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的一个清晨,湖北省石首县调关镇的集市上雾气弥漫,空气中夹杂着鱼腥味和吆喝声。50多岁的鱼贩王光尧早早出摊,忙碌地整理着鱼箩筐。他一生忙碌,虽没有大富大贵,但凭借勤劳的双手供养着家庭,然而这一天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彻底打乱了他的日常。
清晨当他经过街上的报亭时一张报纸吸引了他的目光,报纸上印着一位浓眉大眼、气宇轩昂的将军照片,那双眼睛似乎穿透了时光,直击他的内心。王光尧不自觉地停下脚步,仔细端详着照片。
虽然照片上的人身穿戎装,眉宇间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威严,但他越看越觉得这张脸分明和自己18年前离家参军的儿子王尚寅有几分相似。他掏出几枚铜板买下报纸,将它小心翼翼地折好放入怀中,急匆匆赶往集市。
尽管平日里的王光尧以手法娴熟、热情待客闻名,但这一天他却显得心不在焉。鱼还没卖完,他就匆忙收摊,挑起箩筐往家里赶。到家后他急忙拿出报纸将照片展示给女婿,女婿是个文化人,看了报纸后说道:“爸,这位将军名叫王尚荣,是青海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似乎和咱们的九斤(王尚寅的小名)对不上。”
听了这话王光尧的希望一下子跌落谷底,他瘫坐在椅子上嘴里喃喃自语:“大官怎么可能是我儿子……”但心底里王光尧仍有一丝不甘,他固执地认为这个王尚荣的气质、神态和自己的儿子实在太像了。
虽然名字对不上,但会不会是革命期间改了名字?这个疑问在他脑海中反复盘旋,挥之不去。他的执着最终让女婿妥协,两人提笔写信。信中王光尧小心翼翼地问:“王尚荣将军,看到您的照片,我感到无比亲切。我有一个儿子小名九斤和您长得很像,冒昧问您一句您是否改过名字?”
信写好后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将信交给当地的党委干部李乔,请他帮忙寄往青海军区。李乔与王光尧一家关系深厚,当年王光尧的儿子王尚寅担任石首县团委青工部部长时正是王尚寅将李乔发展入党。从此李乔一直留在当地,而王尚寅则加入红军,转战各地。
多年来李乔对王光尧一家格外照顾,这次他不仅帮忙寄信,还叮嘱王光尧耐心等待回音。青海此时依然战火不断,虽然解放的旗帜已经插遍全国大部分地区,但这里的剿匪工作异常艰巨。青海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王尚荣正在指挥部密切关注战局。
他是西北野战军第1军副军长,担负剿灭青马军残部及土匪的重任,工作异常繁忙。当他收到家乡来信时一贯冷静的他失态了,他拆开信,熟悉的小名“九斤”刺入眼帘,他几乎可以确认这是来自父亲的问候。
王尚荣拿起笔亲手回信,他在信中确认自己就是“九斤”,原名王尚寅,参军后因保密需要改名为王尚荣。他写道:“父亲,请原谅孩儿这些年未能报平安。因战乱与革命使命不得已改名,也无法与您联系。如今虽解放,但工作尚未完成,短期内恐难回家团聚,望父亲见谅。”
这封信最终抵达石首,王光尧接到信后激动得手不停地颤抖。当他从女婿口中听到信中内容时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他的儿子还活着,而且成了一位将军!这18年的思念与担忧在这一刻化为巨大的喜悦,但随之而来的还有无法立刻团聚的遗憾。
王光尧决定不再等待,他带上家乡的土特产,挑选最好的咸鱼和咸肉和女婿一起踏上了前往青海的旅程。一路上他经历了数十个小时的颠簸,穿越崎岖山路,终于在12月的一个寒冷清晨抵达青海军区。
彼时王尚荣正在前线部署剿匪工作,听闻父亲到来他立刻赶回军区。父子俩在大西北的荒原上重逢,王光尧看到儿子时眼含热泪,手颤抖着抚摸着儿子的肩膀,仿佛要确认这个威武的将军真的是自己的儿子。
父子相见时刻的深情无需言语,王光尧将自己的担忧和思念倾诉出来,而王尚荣则讲述了自己从16岁参军以来的革命经历:从红军长征到抗日战场,从解放战争到如今的剿匪工作,他历经生死,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正是对家人的深深牵挂支撑着他在一次次战斗中挺了过来。
这次见面注定短暂,王尚荣公务繁忙,无暇久陪。他在分别时将自己的羊皮大衣脱下给父亲,递上100元钱,说道:“这些请父亲代为照顾自己和母亲。”羊皮大衣和100元在当时的物资匮乏年代已属贵重,但在王光尧心里儿子健康活着才是最大的安慰。
1950年在贺龙的关心下,王尚荣终于得以回到家乡探亲。这次他见到了母亲和兄弟,与家人团聚了六天,乡亲们夹道欢迎这位从家乡走出的将军。
1958年王光尧因病去世,终年66岁。他的离世成为王尚荣心中永久的遗憾。忠孝难两全,他的一生献给了革命,却未能在父亲的晚年尽孝,父子二人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个革命家庭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