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用双语推介大米的视频在网络走红。视频中的女主角身着正装站在演讲台后,用纯正英语向大家推荐当地特产大米,但她随即紧接了一句亲切的东北话,“赵叔,帮咱介绍一下”。视频发布以来,“赵叔”家的水稻已经卖出20多万斤。而这位女主角彭勃、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文旅局副局长,也因此成为了当地的“流量担当”。
直播时代,网络主播们成功带货并不鲜见,但官方走到田间地头帮乡亲卖出20万斤大米,确属难得。复盘这场成功的宣传,国际范与地道的乡音碰撞,所产生的反差感、亲切感让观众印象深刻,这首先源于彭勃本人英语“专业八级”的功底,正是其用个人能力成功花式“整活”。
然而,视频评论区中也有人疑惑,这个双语视频究竟面向谁?从“整活”的角度讲,这个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双语”本身就是一种吸睛形式,未必非要作为实用意义的工具。另一方面,在“上接国际、下接地气”的反差感背后,真正打动观众的是其中的亲切、真诚,以及其所带之货本身的吸引力。官方文旅作为传播主体放下身段、躬身入“屯”,是最近的潮流,也为人们所乐见。是以,双语也好,屯里立着演讲台也罢,只要“赵叔”登场,就不难理解大家的会心一笑、心头一暖。
近年来,各地文旅部门花式整活层出不穷,其中更不乏官员下场“互卷”——出镜代言当地特色文化、即兴脱稿精彩推介获得喝彩、跨界变装吸引游客前往……官方使出浑身解数,争夺的是注意力,但公众的注意力毕竟是有限的,而如果各家的整活花样都差不多,也难免产生疲劳感。要在这股宣介热潮中脱颖而出,让文旅推介“叫好更叫座”,避免成为一阵风,是一道必答题。
如何答好这道题,显然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说到底,为何整活、为谁整活,市场是否愿意买单才是真正的参照。回看此次,女局长双语“卖大米”的成功背后就离不开“赵叔”的出现,“蟹田里边放的螃蟹”“不撒化肥”等真实质朴的承诺让各地网友忍不住询问下单方式,可谓画龙点睛;而爆火之后,街道成立团队帮助农户销售,更让这场推介有始有终。
彭勃火了,几家农户的大米更是火了,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结果。这次成功的带货也带来了不少启示,如何让助农兴农乘上、乘好移动互联网的东风,为特色农业的推介添柴加火,不失为激励各地政府部门继续探索的方向之一。当然,说到底,练好内功是基础,而在这个流量经济时代,让香飘出去、飘得远,打出品牌效应、扩大带动范围,从走红变长红,则尤其需要创新、创意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