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成长指数(399296.SZ)由创业板市场财务指标突出、股性活跃的50家公司组成。行业构成以新兴产业为主,行业集中度高。申万二级显示创成长持有,通信行业25.4%、电子行业24.9%、电力设备行业21%、医药生物行业16.1%,均是聚焦新质生产力里的高科技、新兴行业。相比于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行业分布,创成长指数在高科技、新兴技术行业的分布更高,与高质量发展的大方向更加契合。
数据来源:wind 2024/9/30
截至2024年10月8日指数50只成份股平均流通市值490亿元,比创业板指数的373亿元略高,属于典型的中市值成长风格指数。从财务指标来看, 24年中报数据显示,创成长指数相较创业板50指数、创业板指数在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方面大幅领先,说明双因子选股策略能够深度挖掘板块中的优质股,指数持仓股票的财报质地更加优秀。
数据来源:wind 2024/6/30
从历史表现来看,2013-2023年11个自然年度创成长指数累计涨幅453.71%,年化收益达到了16.17%,区间涨幅、平均年化收益率表现均好于创业板指数和创业板50指数。从各年度胜率来看,11年间,创成长分别7次战胜了创业板,长期优势明显。
数据来源:Wind 区间涨幅周期2013-1-1至2023-12-31
2021年12月以来,创成长指数经历了一波时间跨度长、下跌幅度深的调整,最大跌幅超50%。即便在2022年单边下跌的情况下,同年5月至7月创成长指数仍出现了一波超40%的反弹行情。
数据来源:wind 2019年7月至2024年10月
近期市场快速反弹,创成长指数PE(TTM)36.14倍,处于近五年28.63分位处,虽然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但仍低于创业板指数38.84倍的估值水平,在持仓质地优于创业板指数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配置性价比。
长期来看,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具体产业方面提到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科技创新在我国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与资本市场发展的主线,科创兴国的方向越来越明确。
创业板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现已成为投资新经济企业的重要平台。随着宏观经济逐渐转暖,基于当前A股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经济修复动力较强,市场存在上行动能,创成长指数有望迎来持续性的修复机会。
相关产品风险提示:
本资料(含表格、文字、图片)仅为服务信息,手工统计仅为参考,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于投资者的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资料中全部内容均为截止发布日的信息,如有变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创成长ETF及其联接基金风险等级R4,属于指数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其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且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申购:A类基金申购时,一次性收取申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申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二者因费用收取、成立时间可能不同等,长期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请详阅产品定期报告。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定期定额投资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创成长指数近5年各年涨跌幅, 2019 49.04%、2020 97.14%、2021 20.17%、2022 -28.79%、2023 -26.17%。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数据来源:同花顺 、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