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七大,毛主席审查预选中央委员名单,提笔划去李井泉的名字

晋朝古韵中 2025-02-22 15:22:01

1945年初,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令人困惑的是,尤其是井冈山时期跟随毛主席的老同志,不解毛主席为何在审查中央委员预选名单时,划去了李井泉的名字。

李井泉虽不及某些老同志知名,但其能力与贡献毫不逊色。对于毛主席划去其名的原因,智者经思考后领悟深意,对毛主席更添敬佩。

【是毛主席的爱将】

李井泉,江西临川人,早年接受先进思想教育,参加南昌党组织召开的农民协会大会。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路经临川,他毅然随军出征。

三河坝战役后,李井泉失联党组织,革命前景黯淡,但他坚守信仰,留大埔、梅州地区工作。至1930年,李井泉的命运迎来转机。

这一年,李井泉远赴江西,历经千里从广东抵达,终于见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对李井泉印象深刻,赞其谈吐出众且聪明。遂留其负责政治工作,并特别指定李井泉为秘书,以加速其投入中央苏区革命斗争。

成为毛主席秘书是众人所盼,李井泉得此良机,倍加珍惜,时刻向毛主席学习。虽仅伴其左右10月,但从中学得的知识,让他终身受用。

老同志称赞李井泉:“他坚决拥护毛主席,始终追随毛主席的步伐,是毛主席的一位忠诚战士。”

1931年初,李井泉被任命为红三十五军政委,甫抵军中即升为军级干部,体现毛主席之信任。李井泉不负所望,以卓越能力为毛主席增辉。

红军长征时,李井泉与朱德、刘伯承共同反对张国焘分裂行为,获毛主席肯定。毛主席认为李井泉可靠,此后更加信任并重用他。

抗战全面爆发后,李井泉赴大青山开辟抗日根据地,剿匪并粉碎日伪军“围剿”和扫荡。根据地迅速起色,毛主席调其至晋西北,李井泉依旧圆满完成任务。

此时,李井泉已成为毛主席信赖的重要将领。

【为什么划去李井泉的名字】

1943年,李井泉获毛主席重用,被任命为抗大政委。

抗日军政大学乃我党“黄埔军校”,肩负培养革命人才重任。党中央重视,特任徐向前为校长,李井泉为政委,其能力自不待言。

李井泉因低调且能力出众,获毛主席完全信任。1945年,中共七大即将召开,制定了一份预选中央委员名单。

无论从资历还是贡献考量,李井泉均具备充分资格,故其名列榜单理所当然。然而,毛主席审阅名单时,却亲自将李井泉的名字删除。

毛主席划掉李井泉名字,因他考虑到井冈山同志已多,认为此举利于全党团结。

为此,毛主席致信李井泉,望其理解深意:七大需成团结胜利之会,相信你定能全力促其圆满召开。

【顾全大局引来非议】

李井泉接获毛主席信函,得知无法成为中央委员,却无怨言,亦无委屈之感。他理解主席顾全大局之意,而他自己,历来也是以大局为重之人。

李井泉虽非中共七大中央委员,但仍获毛主席信任。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四川省主要领导,并在中共八大五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

在四川,李井泉因顾全大局而招致他人非议。

1960年艰难时期,李井泉任四川主政时,屡次克服省内困境,调粮支援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因此事,他遭受了众多非议。

1962年,李井泉于“七千人大会”上两次检讨,众多老战友、老同志虽感其委屈,但彼时皆无能为力。

毛主席曾对李井泉这位井冈山老将提出批评:“你虽懂大公无私,却未悟大公有私之道。”

面对外界非议,李井泉保持沉默。1989年,他以沉默书写了传奇人生,悄然落幕。

0 阅读:0
晋朝古韵中

晋朝古韵中

晋朝古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