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中国的哲学学科的发展折射中国文教事业的变迁

羊城派 2024-11-08 18:51:50

——记中山大学哲学系系史馆开馆仪式

民国十三年(1924年),孙中山先生下令,将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科大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并,于11月11日成立国立广东大学,两年后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11月11日遂成为现今中山大学的校庆日。学校草创之初,哲学系是最早培植的学系之一。此后中大哲学系扎根岭南大地,胸怀民族命运,放眼世界格局,涵养旧学,吐纳新知,筚路蓝缕,盈科后进,乃至百年。经过百年的发展,中大哲学系逐渐确立完备的学科建制,引育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哲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哲学、逻辑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整体水平和影响力稳步提升,在各种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名列前茅,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稳居国内第一方阵。哲学系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外哲学研究重镇。

2024年既是中山大学的百年华诞,也是哲学系的期颐之年。为此,中大哲学系在锡昌堂专设场地,建成哲学系系史馆,讲述中大哲学系波澜壮阔的历史,彰显中大哲学人的精神气象。系史馆坐落于锡昌堂五楼,位于整栋楼的中间楼层,方便全体师生观瞻。2024年11月8号上午11时,系史馆开馆仪式隆重举行,高朋满座,热情洋溢,大家热切期待一睹系史馆真容,沉浸式体验中大哲学百年的历程。在系史馆门口,大家不仅仅可以看到“哲学系系史馆”几个大字,还可以在它旁边看到古铜色的牌匾,上面工整地写上了展览活动的“前言”,它是这样开始的:

世纪中大,山高水长;

哲思百年,取大用中。

这十六个字大气磅礴,铿锵有力,为系史馆奠定了深沉古朴、悠远绵长的基调。尤其是“取大用中”四个字,凝聚了中大哲学系百年来的办学理念和思想寄托,正如哲学系系主任张伟教授在接受学校采访中诠释的那样:“所谓‘取大’,就是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关照我们的心性本身,来关心我们自身与社会、乃至于跟整个世界的一个更宏大的思考和联系,所谓‘用中’,实际上是我们可以把这样的一个大的智慧、大的格局能够具体地落实到我们社会生活实践当中去。”由此可见,这十六个字既浓缩了中大哲学百年的壮阔和纷呈,也完美地表达了中大哲学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黑格尔曾经说:“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是一门返本开新的学问,它会一再回到经典、回到思想原发处汲取养分,获得力量。哲学的推进始终离不开前辈学者的探索,哲学的发展是一个反复沉潜、推陈出新的过程。系史馆的展览安排正是按照哲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以时间为线索,展现中大哲学人百年来前后相依、戮力同心地将哲学的智慧和民族的命运深度结合的历史。由此,整个展览分为四个部分:

培土筑基(1924—1929)。创系伊始,学校积极延聘海内外著名学者担任教授或系主任,冯友兰、傅斯年、容肇祖、陈荣捷、朱谦之等学术大师纷纷前来,一时间名家云集,享誉全国。哲学系为学生开设“西洋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现代西洋哲学”等必修课程,培养专业有素的哲学火种。中大哲学系为中国最早的哲学系之一,为中国哲学学科的肇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抗日战争爆发,民族罹难,哲学系随着中山大学流离颠沛,西迁北移。战火中吴康先生撰《尚书大纲》,马采先生译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告德意志国民》,皆为应时而作。直到1945年,哲学系重回广州石牌,获得相对安宁的环境,延请唐君毅先生等名家授课,系主任朱谦之先生营造风气,学术氛围日益浓厚。

探索新途(1949—1977)。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标。中大哲学人开始探索哲学面对社会、面对大众的新路。1952年,“院系调整”后,朱谦之、马采、李曰华、方书春等先生北上,罗克汀、刘嵘、夏书章等教授组建中山大学哲学教研室,负责全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课程的教学工作。1960年,中山大学哲学系复系,招收本科生,为新中国的哲学事业和社会实践培养了高素质人才。中大哲学人一方面从哲学思考走向广阔的实践,另一方面也不断地寻求理论上的突破,杨荣国先生的《简明中国哲学史》受到毛泽东主席的高度关注。

学科建设(1977—2012)。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文社会科学朝着学科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中大哲学系在学科建设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1977年,哲学系招收首届本科生,1978年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1987年招收首届博士研究生,中大哲学系成为了全国最早具有完备的学位制度的学系之一。在学位制度的完善外,中大哲学系还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统筹各个专业的教材编写。其中,中大哲学系主编的《马克思主义者哲学史稿》(1981年)和肖萐父、李锦全主编的《中国哲学史》教材(1982年)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哲学教材,滋养了一大批专业的哲学学者和哲学爱好者。在学科建设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八个学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奋进一流(2012—)。进入新时代,中大哲学系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时代发展的重大问题,着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整体水平和影响力逐步提升。近年来,中大哲学系高层次人才引育成效卓著,人才队伍高学历、年轻化、国际化特色明显。值得一提的是,中大哲学系提出了引领性、创造性的学术研究,中国哲学团队提倡“做中国哲学”方法论,力图克服哲学研究中过度西方化和过度历史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团队提出“人民政治”等标识性概念,倡导从“学科性学术”向“问题性学术”的转换,外国哲学团队倡导“心性现象学”研究,将西方现象学与东方传统文化创造性结合,逻辑学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和践行“逻辑学认知转向”口号,均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具有较强的学术引领性作用。近年来,哲学系扩大国际的学术交流,与知名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合作与交流,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参与高端学术讲座,出版《中大哲学文库》等系列丛书,主办多种高水平的学术刊物,在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发面做出了重要的工作。在课堂教学之外,中大哲学系完善第二课堂建设,加强劳动实践和美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这些让中大哲学系在全国的哲学学科中独树一帜、引领风骚。

系史馆除了以文字和图片的方式呈现哲学系百年的历程外,还以显示屏的影像资料相配合,让历史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与此同时,每个展区都有众多珍贵的文献资料,是中大学人留下来的光辉印记,使人可以近距离看到沉淀下来的思想痕迹。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自觉地探索自身命运和出路的最高成就。而一个哲学系的变迁,往往折射出时代的浮沉和民族的命运。正如系主任张伟教授在在开馆仪式上的致辞中强调,中大哲学系的百年历程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哲学学科发展的缩影,折射了中国文教事业的变迁。系史馆见证的不仅仅是中大哲学系的历史,而且是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轨迹,中国文教事业的峥嵘岁月。

中国大学创建之初,救国图存、教育兴邦成为了有志之士的共同目标。先进的中国人努力探索西方文明,积极考究其优胜于东方古国的奥秘所在。从器物到制度,从制度到思想,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理解层层推进,进而对西方思想进行了由浅入深的把握。如何立足于本民族文化,消化西方理念,成为当时每个中国人关心的课题。中大哲学系肇设之时,延请兼具民族感情和国际视野的名家学者,确立“西洋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等必修课程,紧扣时代和民族的命运,培养了一批胸怀祖国而放眼世界的人才。

抗战以后,中华民族面临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的局面。哲学不应该仅仅是教堂和书本里的学问,还应该以思想为武器,激发中国人爱国热忱和精神斗志,让中华民族挺住脊梁。中大哲学系西迁澄江,北移坪石,重回石牌,在艰难的抗战环境中维系中华文脉弦歌不辍,斯文不坠。马采先生翻译费希特《告德意志国民》,以德国古典哲学的昂扬斗志激发每个中国人保家卫国的勇气和决心。抗战期间,哲学系学生曾撰《救亡工作报告》:“况为国家智识份子中坚之士,岂能袖首傍观、潜修闭门、埋头书案、不问国事者欤?”欲联合救亡团体如广州市妇女会、抗战教育实践社自修班等,体现出可贵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热忱。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崭新的实践方式,哲学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如何积极响应全新社会实践的要求,成为哲学人需要不断探索的新课题。时代不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时代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千百万人的实践。哲学与时代同行,就是自觉走进活活泼、丰富多彩的实践世界。中大哲学系着眼于整个国家的战略部署和发展态势,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配合国家进行“院系调整”和“复系”,组建了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的教师队伍,配合国家政策招收和培养学生。中大哲学人下乡下厂下基层,到“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将哲学的智慧与广阔的实践结合起来,使得哲学能够接脉时代的精神,获得生生不息的生命。

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的科教文卫事业进入新的阶段。为了面对国内复杂的改革局面,迎接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的挑战,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科化和专业化成为必然的趋势。中山大学哲学系在恢复高考后,逐渐完善本科和研究生学制,撰写影响全国的专业化教材,确立了专业化培养的长效机制。面对“下海潮”对人文科学的冲击,中大哲学系于1983年9月招收哲学专业夜大专修班,1984年8月创办“中山大学哲学刊授中心”,1985年1月出版《哲学刊授》月刊,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学员,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具有一定哲学素养的人才。随着八个学科的逐渐完善,专业化培养走上了坦途。

进入新时代,国家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中山大学提出“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哲学研究能够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吸取海外理论成果,提出自主性的知识话语,培养全方位的哲学人才。为此,中大哲学系引育了一批高素质的师资团队,研精覃思,坚持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有引领性、创造性的学术研究,举办系列高端学术讲座,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科研成果。“做中国哲学”“人民政治”“心性现象学”“逻辑学认知转向”已经成为了中大哲学系、乃至中国哲学界的名片。

回顾过去的百年征程,中大哲学系毫无疑问折射了近百年来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和中国文教事业的变迁。中大哲学人始终努力践行“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办学宗旨,为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贡献了源头活水,努力推进中国文教事业的创新。回首百年岁月,中大哲学系尊道问学,取大用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放眼未来,中大哲学系必将以积极的姿态,创造一流学术,培养一流人才,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1924年,孙中山先生手创中山大学,中大哲学系得以肇设,是学校最早培植的学系之一。自创系以来,哲学系秉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尊德问学,取大用中,为现代中国哲学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

百年华诞之际,哲学系在锡昌堂专设场地,成立中山大学哲学系系史馆,讲述中大哲学系的百年征程,诉说中大哲学人的百年探索,彰显中大哲学魂的百年精神。哲学系系史馆作为百年系庆的隆重献礼,得到了学校领导、各单位部门和广大系友的支持,对此,我们应该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这里要特别地感谢周春健教授的专业指导和统筹安排,感谢广州美术学院、广东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研发设计!

历史画卷总是在前后相继中铺展。黑格尔曾经说:“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是一门返本开新的学问,它会一再回到经典、回到思想原发处汲取养分,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哲学的推进始终离不开前辈学者的探索,哲学的发展是一个反复沉潜、推陈出新的过程。哲学系系史馆的全部展览安排正是紧扣哲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以时间为线索,展现中大哲学人百年来前后相依、戮力同心地深耕哲学智慧的历史。哲学系系史馆记录了中大哲学人筚路蓝缕、盈科后进、开拓进取的峥嵘岁月,见证着中大哲学事业蓬勃向上、与时代共舞、与民族同行的光辉历程。

哲学系史馆承载的不仅仅是中大哲学的百年征程,更是近百来年中国的哲学学科发展的缩影:在哲学系系史馆里,我们可以看到创系伊始、培土筑基时的万象萌新和学科建制,体会抗战流离时的艰难图存和弦歌不辍,感受建国后哲学人投身祖国实践的殷切热情,洞察改革开放后学科建设的蓬勃发展,理解新时代哲学人参与民族复兴、创建自主知识体系的殷切渴望。中大哲学系的百年征程浓缩了中国的哲学学科的发展历史,折射了中国文教事业的变迁。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大哲学人始终努力践行“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办学宗旨,为中国的哲学学科的发展贡献了源头活水,始终努力推进中国文教事业的创新和进步。

哲学系系史馆是缅怀过去、畅想未来的最佳场所。以哲学系系史馆的落成为契机,让我们展望未来的一百年,中大哲学系必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创造一流学术,培养一流人才,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责编|王绮彤

0 阅读:8

羊城派

简介:广东羊城晚报新闻客户端羊城派内容以及资讯的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