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临终前的一个“错误”决定,最终造就了一代女皇武则天

学典历史 2025-01-03 22:56:23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陷入了沉思当中,久久不能释怀;因为他悉心培养17年的太子李承乾意欲谋反,提早篡位夺权,但当这位大唐天子还未从此事中回过神来,李承乾也只能带着遗憾离开朝堂,远赴贬所黔州(今四川一带)。

之后,李世民便立了晋王李治为太子,此时的他差不多到了知天命之年,可这时入主东宫的李治还很年轻;在有生之年将他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是李世民最要紧的任务。

李治仁孝且柔弱,这种性格可能会对将来执政大为不利;为了儿子的将来,李世民操碎了心。

首先,李世民绘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画像,从而激励更多的人才报效朝廷;然后将自身的治国经验写进《帝范》一书中,供李治参考。

由此可见,老皇帝对儿子有多么地不放心;在剩下的光阴岁月里,李世民为了给李治铺垫道路,可谓是费尽心机。

虽然做了这么多,但李世民认为还不够,他意欲除掉英国公李勣(原本叫李世勣,为避太宗名讳,于是更名为李勣)。

当年跟随太宗打天下的功臣们,大多都已离去,还健在的老臣其实并不多;在这其中,唐太宗尤为忌惮李绩,因为他功劳很大,而且又有能力;李世民担心李勣生出不臣之心。

李勣对大唐始终保持着戒心,令太宗难以捉摸;而且在大事面前他从不表态,或保持中立,有三件事情可以说明。

发动玄武门兵变之前,李勣保持中立,不为所动。

贞观年间,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因储君之位而争斗,李勣还是保持中立。

李承乾被废,太宗打算立李治为太子时;曾举行过一次御前会议,而李勣依旧沉默不语。

李勣这样做虽是为了自保,但也惹得太宗不悦;对于君王而言,则会感觉他滴水不漏的背后势必藏着更大的野心,这也是李世民晚年将李勣罢黜的重要原因,主要是担心李治无法驾驭他。

李世民本想杀李勣,但谨小慎微的他经受住了太宗的考验;无奈的李世民只得将其贬到外地做官,留个后手,兴许将来可以帮到李治。

上谓太子曰:“李世勣才智有馀,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五月,戊午,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勣为叠州都督;世勣受诏,不至家而去。——《资治通鉴·唐纪一五》

可惜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这个“错误”决定,最终造就了一代女皇武则天。

公元649年,太宗李世民驾崩,其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刚刚继位的高宗李治也想做出一番事业,可朝中大权却早已被舅父长孙无忌掌控,此时的他一筹莫展。

由于李治的皇后王氏多年没有生育,在那个“母以子贵”的时代,王皇后注定被高宗冷落;而有才华且又生下儿子的武媚娘迅速获得了李治的宠爱,于是“废王立武”的想法也很快涌上了高宗的心头。

李治想通过“废王立武”来分散相权,可他的身边竟无一人敢与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相抗衡;就在这时,英国公李勣出现在了高宗眼前。

由于李勣过于低调,因此当权势日益膨胀的长孙无忌大肆铲除异己之时,他顺利躲过了迫害。

李勣是大唐的开国功臣,威望很高,有他的支持,长孙无忌也会忌惮三分;最终,在“废王立武”一事上,李勣坚定地站在了唐高宗李治这一边。

得到了李勣的支持,长孙无忌的势力很快被瓦解;而李治也终于可以大展拳脚,创建一番属于自己的丰功伟绩。

后来李治也确实将大唐推向了顶峰,而随着他的驾崩,武后也在慢慢掌控着朝政;她甚至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以女人的身份登基称帝。

李勣的支持不仅使唐高宗掌控了李唐江山,而且还为武则天飞升九五创下了有利条件;可以说,他间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唐太宗李世民当初心狠一点杀掉李勣,或许就能避免江山易主的事情发生,李唐宗族也就不会惨遭杀戮;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况且这件事也不能全都怪在他一人身上。

好在女皇武则天最终将天下还给了李家,不然残酷的皇权斗争还将继续上演,到那时受苦受难的依旧是黎民百姓。

0 阅读:3
学典历史

学典历史

学习历史,品读书中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