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起,网购用户熟悉的“7天无理由退货”将迎来重大调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售后服务 无理由退货服务规范》(GB/T 44904—2024)正式实施,旨在整治近年来因退货规则漏洞引发的乱象,尤其是拼多多等平台频发的“羊毛党”恶意退款问题。这一新规究竟动了谁的蛋糕?消费者和商家又该如何应对?

一、新规核心变化:从“秒退”到“严审”
过去,“7天无理由退货”几乎是“申请即退款”,甚至存在“仅退款不退货”的极端案例。而新规的关键调整在:退货门槛提高,审核流程趋严。具体变化包括:
1. 退货范围缩窄:
明确不适用退货的商品类别,如定制品、鲜活易腐品、拆封的数字化商品(如软件、音像制品)、临期商品等。
部分商品(如一次性密封包装的食品、拆封后影响二次销售的电子电器、服装鞋帽等)若包装或标签被破坏,将无法退货。
2. 退货条件更严苛:
- 商品必须保持“完好”状态,包括外观、功能、配件完整,且不得有使用痕迹(如电子产品激活、服装污损)。
拆封≠不能退:消费者因检查商品必要性的拆封(如试用护眼仪)仍可退货,但商家若在页面注明“拆封不退”,则可能被认定为违规。
3. 审核流程规范化:
退货申请需经平台或商家审核,符合条件才可退款;不符合则需明确告知原因。
严打“薅羊毛”行为,如P图伪造质量问题、使用后恶意退款等。

二、为何要“收紧”退货政策?
新规的直接导火索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恶意退货乱象。以拼多多为例,其“仅退款不退货”政策曾导致商家损失惨重:
案例:广东佛山一商家售出680元实木餐桌,消费者上传伪造的裂缝照片后秒速退款,商品却被转卖二手平台。
2023年拼多多平台42%的“仅退款”订单被证实为恶意投诉。
这种漏洞催生了职业“羊毛党”,甚至形成黑产链条(提供黑号、销赃等),商家利润被挤压,最终导致商品质量下滑,形成恶性循环。
新规的出台,本质是平衡消费者权益与商家利益:
商家受益:减少恶意退款损失,稳定经营现金流,推动商家提升商品质量。
消费者风险:短期内可能面临退货门槛提高,但长期看,市场秩序规范后,低价高质商品比例有望提升。

三、消费者如何应对?记住这3点!
1. 下单前“三查”:
- 查商品页面是否标注“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如定制品、临期品)。
- 查退货条件(如包装完整性要求),避免因疏忽丧失退货权。
- 查商家信誉,优先选择标明“无忧退换”的正规店铺。
2. 拆封需谨慎:
- 非必要不破坏密封包装(如食品、化妆品)。
- 试用电子商品时避免激活或留下使用痕迹。
3. 留存证据:
- 退货前拍照/视频记录商品状态,防止商家以“不完好”为由拒退。
- 若遇不合理拒退,可向消保委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如引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

四、争议焦点:是保护商家,还是损害消费者?
新规引发的最大争议在于:普通消费者是否会为“羊毛党”买单?
- 支持方认为,严控恶意退款能净化市场,最终让消费者买到性价比更高的商品。
- 反对方担忧,部分商家可能滥用新规,以“包装破损”“已拆封”等借口拒绝合理退货,尤其是中小平台监管力度不足的情况下。
法律专家指出:关键在于执行中的透明度。例如,商家不得擅自扩大“商品完好”的定义(如将外包装完整性作为退货前提),否则涉嫌违法。
五、需“堵漏”更需“疏解”**
新规仅是整治乱象的第一步,长远来看还需:
1. 平台责任强化:建立更智能的审核系统,区分正常退货与恶意行为。
2. 消费者教育普及:明确“无理由≠无条件”,减少因误解引发的纠纷。
3. 监管常态化:对违规商家和职业“羊毛党”双向打击,维护市场公平。
“7天无理由退货”本是为解决网购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漏洞被滥用后反而损害了市场健康。新规的落地,既是“止血”,也是“试金石”——能否实现消费者与商家的双赢,取决于执行力度与透明度。对普通用户而言,理性消费、留存证据、依法维权,仍是应对变局的核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