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狮吼:苏轼调侃诗作

夏小晋 2023-12-01 21:18:45

苏轼性情,乐观旷达,率真坦荡,又不失风趣。苏轼才具,既有政治见地,又身兼多种才艺,诗歌、散文、书法、绘画样样皆通,皆达到超一流选手的高度。仅就诗歌创作来说,除了豪放雄迈的“大江东去”,还有缠绵悱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仅创作出充满哲理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还写了不少充满机智的即兴小品,留下了许多传诵至今风趣典故。

东坡雪堂(图片来源网络)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初到一个陌生地方,生活困顿,黄州通判马正卿是他的朋友,便从州府要来已经荒芜许久的50亩军营旧地给他种。营地位于黄州的东坡,第二年春天,苏轼于营地上筑雪堂,题之曰“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苏东坡一名由此而来。

黄州本地有一位叫方山子的名人,是当地的隐士,自号龙丘先生,居住在一个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也不坐车骑马,去哪儿都是步行,而且把从前的书生衣帽统统毁掉,戴着自制的一顶顶部方方很高的帽子,很象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所以当地人都叫他方山子。

有一天苏轼路过岐亭,刚好碰见了方山子,苏轼细细打量,突然大叫:“啊哟,这不是我老朋友陈季常么,你怎么会住在这里啊?”方山子也惊讶,反问苏轼为什么来黄州,苏轼把来龙去脉说了遍,方山子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

方山子,原名陈慥,字季常,老家眉州人,和苏轼是老乡,是清官陈希亮的儿子。陈希亮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二老三都做了官,老四便是陈慥,无心仕途向往游侠,轻财好义,乐于助人。陈家非常富有,在洛阳有豪宅,在河北有田地,每年还有上千匹的丝帛收入,但是陈慥把这些都抛弃了,南北游荡过了大半生,后来隐居到黄州,就变成了方山子,刚好遇到苏轼也变成了苏东坡。

于是苏轼成了陈慥家的常客。陈慥有阅历,有见识,信仰佛教,口才也好,两人对聊海阔天空。陈慥虽然住的简朴,但手头不缺钱,除了家仆,还养着一群歌妓,苏轼来了,不光有酒招待,还有歌伎声色相伴。但陈慥有个妻子柳氏,性情暴躁凶妒,每当陈慥欢歌宴舞之时,就醋性大发拿着木杖在壁大喊大叫,用力“咚咚”地椎打墙壁,整得陈慥十分尴尬,还拿她没办法。苏轼就写了一首诗取笑他: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东是柳氏的郡望,暗指柳氏。“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比喻威严。此诗一出,河东狮吼立成典故,至今仍然是凶悍妻子的形容词。因为陈慥字季常,后人就把怕老婆的人称为“季常癖”。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图片来源网络)

说过了季常,再讲讲张先。张先(990年-1078年)前面提过,就是那个“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云破”句出于他十分得意的《天仙子》一词: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张先写词,离不开“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的题材,因此时人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张三中”。张先得知后,不仅不恼,反而很高兴,说:“为何不干脆叫我‘张三影’呢?”别人还没反应过来,张先就自鸣得意地解释:“《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归朝欢》中的‘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剪牡丹》中的‘柳径无人,坠飞絮无影’,这‘三影’,才是我平生最得意的诗句呢。”于是众人顿悟,都追着称呼“张三影”。包括苏轼,但凡提到这个高龄长辈,也戏称:“能为乐府,号张三影者。”

张先退代后,晚年居住在湖杭之间,苏轼到杭州当太守时,和他来往较多。张先一生安享富贵,诗酒风流,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兴奋之余还作诗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东坡知道此事,跟作一首诗调侃老先: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一树梨花压海棠‍ (图片来源网络)

梨花指的是白发的丈夫,海棠指的是红颜少妇,一个“压”字道尽无数未说之语!此句遂成老夫少妻之代词。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小妾后为张先生了两男两女,使得张先年纪最大的大儿子和年纪最小的小女儿相差六十岁。张先死的时候,小妾哭的死去活来,几年后郁郁而终。

更令人惊奇的是,张先到了八十五,再纳一妾!女孩多大年龄不知道,反正苏轼又作了一诗《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眉苍。

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

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

1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