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N种回顾方式
前言一提到黄飞鸿,大家的脑海里便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 “黄大侠” 行侠仗义、惩恶扬善的经典画面。他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无论是白发苍苍的八旬老人,还是牙牙学语的三岁孩童,都对他的故事耳熟能详。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黄飞鸿有一位同样了不起的夫人 —— 莫桂兰,她的功夫同样十分了得。
这张拍摄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照片里,莫桂兰正保持着练武时的姿势。尽管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可她精神矍铄,那股子精气神儿丝毫不输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让人不禁对她的往昔岁月充满遐想 。
黄飞鸿惩治外国恶犬在武术之乡的深厚底蕴中,黄飞鸿自小就对武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父亲身为武林高手,家庭的熏陶让他与武术结下不解之缘,不习武对他来说是绝无可能的事。黄飞鸿天赋异禀,习武时,父亲只需示范一遍,他便能心领神会。
七八岁时,黄飞鸿便跟着父亲在佛山街头卖艺。12 岁那年,他手提一根 “四象标龙棍”,棍影翻飞间,尽显少年的英气。16 岁,黄飞鸿随父亲移居广州。当时广州西关打铜、打铁的铺子众多,工人们都热爱武术。黄飞鸿父子武艺精湛,且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深受工人们的敬重。工人们自愿集资,在广州西关为他们开设武馆。凭借父子俩的名气,前来报名学艺的人纷至沓来,从此,黄飞鸿结束了卖武为生的流浪生活,广收弟子,传授武艺。
黄飞鸿不仅功夫高强,武德更是令人称赞。他教导学生练功,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但涉及民族大义,他绝不含糊。1867 年,一个学生向他讲述:“香港有个洋人带来一条巨型狼狗,凶猛无比。洋人设下擂台,向华人发出比武邀请,可竟无人敢应战。那洋人还大放厥词,说‘中国人连狗都打不过,真是狗都不如!’”黄飞鸿听后,额头青筋暴起,怒吼道:“这洋人竟敢如此羞辱我们中国人!此事我管定了!” 次日,他便收拾行囊,奔赴香港。
擂台上,一个四肢粗壮的洋人坐在椅子上,身旁蹲着那条恶犬。黄飞鸿纵身一跃跳上擂台,吓得洋人一哆嗦。洋人操着蹩脚的粤语说:“你这中国人,倒也算有种,不过是来送死罢了!” 黄飞鸿眼神中满是轻蔑,盯着洋人说道:“少废话!放狗过来!”黄飞鸿几招下去,大狗便瘫倒在擂台之上。围观群众顿时欢呼雀跃,被他的神勇所震撼。黄飞鸿定睛寻找那洋人,却发现他早已吓得逃之夭夭。黄飞鸿这招 “猴行拐脚”,后来被传为 “佛山无影脚”,声名远扬。
黄飞鸿的太太莫桂兰也是一身武艺莫桂兰嫁入黄家后,便一心协助黄飞鸿处理教务,还担任了福军的武术教练。她生于广东,自幼跟随长辈研习家传莫家拳术,凭借着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年仅 16 岁就成为了专业的跌打医师,悬壶济世。莫桂兰武艺超群,性格刚直豪爽,虽为女子,却有着不输男子的气魄。在年少时,她就因教人拳法、医治跌打损伤,且实战功夫了得而远近闻名。但凡遇到不平之事,她总是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从不畏惧强权。
莫桂兰性格好胜且刚烈,与黄飞鸿的沉稳平和形成鲜明对比。在省城,她凭借精湛的拳术教学声名远扬,更是省城女子舞狮的佼佼者。她舞狮时,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全程无需转手换气。表演结束后,还能接着连贯地展示五套拳棍功夫,实力令人赞叹。也正因如此,每次黄飞鸿进行功夫表演,都少不了莫桂兰的精彩助演。
有一回,黄飞鸿在省城热闹的盛会上搭台表演。当时有一支被称作 “红头军” 的队伍,纪律败坏,时常在城中抢夺百姓财物,百姓们敢怒不敢言。表演期间,莫桂兰弟子的媳妇产后还不到一个月,就来帮忙处理杂物。她身上佩戴的金饰,被一个心怀不轨的红头军盯上了。
趁人不备,红头军偷偷潜入后厢,突然发动袭击,将莫桂兰弟子的媳妇打得浑身是伤。莫桂兰刚表演完,正在隔壁换衣服,听到动静后立刻赶了过来。此时,红头大汉已经拿着刀,正要刺向莫桂兰弟子的媳妇。莫桂兰见状,大喝一声。红头军见进来的是个女子,便随手从旁边的刀剑架上抄起一根木棍,恶狠狠地刺向莫桂兰。
莫桂兰反应敏捷,精准地判断出对方的攻击路线,一个利落的动作,一拿一拖,就把木棍夺了过来。紧接着,她顺势将木棍猛地朝着红头军的脑袋劈去。红头军应声倒地,鲜血从额头流了出来。他吓得惊慌失措,挣扎着起身想跑。莫桂兰哪会轻易放过,一个箭步冲上去,一脚把他踢倒在台下。
第二天,城中的报刊以醒目的标题报道了这件事:“莫教头痛惩抢匪,大快人心”。从那以后,莫教头的名声愈发响亮。
黄飞鸿去世后,莫桂兰撑起了黄家1936 年,距离黄飞鸿离世已经过去了 11 年,莫桂兰毅然挑起传承洪家拳艺的重担,开始传授黄飞鸿一脉相承的武术。在黄飞鸿生前,他毫无保留地将毕生武艺倾囊相授给莫桂兰。此后,莫桂兰广收门徒,虽然难以精确统计,但粗略估算,她的弟子多达千八百人。
莫桂兰还积极推动武术传承,创立了黄飞鸿国术社。1951 年 2 月 11 日,在黄飞鸿国术社成立十四周年之际,全体员生齐聚一堂,拍摄了一张具有纪念意义的大合照。1954 年,莫桂兰为九龙总商会扩建义学精心筹备并举办了游艺大会,活动中既有精彩绝伦的醒狮表演,又有刚劲有力的国术展示,场面十分热闹。
同年,莫桂兰应一家电影公司的诚挚邀请,不计报酬地义务客串,协助拍摄电影《乞儿太子》的外景,为电影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武术色彩。1974 年,莫桂兰接受了 “丽的呼声” 电视台的访问。当时,社会上习武的风气逐渐低落,国术社的学员人数日益减少,相关的医务工作也变得寥寥无几。莫桂兰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艰难地维持着国术社的运营,一直坚持到 1980 年初。
然而,经济上的压力与日俱增,众人的意见分歧也不断加大,在种种困境之下,莫桂兰最终忍痛做出决定,结束国术社的业务。至此,莫桂兰正式宣告退休。在退休后的日子里,她的徒弟、徒孙时常前去探望,给她带去温暖与关怀。
1982 年 11 月 3 日,莫桂兰因病与世长辞,享年 91 岁。她的离去,无疑是武术界的一大损失,她为武术传承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