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含之女儿洪晃:豪言女人要睡五个男人才够本,如今已有四次婚姻

历史学馆 2023-11-28 22:01:35

2008年,知名外交活动人士章含之女士在北京安详长逝。在此不久后,外交部一纸公文下达,命令章含之的女儿洪晃搬离史家胡同51号。

这一举动让洪晃深感痛心,她以一句“这是刨我的根儿”表达了她的哀痛与无奈。

然而,这处院落本身并非私人宅邸,而是公房无疑。面对外交部给出的正式公文,洪晃的这句抱怨显得有些无理取闹。

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四合院,究竟有何魅力,能让外交部出面要求洪晃返还呢?

要揭开这个谜团,让我们一起追溯这座四合院的历史与故事。

史家胡同,自明朝初年便已存在,它的历史悠久,延续至今。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之前,这里一直都是人们生活的地方。

这里曾经居住过许多名人,其中包括近代史上的民主人士章士钊,他的女儿章含之以及乔冠华都曾在这里居住过。此外,洪晃一家三代也在这里度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光景。

章士钊的名望之高,可谓是如雷贯耳。他早年曾参与孙中山、黄兴领导的推翻清政府的起义,事败后东渡日本留学,在此期间,他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开始专注于学业救国。

然而,当辛亥革命成功的消息传来后,章士钊依然对革命表示了衷心的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章士钊与毛主席之间的深厚情谊。在二十世纪初,赴法勤工俭学的浪潮兴起,毛主席于1918年为新民学会赴法勤工俭学筹集经费,却始终杯水车薪。于是,毛主席在1920年赶赴上海,因经费问题而大伤脑筋。

在这个关键时刻,毛主席依托于恩师杨昌济之名去找老师的好友章士钊求助。

章士钊也是湖南人,对家乡情况非常关注,见毛泽东、蔡和森上门请求帮助,立马发动上海工商界为学生捐款,最后筹措了两万大洋。章士钊后来把这笔钱全部给了毛泽东,帮助他解决了燃眉之急。

章士钊的慷慨援助,对毛主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毛主席后来利用这笔钱,一部分资助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一部分用于在湖南开展革命运动。

而这件事,章士钊自己后来也几乎忘记了,但毛主席却记忆犹新。

1949年,国民党当局败退台湾,但章士钊并没有跟随,而是选择留在了大陆。

1963年,毛主席对他的英文教师章含之提起:“我还欠你父亲一笔债没有还呢?”

章含之当时并不清楚其中的内情,直到回家后询问父亲,才得知真相。毛主席表示,从那年开始,每年将归还2000元,一直持续十年,以偿还这笔账。

但章士钊并没有太当回事儿,直到几天后,毛主席派人送来了2000元,他们才明白,原来毛主席不是开玩笑。

章士钊深知毛主席的为人,便嘱咐女儿转告毛主席:“告诉主席,不能收此厚赠。当时的银元是募集来的,自己也拿不出这笔巨款。”毛主席听后笑了笑,解释道:

“这是我用我的稿费给行老(章士钊,字行严)一点生活补助啊。他给我们共产党的帮助,哪里是我能用人民币偿还得了的呢?我要是说明给他补助,他这位老先生的脾气我知道,是不会收的。所以我说是还债。你告诉他,我毛泽东说的,欠的账无论如何要还的。”

这笔钱后来一直持续了十年,直到1972年才还完。然而毛主席在1973年又提出了新的想法:

“从今年开始还利息。就这样还下去,行老只要健在,这个利息是要还下去的。”

这不仅仅是对老一辈儿民主人士的关切,更是对章士钊的尊重和感激。

章士钊留在北平期间,生活确实比较艰难。因为那时候工作繁忙,大家都不太在意自己的衣食住行。当初章家人并没有自己的住处,而是寄居在好友朱启钤的家中。

周总理在1959年拜访章士钊时,发现他们一家居无定所。得知这一情况后,周总理深感关切,并自责自己没有为这位爱国人士寻个好住处。

于是他立即向毛主席请示,并亲自安排章夫人和周总理一起来到了国务院管理局。经过再三考虑,他们选了一处四合院住宅,就是如今的史家胡同51号院。

当周总理郑重地告诉章士钊这个消息时,他才同意搬入这个新住所。

从此,史家胡同51号院成为了章家的新家。然而在正式入住前,他们并没有提及所谓“房权”的问题。

在1961年,章士钊迎来了他的外孙女妞妞,此人正是洪晃。对于洪晃来说,史家胡同不仅是她的出生地,更是她与姥爷朝夕相处的温暖家庭。

每当回忆起童年的时光,洪晃总会撒娇地喊着:“姥爷,妈妈要打我。”

这句话也映照了章含之无数次撒娇的场景,展现了祖孙情的深厚。

史家胡同见证了章家人的幸福点滴,也见证了他们的坎坷经历。即使在动荡的时代,他们一家都没有离开这个为自己遮风避雨的屋子。

章含之并非章士钊的亲生女儿,而是他的妾奚翠贞抱养的。

当时军阀陈调元之子陈度与上海滩有名的交际花谈雪卿坠入爱河,谈雪卿怀了孕,但陈家自认名门望族,只让谈雪卿做妾。

谈雪卿天生丽质,谈吐不凡,在永安公司康克令钢笔柜台做售货员,人称康克令西施。

她姿色出众,风华绝代,豪门公子为她一掷千金。然而她不愿屈从于陈家的要求,毅然选择了离开,留下了孩子。

陈度找到章士钊,将这个孩子托付给了他。章士钊为这个孩子取名为章含之。

章含之继承了母亲的美貌,在章士钊的教育下,亭亭玉立。

章含之的才貌双全引来了众多追求者,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北大经济系的才子洪君彦,但这段婚姻仅维持了八年。

据说这段婚姻是在毛主席的指示下,章含之才决心结束的。

毛主席在众人面前批评章含之没出息,直接说道:“我的老师啊,我说你没出息是你好面子,自己不解放自己!”

见章含之还心有犹豫,毛主席不由得苦口婆心劝她道:

“你的男人已经同别人好了,你为什么不离婚?那婚姻已经吹掉了,你为什么不解放自己?”

在毛主席的劝说下,章含之下定决心与洪君彦离婚。

之后,她在外交部与乔冠华相处中产生了感情。为了与章含之在一起,乔冠华不惜与自己的子女断绝关系,搬离住所,与她一起住在了位于史家胡同中段的这座院子里。

可以说,这座位于史家胡同的四合院见证了章含之与第四任外交部部长乔冠华的十年风雨情。

乔冠华去世后,章含之用细腻地笔触详细记载了她与乔冠华的生活点滴,这一切都被收录在了她的著作《十年风雨情》中。

在书中,她描述了他们经常在月下散步的场景,乔冠华据此算出了他们绕院子一周需要走八十步。这看似简单的数字,却承载了他们深厚的情感和默契。

洪晃在回忆母亲章含之与继父乔冠华时,时常感慨二人的伉俪情深。她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经历的“乔叔叔”的严格管教。

那时候,“乔叔叔”让他们几个小孩子背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背不会就要打手板。要是下雨了,那就会更加不幸,因为孩子们需要在雨中背书。

这让人不禁想象那时的情景,雨滴打在手背上,伴随着乔冠华严厉的责备声,孩子们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恐惧。

她自幼在这里长大,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熟悉,看见陈设就能想起自己的母亲和祖父,这是她一生难以忘怀的珍贵时光。

直至章含之去世,洪晃一直将这座院子当做自己的家,对这座院子有着深情厚谊。

对于外交部收房的这个事件,洪晃认为这是“刨根儿”,从感情上来讲,大多数人会认同她的观点。那么最后这场官司,究竟是谁赢了呢?

至于洪晃这个名字,或许一般人听得并不多。但如果说是陈凯歌的前妻,或许大家便略有耳闻了。

在1961年,洪晃在北京出生,她的母亲章含之是近代著名学者章士钊的养女,而父亲则是北京大学教授洪彦君。

章含之曾担任毛主席的家教老师,每周为她上一节英语课,后来更进入外交部工作,美丽而聪慧。

然而,章含之期待的大家闺秀形象并未在洪晃身上出现。她讨厌大家大户假模假样的规矩,大声说话,笑起来很张扬,说话也毫不犹豫,敢说敢做。

母亲常说她我行我素,但她却总是反其道而行。

当洪晃年仅11岁时,父母因感情破裂而离婚,这无疑给她的成长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她厌恶家庭的纷争,更渴望自由与独立。

第二年,母亲章含之嫁给了时任外交部部长的乔冠华。这段时间内,家庭环境的动荡让洪晃的童年充满叛逆与调皮,她时常与伙伴们在胡同里四处晃悠,掏鸟窝、砸玻璃,惹得邻居们纷纷议论。

留学美国的经历对洪晃来说是她最快乐的时光。她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不仅在校园里交了很多朋友,还成功获得了一份高薪的工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开始感到疲惫和迷茫。她意识到如果继续按部就班的生活,她将永远无法“活出自己”。于是,她果断辞去了高薪工作,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从小喜欢挑战的洪晃瞄准了国内的时尚杂志行业,希望开创一本完全属于中国的杂志。

她的文笔犀利,观点开放,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她的母亲看到她写的文章后,也逐渐放下了心中的担忧,开始支持她的决定。

事实上,洪晃对自己的事情非常有想法,想做什么就去做了。接触陈凯歌后,洪晃逐渐进入了娱乐圈。

她的犀利作风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适,其中对冯小刚的电影《非诚勿扰》的点评更是“这是一个100分钟的广告”,毫不留情面的贬低。这也让冯小刚不敢招惹这个女人。

洪晃常常戏称自己是一个“痞女”,谁也没想到,“中国最后一位名媛”的女儿竟然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着实让人惊叹。

在与陈凯歌之前,她曾经历过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在结束上段感情后,她处于事业与爱情的迷茫阶段。

就在这个时候,陈凯歌的出现犹如一道光,照亮了她的世界。两人迅速领证结婚,当时的陈凯歌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导演。

随着《霸王别姬》的爆火,陈凯歌名声大噪,成为中国的知名导演。然而,两人渐行渐远,洪晃又一次听从内心,选择了离婚。

离婚后,她远离了娱乐圈,开始了新的生活。有人认为她是潇洒的女人,扬言“女人要睡够五个男人才算够本”,如今她已经步入了第四次婚姻。

她的最后一任丈夫叫杨少平。在结婚时,洪晃还带着自己的儿子杨少恩。

令人意外的是,洪晃和杨少恩成为了朋友,她明白杨少恩心中永远不会取代母亲的位置,所以从未要求他称呼自己为母亲,两人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在洪晃的记忆中,自己的童年很少与母亲能有这样平等的交谈,甚至小女生的撒娇都没有。

因为母亲的工作繁忙,自己也远赴国外,两人的交流逐渐减少。后来,洪晃年岁渐长,决定领养了一个小孩,尝试当妈妈的感觉,也算是弥补自己童年所有的遗憾了。

本以为可以快意余生的时候,外交部的工作人到访打破了洪晃的生活。外交部要求洪晃归还史家胡同51号,并补偿一套120平方米的大房子。

洪晃深知这间四合院是外公住的时候并没有给房产证,自己并没有这间房子的所有权,但毕竟一家人在这生活了50余年,她觉得不甘心就这样拱手他人。

于是,她将这五十年中的修缮费用作为证据,将外交部告上了法庭。

此事一出,全国闹得沸沸扬扬。有人认为洪晃对这间房子没有感情,只是死皮赖脸的霸占国家财产;也有人认为章家在这生活许久,国家这样收回并没有给章家留情面。

最终判决结果是外交部需要支付洪晃一笔八十万的赔偿金。这场官司过后,洪晃在网络上收获了一片骂名。

事后,洪晃曾在社交媒体上自我调侃:

“许多人认为这是我外公的房子,可是当时政府把这房子给外公时就没给房产证。后来乔冠华和我妈结婚从报房胡同搬过来后,这房子怎么就变成外交部的了?看来倒插门女婿不是随便能接的。”

0 阅读:14
历史学馆

历史学馆

温一壶酒,煮一杯茶,请君暂座儿,听我道尽那茫茫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