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钞机真的是能随便开动的吗,说一说日元贬值的后果

杂菜斋说过去 2024-06-12 18:24:36

在很多人看来,印钞机能随便开动,和随便举债,但实际上这根本是不现实的。

古代和近代政府为什么热衷于金属货币和金本位,很大程度就是因为金属货币能稳定的保值,而信用货币很大程度就是会超发和不保值,但是即便是一定会超发的信用货币,政府也必须千方百计保证货币的信用,而最简单能保证货币信用的办法,实际上就是回收货币。

货币发行多少合适其实是很难判断的,我们要知道我们需要货币的关键就是购买商品和各种贸易活动,而这些经济活动需要多少货币我们是很难预测的,因为这涉及到货币运转速度,投资热情,消费情绪,虽然经济学家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指标来判断,但是很难成功预判经济活动需要多少货币投入。

即便计划经济时代都很难做到这点,未来有没有可能用计算机大数据解决这个问题不知道,但是现在的经济理论是肯定很难做到稳定投放的。

货币过少肯定不行,缺乏货币经济投资都会大规模停滞,就像古代把钱都存在地窖里,经济会萧条,但是钱多了也不行,会造成过度通胀,而过度通胀预期会导致商家惜售,消费者抢购,形成商品暂时性短缺,这个问题更大。

这种排队抢购和大规模涨价本质上都是会伤害经济的,那怎么办呢?市场经济的一个做法实际上就是尽量让大家减少存款。

比如日本,虽然为了拉动经济,日本政府大量举债,看上去维持了三十年的稳定,但实际上代价是明显的,日本三十年的工资没有增长,就是这个后果。

而且日本经济能维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的出口没有崩,长期处于盈利的日本能获取大量外部资源弥补内部的经济问题,但这些资源很多实际上就是来自日本的海外投资。

认清什么才是投资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单纯的购买股票和不动产以获取浮盈为目的,达到目的后迅速撤出其实不算投资,而是游资。真正的投资一般是以投资实体,以达到稳定的长期收益才算得上投资。

举个例子,投资实体工厂是典型的投资,但是购买企业股票则未必是投资,很有可能就是为了拉高股价后跑路。

而购买房产也看情况,假如是以获取固定租金收益,那有可能是投资,但是假如是拉高房价,根本就没有考虑租金等稳定收益那基本上就是游资了,比如炒房团很多就是空置房屋,那就是典型的游资炒作行为。

当年日本在日元升值背景下大量的海外投资确实是很重要的,在日本经济低迷,政府大量举债的情况下,日本的海外投资为日本经济不崩溃立下了汗马功劳,一方面日本在世界各地的投资收益会以各种方式汇入日本,有些是直接分红,有些则是采取进出口模式,比如日本在海外的企业会不惜成本强制性购买日本本土的商品,很多情况实际上是为了逃避当地税收的限制,让收益回流本国,假如没有海外投资的话,日本实际上是不会有那么多顺差的,也就是说,真正的海外投资收益早就体现在日本的贸易中了。

所以日本失落三十年中最大的问题不是房地产泡沫危机,而是东南亚金融危机,日本在东南亚的投资大量泡汤,日企损失极大。

而在日元贬值的情况下,有些人认为日本的海外投资会回流日本,那种所谓海外投资购买日本资产纯粹就是游资所为,这就是笑话了,日元贬值的话,日本的海外投资则是收益更大,日本应该是千方百计的加强海外投资,乘机加大出口,比如日本在美国的汽车厂,因为日元贬值,在美国生产销售的车赚到的美元按照日元计算是大大增加了,而从日本进口零部件也变得便宜了,所以日元贬值日本应该会加大出口,贸易顺差才对。

所以说,日本经济和产业结构正常的情况下,日元贬值应该会大幅度提高出口,日本的海外投资会加大马力对日本采购才对。

日本假如持续逆差则说明日本的海外投资出现了大问题。

说句题外话,其实现在日本的人力成本已经降的很低了,日本现在中位数家庭收入大致在400万日元左右,看上去很高,但是我们仔细想一下就明白,日本和我国不一样,我们家庭大都是夫妻双方都工作,而日本家庭则是结婚后一方工作,另一方不工作或者打零工,也就是说日本家庭假如结婚生子的话,三个人都需要依靠一个人的收入生存,而400万日元也就是一个人的工资,这和日本统计的男性职工收入是大致吻合的。

那么400万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呢?基本上是20万人民币,然后你要注意到,这400万日元不是纯收入,要扣除税收保险等开支,税后基本上也就是300多万日元,也就是15-18万人民币,也就是月收入12000-15000,再考虑到日本物价等因素,实际上日本这收入和我们的一二线城市尤其是江浙沪广东沿海这些城市,从购买力看,已经差不多了。

所以日本房价为什么这么多年不涨,因为收入不涨,房价怎么涨。但是另外的角度说,日本的人工其实不算很高了,日本在世界竞争中出现了问题不是人力成本高导致的,而是科技投入等因素导致的,而日本搞的日元贬值实际上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日本实际上人力成本其实很低了,依然竞争不过,再低的话,只能和东南亚那种竞争了。

现在日元的贬值只会引起物价的飞涨,固然能让日本人开始消费,但是另一方面,也会让日本的产业显得极为便宜,从而被外资尤其是美资进入,上一次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让日本对东南亚的投资基本上落空,东南亚产业大量落入欧美资本手中,韩国则干脆成为美国资本的打工仔,但是日本还算幸存下来,可是要是这次操作不当,则日本的产业也会步韩国后尘了。

#深度好文计划#

实际上日本包括韩国的产业已经受到了中国的极大冲击,之前日本靠海外投资能维持日本大幅度顺差,保证本土的收入维持,但是现在日本的海外投资已经很难继续维持了,之前在各国的产业在一步步退缩中,已经无力对日本本土采购进行输血了。这就是明明日元贬值下,日本产品看似有竞争力,反而却开始逆差的关键。而这必然会影响日本的经济。

而且日本现在的一些优势产业其实是得益于欧美本身生产力不足又与中国打贸易战的特殊情况,比如丰田利润的新高,说到底就是欧美汽车生产力不足,又不想引进中国汽车,只能依靠日韩汽车填补空缺,但是这种局面不可能持续下去,一旦欧美需求饱和,必然优先保证本国汽车产业,美国的通用福特,欧洲的大众,而日韩汽车则会被排除出去,那时说不定就到了收割的时候了。

而这一切,都是开动印钞机之后的结果。

0 阅读:0
杂菜斋说过去

杂菜斋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