚王无奈出兵增援虽然占领谷邑的申公叔侯听命撤兵,不过正在包围宋都的令尹子玉却抗拒了撤退命令,并主张与晋决战,请求增派援军。
楚成王无奈只好派遣西公军、太子军等部队前去驰援。导致早已密布的战云进一步告急。
四月四日,子玉解除了宋都的包围,往北进攻晋国。晋军并没有跟楚军的北进精锐交锋,而是退却了约90里,并将本营移至城濮。
楚怀王曾经庇护过晋文公
此处有个小插曲,当年,晋文公在国外过了9年的漂泊生活,回国之后才继承王位。
而在流浪的过程中,曾受过楚成王的恩惠,因此立下“如果日后两国交战,晋将会先退三舍”(3天的行程,1日行程约30里)的约定。
当天,追来的楚军逼近城濮之南,在丘陵地带布阵,与晋军对峙。次日,楚军派出勇将子上,召开“请战”仪式:“请文公殿下的战士与我一战。”
晋国将军栾枝则大声回应:“我君(文公)并未忘记楚君的恩惠,因此退避三舍进入城濮。若殿下真要一战,请明早再相会。”
晋文公退避三舍获得美名
晋军诱敌深入,楚军全军出击晋军此行与齐、秦、宋军带来总计8万至9万的兵力。与之对比,楚军总兵力约11万。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四月六日早晨,城濮平原已充满杀气。
突然之间,响彻云霄的杀声与万马奔腾使天地为之一震。晋军左翼的胥臣部队抢先披着虎皮,对楚军右翼的陈、蔡军展开突击。
陈、蔡军的斗志原本就很低落,部队又遭遇“虎”部奇袭后即显惊慌失措,很快便溃败奔逃。
晋军披上虎皮的“虎部”
当胥臣部队像锥尖一样展开突击的同时,栾枝部队的兵车则佯装败走,往北边奔驰而去。
在这些兵车的后面都绑有树木枝条,在强烈的东北风吹袭当中,扬起大量尘土。以此当作烟幕,诱使楚军以为他们正在撤退。
与此同时,晋军右翼的狐毛部队也开始后退。
楚国中军大将子玉看到这种情况,判断是一举击破晋军的大好机会,因此便下令楚军全军出击。
子上、子玉、子西各部受命之后便奋勇前进,不过飞扬的尘土却对视线造成妨碍,使他们几乎看不到前方。
晋军回马枪致楚军崩塌在尘土发挥出烟幕效果的时候,晋的中军则往右转向,从侧面攻击在烟雾中突进的楚国左军。
由狐毛部队所率领的上军也杀个回马枪,从子西部队的正面往左翼展开,与中军一起对其进行夹击。
中军前卫的祁瞒迎战楚国中军。下军的栾枝部队也在中途反转,转变为攻势。
被晋中军与上军夹击的子西部队,因为承受不住猛攻而自乱阵脚,溃败逃走。
与栾枝部队爆发激烈冲突的右翼子上部队,也因为遭到击破陈、蔡军的胥臣部队从侧面攻击而败退,头也不回地逃之夭夭。
虽然子玉部队依然坚持到终末,但是因为左右两军都已溃败,所以也无法有所作为,只能下达停止攻击的命令,收容残兵败将之后便往西南方向撤退。
晋国在这场号称春秋时代规模数一数二的城濮之战中获得压倒性胜利。以此粉碎了楚国逐鹿中原的野心,并因此掌握了中原的支配权。
追击战过后的五月二十日,晋文公在践土迎来周王与诸侯会盟,成为继齐桓公之后,名副其实的春秋霸者。
晋文公剧照
您怎么看?欢迎留言。
点赞关注我,与你一同,穿越古今,品百味人生。
唔系老虎的老虎狗
齐秦不能独自抗衡晋国的,还是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