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最珍贵,昆虫观察团夜游杭州老和山,小“虫友”收获满满

钱江晚报 2024-07-26 07:00:11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黄慧仙

“这里有只暗黑鳃金龟!”

“快看,树下有条马陆在爬!”

“吉丁虫真好看,翅膀像绿宝石一样!”

山体石阶旁的泥地,发出细微声响的灌木丛,树下空间,都成了昆虫爱好者们探索的点位。

7月24日晚,一支由5个小学生和七八个大人组成的“昆虫观察团”在杭州老和山开启了一场奇妙的昆虫“邂逅”之旅。

潮新闻记者也加入了队伍。

领队是痴迷昆虫的“00后”杭州小伙吕丁乐恒,一名大二学生。

每只昆虫都独一无二,带队大学生喜见“变异”

手电筒、网兜、长柄钳子、装虫的小网箱,成了每个观察团成员必备的物件。

吕丁乐恒是资深“虫友”。从小时候在瓜山外婆家捉蟋蟀、粘知了,到后来自制昆虫标本,在学校办小型昆虫展,小伙子如今已收集昆虫品种一千来个。浙江天目山、福建武夷山、陕西秦岭、云南红河等地,都留下了他观察昆虫的足迹。

当晚,吕丁乐恒戴着头灯,背着双肩大背包,手拎长柄网兜,行走在队伍最前面,不时因树下的一条马陆或是树叶下一只指甲盖大小的沫蝉而停下脚步。

“叔叔,你能帮我看一下这两只独角仙哪只是公的,哪只是母的吗?”“哥哥,刚刚你抓到的沫蝉能送给我吗?我很需要一只。”对于观察团小朋友的一片“乱叫”,吕丁乐恒照单全收,耐心解答每位团员的疑问。

在一株“其貌不扬”的小树旁,小伙子突然停下脚步。头灯一照,小树的一根枝干下,挂着一只栎黄枯叶蛾,蛾子旁一片灰色紧连树枝的“枯叶”便是它的蛹。

吕丁乐恒娴熟地从“百宝箱”似的的背包里掏出硫酸纸袋,迅速将蛾子装进去,并将一旁的蛹也收入囊中。“这样可以更完整收集这只枯叶蛾,而且连着蛹一起,更有研究价值。”

“这些年已经收集了那么多虫了,为什么还要抓?”跟着队伍走了一段路,记者忍不住问了一个外行问题。

“因为每只昆虫都是独一无二的呀!”正在树下观察昆虫的吕丁乐恒笑着回答。

去年,他和朋友又去了一趟广西崇左,在山里的一户农家借了电,用灯诱的方式捕捉到一只变异的樗蚕蛾,让他惊喜好久。“普通樗蚕蛾都是棕黄色的,这只蛾子是黑化品种,难得一见。”

一只变异蛾子,亦或是一只漂亮的甲虫,每次野外观察都能带来惊喜,这正是昆虫世界最吸引吕丁乐恒的地方。

一夜之间螳螂成群,随后小“虫友”遭遇“挫折”

“咝咝……”一听见草丛里传来的虫鸣声,几个小朋友立马兴致勃勃地围了过去,条件反射性地迅速喊出虫子大名:“螽斯!”

用手电筒照照,去草丛里探探,几个男孩一边找一边七嘴八舌地讨论出一堆问题来。

小学四年级的杨青澄是几人公推的“螽斯专家”。

“我在家里做了很多螽斯标本,有优雅蝈螽、暗褐蝈螽、迷卡蝈螽……”他说,自己最喜欢蟋螽,“因为它帅,个头大,展翅也漂亮!”一说起最喜欢的昆虫,杨青澄就以极快的语速报出了一串生僻名词,一时令正在做笔记的记者有些手忙脚乱。

今年夏天,在贵州朱家山里,杨青澄见到了一只大拇指大小的蟋螽,金黄色的色泽,比一般个体更强壮的腿,以及它展开翼翅,抬起一条腿的样子,都令小朋友深深着迷。

和杨青澄一样,在场许多小朋友喜欢某种昆虫的理由往往简单纯粹:“帅”“漂亮”。看来,在昆虫爱好者中,“颜值即正义”同样适用。

“我最喜欢甲虫科的犀金龟,还喜欢锹形科的。”另一位小“虫友”焦子宸给出的理由是,好养又好看。“一个果冻,一些腐殖土,就能养活一只虫,特别省心。”

说起收集昆虫的经历,焦子宸还向记者讲起了一段被奶奶“狠心”斩断的,和棕静螳螂之间的“缘分”。此前,他在网上买了6个螳螂卵鞘,准备放在家中孵化。令他没想到的是,就在某天夜里,这几个卵鞘骤然孵化出来,成群的螳螂短时间内破壳而出。

“奶奶难得到我家来一趟,看见遍地的螳螂,生气地连同我的独角仙一起扔掉了。”说起那些螳螂,焦子宸语气里多少透着不舍,他说后来自己在小区里又见到一只棕静螳螂,还给它喂了只蛾子吃。

一次挫折并没有阻挡他的爱虫之心。

当晚,在和小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又有不少收获。“你什么时候一定要来我家看看,我家有很多好看的昆虫标本呢!”热情的小焦还向记者发出了观虫邀约。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守护孩子的好奇心

魏凯的女儿小雅是当晚观察团里唯一的女孩子,过完暑假,她就要上小学二年级了。

“孩子从小住在玉皇山附近的外公家,夏天家里经常会有金龟子、蜻蜓飞进来,她就很喜欢观察、饲养,对昆虫的兴趣也就愈发浓厚。”魏凯说,这些年陪着孩子看了很多昆虫类的绘本,也参加过不少类似的昆虫观察活动。

令魏凯感到惊奇的是,徜徉在昆虫的世界里久了,女儿也有许多肉眼可见的长进。

“有一次碰到一个锹甲类的昆虫,她一下子叫出它的长串学名。”

“我们看不到的昆虫,她能看到,一次在公园水泥栏杆背面停着一只螽斯,她凭着露出的两根须就很快看到了它。”

昆虫是很多人童年时很喜欢的,魏凯小时候也不例外,但当时由于学业压力、父母反对等原因,并不能好好开发这样的兴趣爱好。所以,他希望在女儿身上,可以弥补这份童年的遗憾。“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应该好好保护小孩子的这份珍贵的好奇心,带着他们多到大自然里开拓眼界和思维,我觉得是件好事。”

两个多小时走走停停,一行人终于到了老和山山顶。山下是杭城的万家灯火,山上阵阵凉风吹来,家长们坐在凉亭里聊着孩子们与昆虫的趣味日常,孩子们尚未尽兴,早已定下下次一起去黄龙洞、宝石山的约定。

“希望下次能找到更多独角仙”“下下周去马来西亚,希望能看到更多昆虫”……伴随着各种夏夜虫鸣声,这些小“虫友”的愿望便由晚风吹向了更远处。

0 阅读:82

钱江晚报

简介: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