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真迹现身,浙博仅展1月,观众早早排队

钱江晚报 2024-08-29 14:45:57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陈新怡实习生汤鲸通讯员李恬怡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真迹展出虽然不是我们新推出的展览,但却是我们推出的最重磅展览。”

8月29日,恰逢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开馆一周年,《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真迹再次现身。

去年的今天,在接受潮新闻记者专访时,馆长陈水华就曾经向记者透露,《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真迹之后将在富春山居人文数字馆里每年定期展出一个月,现在浙博来“还愿”了:“由于书画的保存(要求),我们不能常年展出真迹。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参观需求,正好也是我们之江馆开馆一周年之际,我们重新展出《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真迹,大家可以随着人流有序进行参观。”

排队看《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的观众

排队看《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的观众

早上9点刚开馆,但《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真迹旁早已是人挤人,有观众来了三趟,还特地将之前的复制品拍了一遍,再拿着手机,对着真迹一一对比着看。

“以前大家看到的《富春山居图》只有一小段,但实际上它是蛮长的,包括上面的多条题跋。”陈水华介绍道。

“我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消息之后,特意一大早过来的。”看到真迹,童女士显得很兴奋,“一年看一次,我觉得这种机会特别少特别宝贵。其实我博物馆也不是经常来逛,之前开馆的时候人比较多,现在过了一年,感觉整个馆在分流和展厅分布上都更加合理了。”

在浙江省博物之江馆区四楼的“山水之间——《富春山居图》人文数字陈列”展厅,除了能够看到真迹之外,还展示了《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流传;黄公望的存世作品、诗文、师友往来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相关知识介绍,观众也可以通过阅读《黄公望集》、共书山水等数字互动体验项目沉浸式感受这幅名画背后的故事。

馆长陈水华向观众介绍《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提到《富春山居图》,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去年亚运会开幕式上的第一个节目《水墨入诗画》。

节目中舞者背后的山峰及脚下变幻的水墨山水图景便是取自《富春山居图》:王希孟与黄公望“共绘”新图?重温亚运开幕式中的经典古画。

这次《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真迹展出,对不少观众而言,也是一睹千年名画风采的机会。

作为元代画家黄公望晚年扛鼎之作,《富春山居图》历经其数年经营才终告完成。该画纵33厘米,横636.9厘米,描写了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展卷观览,人随景移,步步可观,也被称为“画中之《兰亭》”。

也有人会疑惑了,大家在省博看到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只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怎么和传说中的不太一样?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明代末年,《富春山居图》由吴正志传给其子吴洪裕,吴洪裕十分宝爱,临死前将此画卷投于火中焚以为殉,幸被其侄抢出,但前段已被烧焦。割去火烬部分后残剩的前段,长51.4厘米,取名为《剩山图》。

这便是大家面前《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的由来。仔细一看,图中峰峦苍茫,一丘一壑,俨然富春在望,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折,宛然天成。

而另外一半《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则在乾隆十一年(1746)收入清宫,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后段长期分藏两岸,隔海峡相望。

2011年,台北故宫举办“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剩山图》与它的另一半《无用师卷》在同一展柜中合璧,以真实、完整的面貌首次共同展示,这背后的故事我们曾经写过:“圆梦的一天”!浙博武林馆的高光时刻:富春山居图赴台合璧。

《富春山居图》赴台合璧点交

由于书画文物在展出时间和次数上有着严格限制,《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真迹在近十年间的展出次数,不超过个位数:

2011年6月,台北故宫博物院,“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

2014年4月,浙江省博物馆,“守望千年——唐宋元书画珍品特展”;

2017年9月,浙江省博物馆,“湖上有奇峰——蓝瑛作品及其师承影响特展”;

2018年12月,上海博物馆,“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

2021年7月,浙江省博物馆,“浙里不止小康——八个‘窗口’看精彩浙江特展”;

2023年3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宋韵今辉艺术特展”;

2023年8月,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山水之间——《富春山居图》人文数字陈列”。

也正是因为见面不易,所以每次《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真迹展柜前,总是人潮涌动。

“面对真迹,大家心情会比看复制品更激动,也希望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中国传统书画文物的温度。”馆长陈水华说。

0 阅读:14

钱江晚报

简介: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