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三板斧亮了出来,想拿关税当大棒,结局注定一场空

北向财经 2025-02-19 16:28:42

关税三板斧,特朗普的底牌亮了出来。

前几天,特朗普签署了一份总统令,下令征收“互惠关税”。

也就是说,以后其他国家向美国征多少关税,美国也相应征收多少关税,大家“公平对等”。

征收对等关税后,特朗普兴奋极了,又在社交媒体上喊起了口号:

“今天是最重要的一天:互惠关税!!!让美国再次伟大!!!”

可动不动就加税,真能MAGA吗?为什么特朗普对关税情有独钟?美国各种加税,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特朗普的“关税三板斧”

刚上台将近一个月,特朗普就已经挥出了关税三板斧,除了关税还是关税。

先是2月1日,特朗普针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分别加征25%、25%和10%的关税。

但因为加拿大和墨西哥“认错态度良好”,加征关税推迟了1个月,不过到最后大概率还是照加不误。

紧接着,2月10日特朗普正式签署文件,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

相较于上一次的3个指定目标,这次受影响的国家要多得多,包括巴西、韩国、越南、英国、澳大利亚等等,都在加税范围之内。

最后则是这次的对等关税,不管你是盟友还是对手,特朗普把目标对准全世界,有一个算一个,只要跟美国有贸易往来,那么都逃不过。

不难发现,特朗普这关税三板斧其实在层层递进,不光有对加拿大、墨西哥还有中国的“针对性关税”,也有割全世界韭菜的“范围攻击”。

然而,尽管特朗普对自己的关税大棒信心爆棚,俨然被其当成了MAGA的致胜法宝,但其实美国国内一直是反对声音不断。

比如美国著名调查公司益普索就与纽约时报联合进行了一次民调,结果显示,有一半美国人反对向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关税。

华尔街日报也痛批特朗普,直言“特朗普总统懂钱吗”?一点面子也没留。

为何特朗普对关税情有独钟?

都知道关税是把双刃剑,但特朗普却似乎并不在意,加税加成了家常便饭。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为什么特朗普这么爱加税?

这事其实还得从特朗普的经济主张开始说起。

一直以来,特朗普的终极目标都是要重振美国传统制造业,然后通过制造业带动更多的就业岗位,让红脖子们再次找到人生的意义,真正实现MAGA。

而加征关税,本质上还是贸易保护的一种手段,目标正是实现制造业的回流。

比如这次特朗普加征对等关税,大家都征收同样的关税,那如果有国家认为美国的关税太高该咋办?

特朗普直言不讳,只需要把厂房搬到美国,在美国生产你的产品,那不将不用缴纳任何关税。

当然了,根本目标是实现制造业的回流,但特朗普加税“不拘一格”,有时也会被当成一种博弈的手段。

比如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的25%关税,特朗普给出的理由是加拿大和墨西哥管理不到位,致使大量的芬太尼流入美国。

但显而易见的是,特朗普更多是为了极限施压,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身上敲诈到足够的利益,关税只是手段而已。

另外,现在美国财政吃紧,加征关税还能带来国家税收的增加,这种“一举多得”的事情,特朗普自然巴不得多加点。

关税大棒,一切转成空

特朗普把关税当成制造业回流的终极手段,但几十年的产业空心化哪有那么容易解决,加半天税到最后很可能会加个寂寞。

2018年,特朗普第一任任期时,就曾经对进口的钢和铝加过25%和10%的关税。

结果呢?

美国汽车厂商福特和通用先后表示,因为钢和铝的价格上涨,导致其制造成本增加,每年损失超过10亿美元,这些成本又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

最后美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幅下降,欧洲、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订单量大量减少,只好减产。

更严重的问题是,因为关税增加,企业制造成本增加了,不得不寻找成本更低的国家去生产,制造业不仅没回流,反倒还流出去了。

比如通用,2019年关了5家美国工厂,裁员超1.4万人,把厂房搬到了墨西哥、加拿大。

事实上,关税战中不可能会出现赢家,区别只是输多输少而已,尤其对现在的美国而言,很可能还会带来更严重的通胀问题。

更何况,就算是美国,也不可能跟全世界对着干,直接对全世界加税,把贸易保护贯彻到底。

即便是深度依赖美国的加拿大,当特朗普挥起关税大棒时,也表示会实施反制,对进口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兔子急了也会咬人。

到时候其他国家采取反制措施,一旦纷纷对进口的美国商品加税,特朗普也无法承受这样的后果,只能下台。

写在最后:

靠着加征关税实现制造业回流,特朗普想法很好,但成功的可能性却不大。

哪怕短期内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最终也一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失去的比得到的会多得多。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

0 阅读:15
北向财经

北向财经

经济|金融 陪你提升商业思维,赚认知以内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