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国军战犯得知长津湖战役后,为何泪流不止纷纷请战?

高泰聊娱乐 2023-01-09 18:46:00

文 | 卢凛

编辑 | 世界

冰雕连战士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举世瞩目。老蒋得知后兴奋不已,认为自己饭“翻身”进攻大陆的机会到了,立即联系美国,请求出兵!

消息传到功德林监狱后,里面的国民党战犯们更是兴奋,一边妄想老蒋回来接他们,一边嘲讽志愿军自不量力,还要去攻打美国救朝鲜。

然而,长津湖战役后报纸传到国内,功德林战犯们却一改高傲常态,一个个哽咽痛哭,还请求与志愿军一同前往朝鲜作战,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们突然转变?

功德林战犯

最后一场解放战争的结束,宣告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而国民党战败的同时也意味着,许多原来的高级将领将会沦落为战犯。

众多的战犯被统一关押在北京“功德林一号”,限制人身自由只是最基础的操作。

要使他们真正认同并接受共产党,进行思想改造也是必不可少的。

1950年,正值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周年之际,国际形势动荡不安。

南北朝鲜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朝鲜战争的爆发,而美国以维护自身在亚洲的权益为由出兵干涉。

中国志愿军挺身而出,夜渡鸭绿江抗美援朝,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我军死伤惨重。

长津湖一战的惨烈战况传到国内之后,原本对我党横竖都看不惯的功德林战犯也泪流不止,纷纷情愿出征。

而我军在当年的抗美援朝运动中,究竟又经历了何种苦难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尽管有人高呼世界终于和平,但明争暗斗的各方势力都在说明,这不过是下一场暴风雨前的宁静。

美苏两方阵营的问题一日得不到彻底的解决,世界就一日不得安宁。

损伤惨重的苏军宣布撤离朝鲜,没有苏联坐镇的朝鲜一分为二,连年矛盾不断,最终在1950年爆发战争。

狼子野心的美国声称,战争的爆发动摇了自身在亚洲的地位和权益,二话不说出兵干涉此事。

维护自身权益不过是美国抛出的一颗烟雾弹,一方面是想试探苏联,另一方面是想借着朝鲜这块“跳板”,堂而皇之进犯中国。

虎视眈眈了这么多年,这等绝佳机会当然要把握住!

朝鲜战争的爆发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有这么一群人同样在密切地关注这一战争。那就是被我军俘虏后成为了战犯,被关押在功德林的国民党高级将士。

秉着一臣不事二主的观念,这些战犯的心始终跟随着蒋介石,怀抱着有朝一日江山必定易主的信念。

即便是被关押,他们也坚定地认为这只是经历一段短暂的耻辱罢了。在古代连勾践都得“卧薪尝胆”,忍耐胯下之辱,区区关押不必放在心上。

事实上,我党尽管在解放战争结束后,赫然地列出了一众国民党战犯名单,甚至明确严厉地评论道:“国人皆曰可杀”。

但直到20世纪末,我党始终没有对其中任何一名战犯进行处决,这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开始转变

实际上,我党选择在1948年12月公布战犯名单,根本目的不在于对他们进行处决,而是在于加快战争进程,进而达到解放全国的目标。

这一举措实质上也是在向大众宣布,国民党大势已去,我党已然取得了内战的最终胜利,希望群众能够积极拥护我党我军。

除此之外,尽管如今沦为战犯,但此前还尚为国民党军政人员的他们无论是在北伐战争还是抗日战争中,都曾为争取和平与正义贡献过自己的一份力。

因此我党认为,这些人还是有一定客观贡献的,不能仅凭着他们在解放战争中所犯的罪责就未经审判直接处决。

所以在功德林里我党提供的待遇并没有很苛刻,反而还会每日递送报纸,让他们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不至于与外界脱节。

正因如此,这群战犯们即便身处牢狱,也能掌握到关于朝鲜战争的一举一动。

当美国登陆仁川的消息传来时,功德林战犯欢呼一片。以他们早期与美军联系的经验来看,攻略朝鲜之后下一步就该跨过鸭绿江进犯中国了。

这对于他们来说可是卷土重来的好机会!倘若中国决定抗美援朝,在他们眼里也于事无补,毕竟美国可是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大国。

反观中国,又有什么可以拿来作战呢?光靠小米加步枪就想打赢美国?简直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等着被美国打得落花流水吧!

1950年10月15日,美国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将整个朝鲜拿下,甚至放话要跨过鸭绿江,向中国的领地进发。

都知道,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的最后一道防线,美国的这一番话无疑是对我国巨大的挑衅。

即便在我国对此不正义行为已经进行了多次警告的情况下,美国依然肆无忌惮,将战火引到了鸭绿江边。

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中国组建人民志愿军出征,践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决策。

幸灾乐祸、普遍唱衰我党的战犯们每天啥也不做,光盯着新来的报纸研究每日的战况,原本垂头丧气的大伙一个个精神抖擞了起来。

要说牢狱里谁最唯恐天下不乱,莫过于顽固分子文强。

让他分析这场战争谁最可能获胜,他倒好,挥挥洒洒写了篇五千字的文章,只为了说明——美国是不可战胜的。

所谓阴阳相生正邪对立,战犯里既然有文强这类人,势必也会存在与他持相反意见的另一类人,像杜聿明、杨伯涛、吴绍周等人便是。

杜聿明在国民党麾下时,便一直任职于嫡系部队。

在这期间他得以首先接触机械化部队,算是营中少有的现代型军官。

并且先前军官美械在昆明组建参训团,杜聿明便是负责进行培训的师长。

可以说,他对于美械装备和美国军官都具备一定程度的了解。

尽管此前自己是为国民党效力,但现如今国难当前,胸怀大义的他还是更希望看到战争的胜利方属于我党。

出于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杜聿明决定将多年来与美军打交道所积累下的经验详实地写成材料,提出了该如何应对美军的作战方案和注意事项。

在此期间,杜聿明想过共产党可能会介于自己的身份,将这份材料草率处理,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还是将这份材料写完并上交给了中央。

中央收到之后,意外之余更多的是感动,此刻的杜聿明不再是人民的敌人,而是和人民并肩同行,筑成最后一道防线。

事实证明,杜聿明所提供的建议,很多在实战中都派上了用场,为我党取得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和杜聿明一样深明大义的,还有原国民党军18军军长杨伯涛。

由于军事理论和文笔也非常扎实,常被营中的人们称作“笔杆子”。

他和杜聿明一样深明大义,坚定维护自己的民族立场。

杨伯涛

于是带领着曾经共同研究美军战术的同伴,凝聚集体智慧一起执笔写成了《美军战术之研究》。

当中对美军武器装备和战术进行了相关介绍,并且按照自己以往指挥美械部队的经验,提炼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份材料的价值对于当时身处水深火热境地的志愿军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就连毛泽东看过之后都连连赞叹。

而经验颇丰的吴绍周自然也希望自己能为民族贡献一份力。在与杨伯涛等人一起撰写材料时,他日夜研究对抗美军的战术。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吴绍周最终研究出了夜间突袭进行近距离作战和挖壕沟坑道这两个方案。我党积极采取并落实到实践中,最终也印证了这两条思路的正确性。

惨烈的抗美援朝

中美在云山打响第一枪,在夜色的掩护下,志愿军们成功地潜入了美军阵营继而大举进攻。

自恃无敌的美军被志愿军们打了个措手不及,什么现代化机械在夜间都派不上用场,只能东躲西藏来躲避我方地进攻。

搞偷袭怎么就不算一项神计谋了呢?可想而知我方第一次行动打响开门红,振奋了志愿军的士气,10月19日志愿军也顺利跨过鸭绿江。

随着战况日益升级,两军始终胶着不下。面对敌方的飞机大炮我军常常避无可避,每况愈下之时上级当即下令:开挖壕沟。

然而这项工程并非一日之功,战士们需要待在冰冷的石壁内没日没夜地开凿,同时还要忍受各项资源短缺。

恶劣的天气和艰苦的环境为这项艰难的任务平添困难,然而志愿军们是坚决不会被打倒的,就算是被打倒,也一定会重新站起来的!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凿阿凿,还真给大伙凿出来了。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中,我军在壕沟内成功地躲避地面上的炮火,减少了人员的伤亡。

其次利用地形优势成功击退敌人,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鏖战,美军最终无奈撤退。

在众多战役中,有这么一场战役让所有人刻骨铭心,也是因为这场战役,让身处功德林的战犯们纷纷改头换面,自动情愿出征。

这场战役,便是长津湖战役。

很多人可能看过陈凯歌等人执导的电影《长津湖》,场面之壮观、战况之激烈、人物命运之悲惨无不让人触目惊心。

然而电影始终是进行过加工美化的,历史上真正的长津湖战役远远比电影更惨烈。

1950年11月27日,长津湖战役打响。

作为此次战役主力的第九兵团匆忙进入朝鲜应战,在衣物本就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屋漏偏逢连夜雨,遭遇了当地罕见的一次寒潮。

战况紧急,许多志愿军们仅仅身着单衣便奔赴上了战场。然而等待着他们的困难,不只有天寒地冻,还有食不饱腹。

运输线被敌方炸毁,物资的运输靠着一双双腿来运送,耗费时间之久可想而知。志愿军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吃不上饭。

即便如此,为了坚守阵地,第九兵团仍然靠着毅力坚持打好这场反击战。这种精神无疑是令人动容的。

零下四十度的天气里,冰雕连的志愿军们匍匐在雪地里,看见快被冻到快撑不住的同伴时,互相加油,说着一定要坚持下来的话语。

雪越下越大,埋伏的志愿军们也渐渐消失在了敌人的视野里。换做谁都无法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一动不动地坚守。

于是几天几夜过去,有些同伴睡着了便再也没能叫醒。

被低温夺去生命,没了呼吸的他们一动不动,手里依然紧紧端着钢枪,时刻保持着一副战斗状态,模样令人潸然泪下。

志愿军临死前写下的

如果战役打响时,这群人能够再次从雪地里站起来该多好啊!

冰雕连的牺牲让众人深感痛惜!

回忆起战场上的一幕幕,团长宋时轮泪流满面。手中的笔颤抖着写下:“全连冻死在阵地上,尸体无任何伤痕与血迹,该连无一人存活......”

冰雕连全员牺牲等消息传入国内,看着报纸上触目惊心的战况,功德林的战犯们沉默了。

没想到此前并不看好的志愿军,即便是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也不放弃自己的信念,誓死和美军搏斗到底。

(冰雕连幸存老兵周全弟)

再看志愿军们接连牺牲在保家卫国的前线,而自己却还在以旁观者的心态隔岸观火,实在是为自己感到羞耻。

功德林战犯们与我党的前嫌慢慢冰释,自身的爱国心也在渐渐觉醒。

他们愧疚地哽咽着,恳切地请求着工作人员将自己送到战场上和志愿军并肩作战。

尽管申请上战场的请求被驳回了,但是他们为国捐躯的心依然在燃烧。

为支援前线干粮,志愿军总部决定在功德林挑选“炒面”队员,众人得知此事纷纷响应号召,积极参与。

有的人早早等在卡车旁帮忙卸货,有的人拿到货之后便卖力地在大铁锅里炒面。

参与其中的,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小蒋介石”邱行湘,还有带病依然坚持炒面的杜聿明等人。

尽管没能重新站上战场,但是能为前线志愿军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便足够了。

从针锋相对到守望相助,国军战犯们的变化令人意外之余也无比动容。

杨伯涛还特地为此事做了首七言绝句。

“调和鼎鼐倍辛忙,为最爨糇粮。只缘此身罪待改,心逐米粒到战场。昼烽烟夜烛天,挥汗酣战灶台前。千杓万铲浑意倦,大同江畔报敌歼。”

只有我们拧成一股绳力往一处使,在内部建起属于我们的一堵墙,才能在面对外敌入侵时无坚不摧。

在抗美援朝这场艰难的大战中,我党自始至终都秉持着坚定的信念。

无论是挺身而出的无畏精神,还是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的坚守品质,无一不在闻者伤心听者落泪之余,心生一股对我党我军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即便是身在和平时代的我们,也应当铭记先辈们用身躯为我们开辟出的光明大道,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0 阅读:1

高泰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