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真宫保护工程用了九年时间

书竹随心过去 2024-12-13 03:50:03

1967年丹江口水库初次蓄水时,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净乐宫,就因技术限制永远地被淹没在水底。40多年后,遇真宫绝不能重蹈覆辙。人们提出原址垫高、围堰和异地搬迁三种保护方案,最后采用了原址垫高的方案。

该方案首先是将遇真宫现存的主体建筑和宫墙整体拆除,构件拆卸后标记存放,待地面垫高后予以复原。然后将山门和东、西宫门三座建筑,从地面整体抬升15米。从201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施工,到2019年通过工程技术性验收,遇真宫垫高保护工程耗时长达近9年,是南水北调工程中保护级别最高、单体投资额度最大的文物保护项目。

在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沿线,总共涉及710处文物,这让此项庞大的调水工程也成为一项规模空前的文物保护工程。从规划到施工,为了保护沿途文物,工程历经多次让路、改线,沿线区域的考古调查和紧急发掘从未停止,其中有多个考古项目先后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荆州引江济汉渠与长湖 / 摄影 傅鼎

“引江济汉”干渠全长超过60千米,将长江荆江段的江水补给到汉江兴隆以下河段,并通过节制闸与长湖相通,在干旱时可以向长湖补水,洪水来临时也可借助引水渠进行分洪。2020年7月长江流域发生洪水时,人们就利用引水渠将长湖水排入汉江进行分洪,成功减轻了长湖的防汛压力。

2013年11月14日,距离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还有不到400天,在丹江口水库下游约400千米处,一座横亘于汉江之上的水利工程竣工,即兴隆水利枢纽。不到一年后,在其下游不远处,一条从西南方向延伸而来的水渠将长江之水输送到这里,每年约有30亿立方米的长江水注入汉江河道,这就是引江济汉工程。

作为南水北调配套建设的生态补偿工程,这两项工程为避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导致汉江下游水位降低,进而影响两岸农田灌溉和流域生态,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上游蓄水和下游补水,汉江上游的灌溉面积增加了60%以上,下游多年平均水位抬高了0.15~ 0.30米。

当流入华北的滔滔江水带来新机遇时,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南水北调已不仅仅是一项输水工程,而是涵盖污染治理、水源保护、移民安置、文物保护、生态补偿等诸多配套的一项系统性工程。

[插图]

北京密云水库 / 摄影 魏建国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密云水库的蓄水量曾连年下降,不少地区露出库底。当有了南水的回补后,干涸的库区逐渐恢复曾经碧波万顷的模样。

肆 下一个奇迹

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干、支渠总长达5599千米,混凝土浇筑量约为63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三峡工程的两倍,可谓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又一大奇迹。

一期工程通水后,长江水可直接供应给近300个县市,提供了北京城区的七成以上供水,郑州中心城区的全部

0 阅读:0

书竹随心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