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大彬:始于我的紫砂壶创新,你知道多少?《阳羡茗壶系》解读6

品声爱紫砂 2024-06-04 22:50:11

近年来,紫砂壶市场异常火热且混乱,导致不少人担忧紫砂壶被过度神化,可能会慢慢地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淡出人们视野。

是这样吗?

我告诉你,紫砂壶不仅不会消失,它还会继续繁荣下去。

为什么?

首先,不管你承认不承认,紫砂壶都不仅是一种饮茶工具,它也承载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匠人的精湛技艺。

就像书法、京剧一样,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根植在民族的血脉里。

所以,只要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不减,紫砂壶就不会消失。

再者几千年的茶文化会消失吗?

茶最开始是当药使的,后来才慢慢变成了饮品。魏晋那会儿,世道不太平,文人们或主动避世,或无奈退隐,内心难免郁结重重。茶,仿佛能拂去胸中块垒,令心境复归平和。

唐朝时,陆羽写了《茶经》,成了茶文化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茶从生活习俗正式升华为一门学问和艺术。

到了宋代点茶、斗茶,都是文人间的潮流玩法,不光解渴,更是交朋友、显摆品味的好由头。

再到明清时期,泡茶方式的改变,更让饮茶这件事变得简便易行,使茶更加贴近寻常百姓的生活。

只要茶文化不断,喝茶的工具,甭管是紫砂壶还是盖碗等等,就永远不会退出舞台。

紫砂壶,它其实远远超越了作为泡茶工具的范畴,那是它最朴实无华的一面。

实际上,紫砂壶曾是文人书房里不可或缺的雅趣之物,文玩的特性还让它多了几分风雅与收藏的价值。

而且古往今来,多少能工巧匠,艺术家,甚至是文人骚客,都对它倾注了满腔的热情与创意。

比如今天这期解读《阳羡茗壶系》书中的“大家——时大彬”部分。

时大彬,号“少山”,是紫砂壶艺承前启后的人,他的父亲时朋,是供春后四大家的一员,他的壶以古拙著称。

时大彬初时追随供春,后来自成一体,对紫砂艺术贡献巨大。

一是时大彬在紫砂壶泥料上的创新。

尝试在陶土里混入砂粒。这么做有两层好处:一是让壶身更结实耐用,二是让壶面看起来更有层次感,砂质感,既实用又有观赏性。

有记载说,时大彬的壶,不务媚妍,而是走素雅、坚硬的路线,拿在手里,妙不可言。

从供春起,到时大彬早期,用的都是细土,颜色淡淡的,上面还有点点银光闪烁,很是别致。

后来时大彬开始往土里加砂,烧成后,壶面上就有了一种哑光的效果,“珠粒隐隐”,有很强的砂质感。

二是时大彬在壶型设计上,也是下足了功夫,种类繁多。你想要圆器、椭圆器、方器,腰圆器,他都有。

提梁式、环把式,各种拿法都考虑周全。

装饰上也不含糊,壶盖上有贴花,有双层饼盖,还有的做成鼎足样式。

所做的壶型,更是琳琅满目,有棱有角的八边形、僧帽似的、梅花瓣儿的、方方正正的、提梁卣(就是像古代酒壶那种提梁设计)、模仿汉代饮酒器的觯形、壶嘴壶柄都饱满圆润的、扁扁像个大柿子、六角、菱花式、扁扁的花篮形状,还有大气磅礴的大壶,应有尽有。

颜色上,金紫、浓紫、猪肝色,各有韵味。

三是时大彬由做大壶改做小壶。

估计时大彬精于做壶,但是并不好饮茶,所以有次偶然听到陈继儒、王鉴、王时敏这些文人品茶聊天,才发现文人喜欢的是精致的小壶,于是开始做起了小壶。

以前人们喝茶,流行的是大壶,一壶茶水够几个人喝。但到了后来,特别是文人墨客中间,就开始流行用小壶了。

为啥呢?因为小壶更适合放在书房里,一个人静静地品,自个儿倒茶自个儿喝,更有味道。

冯可宾在《广百川学海丛书》里说,小壶更金贵。为啥呢?因为小壶泡茶,香气不容易跑掉,味道也更纯正。而且茶里的香和味,最好的时候就那么一会儿,太早了味道还没出来,太晚了又过了头。只有刚刚好,一倒出来,那味道就正好入口。

四是从时大彬开始在紫砂壶上刻字留名,颇有文人意趣。

比如沈子澈做的菱花壶上刻着“石根泉,蒙顶叶,漱齿鲜,涤尘热。”

书法对那时候的文人来说,是基本功,紫砂壶也跟上了这股潮流,文人墨客喜欢在壶上题字,这也成了紫砂壶艺术的一个特色。

时大彬起先字写得不咋地,得请别人帮忙落墨,但后来勤练,练得一手像王羲之那样的好字,才自己动手在壶上签名。

五是时大彬在制作紫砂壶的手艺上有了个大突破。

以前的壶,要么用模子,要么用轱辘拉坯,但他不这么干。他用的是泥条围成筒,然后拍打收口,就这么凭空成型,这叫打身筒。

这样一来,紫砂壶的形状就可以千变万化,不再局限于一两种样子,这就是他给紫砂壶带来的“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多样性。

从时大彬的创新之举中可以看出,紫砂壶艺的发展是顺应了时代审美与文化需求的,它的生命力在于不断融合与突破。

紫砂壶的故事与韵味,将继续在爱茶人的世界里低吟浅唱,经久不衰。

这里是当家小吴聊紫砂,我们下期接着聊。

如果你也喜欢紫砂壶,喜欢清茶一杯的慢生活,我有好壶好茶,邀你共赏!

0 阅读:14

品声爱紫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