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背着68公斤机器,走完长征的“傻子”谢宝金

以冬说历史 2024-12-04 05:18:29

1934年的中国,山河破碎,战火弥漫。红军的长征,是一场与天斗、与地斗、与敌斗的史诗般远征。不少人听过“草地”“雪山”的艰险,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支队伍中有一台重达68公斤的手摇发电机。这是红军的“耳朵”和“眼睛”,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而背这台机器的人,是个身高一米九、力气惊人的矿工。他叫谢宝金。

当时的长征路上,这台机器几乎成了他的“第二条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没有它,整个队伍的通讯就成了摆设,红军会被敌人围剿得寸步难行。可一个普通人,背着它翻雪山、过草地、穿越枪林弹雨,怎么可能?谢宝金用一生的坚持,给出了答案。

【从矿工到红军】

谢宝金,生在一个穷苦家庭,没读过书,7岁就开始帮人放牛、砍柴。靠着天生的力气,他走街串巷挑担子维持生计。成年后,他成为江西于都一家钨矿的矿工,靠手艺和实在的性格赢得好评。就连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也听说了他能背起200公斤重物的事。

毛泽民亲自找到谢宝金,诚恳地问他:“愿不愿意加入红军?”这个问题让谢宝金犹豫了一下。他觉得自己没文化、不识字,也不会打仗,能做什么呢?毛泽民一句话点醒了他:“红军就是老百姓的队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后来,谢宝金咧嘴一笑,点头答应:“既然是为咱穷人做事,那我干!”

加入红军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准备战略转移,也就是后来被称为“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临行前,首长找到谢宝金,把一台手摇发电机交给了他。这台机器重达68公斤,功能却至关重要,是红军唯一的通讯设备。如果没了它,整支队伍就彻底成了“聋子”和“瞎子”。谢宝金拍着胸脯保证:机器在,他就在!

1. 重任在肩:为什么是他?

谢宝金之所以能被选中,不只是因为力气大。他是个实在人,干活不惜力,答应的事绝不含糊。背68公斤的机器,普通人走几步可能就喘得不行,更别说长征时的环境了——泥泞、山路、沼泽,再加上敌人的追击,哪儿都不是好走的地方。

首长交给他的任务很明确:机器不能掉,不能摔,不能碰水。谢宝金接过发电机,真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命。从那天起,这台机器再没离开他的背。白天,他背着它赶路;晚上,他抱着它睡觉。有人问他:“谢老哥,这玩意儿比咱的命还金贵啊?”他咧嘴一笑:“那这可是咱的‘粮草’。”

2. 恶劣环境:草地上的一场死斗

长征途中,最让人绝望的地方莫过于茫茫草地。这里没有路,满是沼泽,一脚踩下去轻则陷泥,重则丢命。而谢宝金不仅要走,还得背着68公斤的机器。队伍里有人劝他:“老谢,实在不行就丢了吧,咱人重要!”谢宝金听完,头都没抬:“没机器,咱们就不是队伍了,丢不得!”

他用竹子和绳子做了个简易的竹排,把机器放在上面,用肩膀拖着走。可草地上的水洼太多,竹排一会儿就被卡住,他干脆脱掉鞋子,赤着脚,拉着竹排一步步挪。那一段路,他的脚被草地里的石头磨得全是血,脚底的水泡一个接一个,但机器始终没离开过他身边。

3. 雪山试炼:命悬一线的抉择

草地过了,红军的前方是一座座雪山。这种地方连空气都稀薄,更别提陡峭的山路了,一个人空着手走都喘气,更别说背着机器。可谢宝金没退缩,他蹲下身,用绳子把发电机绑在背上,硬是一步步往上爬。

有战友劝他:“你背它,走得慢,太危险了。”谢宝金摆摆手:“机器不能丢,咱爬慢点,稳点就过去了。”就这样,他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个脚滑,就让机器和他一起摔下去。身后的战友看着,都不敢喘大气。

雪山上太冷,很多战士都因饥饿和寒冷倒下了。谢宝金也不例外,他的体力几乎耗尽,但内心只有一个念头:“人倒下可以,机器不能倒!”靠着这个信念,他坚持到了山顶。等把发电机背到安全地带时,他直接瘫倒在地,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4. 胜利的代价:一个人的坚持

长征结束后,这台发电机被完好无损地带到了延安。毛主席听说了谢宝金的事迹,亲自表扬他是“长征模范”。可谁都知道,这一路,他付出的代价比别人多得多。原本身体强壮的谢宝金,因为长时间的劳累和恶劣的环境,落下了一身病根。

后来,新中国成立,谢宝金被调到北京工作。可他却主动申请回到家乡,理由很简单:“北京有那么多能人,我回乡里还能做点事。”他用自己的转业费盖了房子,却在乡里要成立供销社时,主动把新房让了出来,自己住进了简陋的小屋。别人笑他“傻”,他说:“革命工作嘛,咋能计较这些?”

谢宝金的一生,就像那台手摇发电机,沉重却意义非凡。他背着它,走过了死亡的草地、寒冷的雪山,也背过了自己的人生选择。有人说,他是那个时代的“傻子”,为了一台机器,连命都不要。可更多人说,他是那个时代的英雄,用自己的坚持和信念,为后来的人铺就了一条路。

近百年过去了,红军长征的故事被无数次讲起,而谢宝金的名字却常常被遗忘。但那台发电机还静静地躺在军事博物馆里,诉说着他的故事。它早已不是一台简单的机器,而是一段永远不会熄灭的历史记忆。

0 阅读:0

以冬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