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口超过中国,能否复制“人口红利”之路?

同温层壹号 2023-06-15 23:59:10

根据多行业发布的人口数据报告显示,在今年5月,印度已经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人口数量的多寡,优势和弊端,一直是业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人口爆炸,给教育、医疗、地产等资源的分配带来巨大压力,给社会维稳、治安带来更大挑战,也增加了从业就业等领域的竞争压力。

但通过我国的发展脉络表明,人口快速增长,也带来了更大的制造业市场、人才市场、发展速度、国际影响力。这也就是所谓的“人口红利”。

从上世纪90年代,深化改革开放至今的30年间,我国凭借着庞大的劳动力人口基数,完成了人才积累、国体转型、工业化进步、资本积累等重大历史任务。并承担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工业产能,出口贸易份额位居全球第一。在此期间,国家GDP翻了几十倍,达到了世界第二的规模。

巨量人口带来的红利显而易见,也是我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国家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石。

纵观全世界,能在人口数量上和中国匹敌的,有且只有印度一个国家。现如今,印度人口数量勇夺世界第一宝座,有评论认为,我国数十年来保持的“人口红利”优势将被印度超越。那么,印度能否复制我国的“人口红利”之路,步入发展快车道呢?

印度于1947年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1950年成立印度共和国。

进入21世纪后,印度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期,GDP增速长期维持在高位,国民生产总值从4000亿美元上升到今天的3万多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五。

此外,与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不同,印度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60岁以下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其中有35%的年龄在19岁以下。

按照联合国人口基金对“人口红利”的定义,适龄劳动人口的比例越高,人口红利就越明显。但目前来看,制约印度走上人口红利之路的因素还有很多。

人口增长如何才能转化为发展红利?需要几个先决条件。

1,稳定的社会

2,人口流动性大

3,国民素质在水准线以上

4,健康的投资环境

让我们根据印度的实际情况,将上述条件一一对照。

首先,印度虽然是一个“民主”国家,采取联邦议会制。但实质上,印度政府始终难以实现对国家社会的统一、公平管理,导致国内一片乱象。原因有二:

第一,积恶难清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虽然在法理上被废弃多年,但这种根植在体制内的毒瘤一直影响着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名亡实存。底层民众依然无法逃脱“出生即决定命运”的贫苦牢笼,是造成印度社会各阶层矛盾的根源。

第二,印度各联邦管理松散,各邦之间的认同感并不强,甚至有许多悬而未决的争端。为了争夺资源,时常会大打出手,屡次造成国家内乱,严重阻碍了民生发展。

所以说,印度距离建成一个和平、完善的“民主社会”,任重且道远。

其次,印度人口基数虽大,但跨区域流动不便。

前不久,印度东部发生该国20年来最严重的铁路交通事故,引发人们对印度铁路安全的质疑。

实际上,印度铁路网是世界上建立最早,分布最广泛的交通系统之一,也是印度经济的血管。但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印度几乎所有的铁路线都是在1870年到1930年建成的,超龄服役,年久失修,安全隐患日益严峻。在过去几十年里,脱轨问题已成为印度铁路系统的常态病。人民也习以为常。

基建落后的弊病,赤裸裸的隐射在印度交通的现代化建设进度上。进一步影响了人口流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成为祸及民生的一大顽疾。

再次,受到财富分配严重不均等问题的影响,印度饥饿指数常年高居世界前列,国民教育水平特别低下。

14亿印度人口,文盲率超过50%,半文盲率超过30%。

低种姓群体更是文盲的“重灾区”,而文化受限,就很难挤进中高收入群体。即便偶有低种姓人才冒尖,也会因为厌恶国家制度(在国内受到排挤)而大概率选择留洋海外。

而极少数的高种姓群体,常年把持朝政、掌控经济,享受最好的教育、医疗资源。

长此以往,印度人才缺口难以填补,教育水平极难提高,循环往复,沉疴难愈。

另外,与改革开放后,对外资有巨大吸引力的中国市场不同。印度虽然消费市场巨大,但经济制度落后,让外企感到惶恐。

比如小米科技就陷入了印度政府的“杀猪盘”陷阱,被扣押巨量资金,给印度“白打十年工”。此外还有很多外企,比如OPPO、华为、麦当劳、IBM、通用、日产、松下等知名跨国企业,都或多或少地被印度坑过。

腐败、官僚主义、监管不力、工人素质普遍低下、缺乏对企业的保护措施,甚至政府亲自下场薅羊毛,种种因素结合,让印度成了外企的“修罗场”。

据统计,在过去不到10年间,已有数千家外企被印度“干掉”。

最后,印度虽然是人口大国,但远不及中国这样的“全产业链”制造大国,很多原材料需要进口,导致成本上升。而且印度基建落后,物流成本高,也增加了经营成本。这也是外企在印度很难生存的重要原因。

总而言之,“人口红利”不单单是人口数量能决定的。人口只是基础,国体、民生状况也是必要条件。对于印度来说,与其过早谋求不符自身状况的“人口红利”,不如正视人口爆炸引发的民生问题。亡羊补牢,终归是要补的。

1 阅读:153

同温层壹号

简介:网罗热点奇闻,分享独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