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罗布·鲍尔的一番言论让人不禁想问:这位荷兰海军上将到底是担忧未来,还是为了表演危机感?在北约总部布鲁塞尔,他大谈“西方必须为战时状态做好准备”,并宣称中国对西方的经济威胁已经迫在眉睫。他的建议更是令人咋舌——欧洲人需要学会过“艰苦生活”,牺牲福利,才能应对“摆脱中国供应链”带来的冲击。
鲍尔的言辞让人联想到一个画面:西方国家不惜打破自己的碗,只为不再用中国制造的锅。这番“砸锅卖铁式”的反华论调究竟有多少可操作性?北约在危机感的驱使下,是否会将欧洲带上经济自残的道路?
鲍尔讲话中提到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让西方感到不安。他列举了一系列数据:世界上60%的稀土资源来自中国,而稀土加工比例更高达90%;抗生素、消炎药等军用医疗物资的原材料,也高度依赖中国。
这些数字确实让西方看到了潜在的风险——一旦发生冲突,关键物资的供应如果被掐断,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呼吁欧洲与中国进行“全面切割”,建立自主供应链。问题在于,这种切割的代价,可能远比想象中更高。
鲍尔还提出,欧洲人必须提前适应“苦日子”。他建议,放弃“奢侈”和“高福利”,以换取西方经济与中国“脱钩”的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不仅是对中国的警告,更是对欧洲普通民众的摊牌:未来的生活质量可能再难回到过去。
乍一看,鲍尔的提议是北约在危机意识下的战略调整。但如果深入分析,你会发现他的言论几乎是美国近些年来“对华脱钩”主张的翻版。无论是供应链风险的夸大,还是通过牺牲自身福利打压中国,这些套路在美国的反华政策中早已司空见惯。
然而,美国推行的“脱钩政策”效果如何?答案显而易见。
过去几年,美国不断尝试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双输”。以军费为例,2025财年,美国军费预算高达8952亿美元,看似天文数字,但通货膨胀却让这笔预算的购买力大打折扣。更为讽刺的是,尽管美国联邦政府明令禁止采购中国制造的无人机,但许多政府部门和公司却通过租赁等方式继续使用大疆无人机,甚至付出了比购买更高的费用。这种“表面脱钩、实际依赖”的现象,说明市场规律远比政策指令更强大。
如果说美国尚能勉强承受对华脱钩的代价,那么欧洲的处境显然更加尴尬。欧洲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体量决定了其对全球化的依赖远大于美国,而中国则是欧洲在能源、制造业、技术等领域的重要伙伴。
以欧洲的汽车行业为例,电池所需的稀土原材料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假如“切割”真的实现,欧洲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将不可避免地遭受重创。不仅如此,欧洲并没有像美元那样的全球通用货币工具,也无法通过金融手段将自身的经济成本转移给他国。换句话说,如果欧洲强行对华脱钩,受苦的只能是自己。
放弃低成本、高效率的供应链意味着企业生产成本的全面提高,而这部分成本最终会传导到消费者头上。无论是物价飞涨还是商品短缺,都会直接打击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到那时,北约的战略意义恐怕无人问津,街头的抗议声可能比任何政策辩论都更响亮。
鲍尔所谓的“战时准备”,从某种程度上也暴露了北约的尴尬角色。在冷战结束后,北约的实际意义早已被削弱,其更多时候扮演的是美国地缘政治工具的角色。而在这场针对中国的“脱钩战争”中,北约与欧洲似乎更像是美国的“代罪羔羊”。
美国有美元霸权,可以通过掠夺全球资源维持经济运转。而欧洲呢?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欧洲既是资源的进口方,也是工业品的出口方。一旦因对华脱钩导致供应链崩塌,欧洲很可能沦为“吸血游戏”中的输家,既无法从外部吸血,又要承受内部经济衰退的双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