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海昏侯盗洞传出“异香”,3年不散,考古人员至今未解迷

乖乖每日更新历史 2024-11-28 10:24:52

中华大地拥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殡葬文化,诸多王侯将相的陵墓躺在大地之下。

其中有关海魂昏侯墓的传说,甚是离奇。

有人说其墓中有一种神秘的“异香”,当显世后能持续3年不散。

据说海昏候墓在在地下河中被人发现,大部分墓室浸泡在水里,导致盗墓者望而止步,使得诸多贵重陪葬品得以保存至今。

2011年某日,南昌大塘坪乡的观西村有几个农民在野外劳作期间,发现平日里经常见到的小山丘有点异常,走近一看只见这座被村民称为“墩墩山”的山丘被人挖开了一个深洞。

根据村里流传下来山丘有陵墓的说法,几个村民很快就断定这是被人盗墓了。于是众人很快就上报乡镇部门,让文物考古人员前来调查处理。

不久,市文物局派遣考古资历丰富的杨军同志带人前来实地勘探。这批考古工作者在山丘上仔细查看一番,发现那是一个宽半米深约15米盗洞。杨军同志没多想,马上组织村民借来工具,推车等,自己绑着绳子,就先行下去。

当日,杨军沿着漆黑盗洞刚下降数米,扑鼻便闻到一种异常,让脑子一下精神许多。对此他第一反应判断可能是柏木香。在古代,唯有名门贵族才柏木造棺,能看出墓主的身材不简单。

杨军抱着忐忑心情来不及多情,一直下降到底。打开手电筒一看,原来到底了地下河,在水里隐隐约约有个大型陵墓浮现,其中有一段棺椁浮出水面,疑是已被人为破坏。随后,杨军拿出相机,把眼前一幕拍了下来,好拿回去当证据,说服领导批准成立更大型的考古队伍前来挖掘。

至此海昏候墓被人正式发现,从而通过专业挖掘,保住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

关于盗洞方面,此时警方也很快跟进,摸排线索,开始追捕盗墓贼。巧的是有群众反映,在前些日子,在南昌市某家旧古玩店铺,就有个不速之客到来。其人神神秘秘的进店对古玩老板亮出一件龙型黄金物品,低声说道:“掌掌眼,这可是包老包真包到代的好货!”

那古玩老板,接过去仔细端详一番,马上又把东西还给了那来客,惊讶的摆手说:“不收,借一千只胆也不敢收”。来客追问道:“咋的不敢收,看不起我呢?”老掌柜一脸正经的解释说:“此乃纯金龙,在以前只有皇上身份才配拥有,按现在的法律可是国宝文物,谁收谁犯法!”

那人听完,也不多言了,拿着东西灰溜溜就走了。

不过事后没多久,警方还是根据相关线索和情报追回了这件金龙文物,并且给予盗墓者该有的法律制裁。

这边随着时日推移,海昏侯墓挖掘进度取得出乎意外的进展。让考古人员欣喜的是,该西汉陵墓不仅规模巨大,且保存的非常完好,正墓室里的东西基本没人动过。但从陵墓的裂痕和坍塌程度推断,其起码受到了地震天灾的影响。

而大塘坪乡等周边县志文献有记载,早在公元318年,当地一年之间突发2次地震。海昏候墓有可能在过程中被震陷。接着不久后湖水倒流而至,就形成了水中墓。这次的盗墓,盗贼可能也是受到地下水影响,从而没有发现主棺,仅发现了海昏候夫人的墓室,因此从里面盗走了金龙文物。

海昏侯出身高贵,是汉武帝孙子。

幼长四岁余便封为昌邑王。近二十岁那年,霍光辅佐其正式称帝。不过此事早有预谋,海昏候刚坐上龙椅一个月,便被霍光以近千条罪名废掉,最终郁郁寡欢,熬到三十出头,含恨离世。无独有偶,根据当时的封建制度,被废位的皇族,不需要把家产充公。这才让海昏候死后,得以诸多珍贵宝物钱财用于陪葬。

对于杨军同志闻到的异香,据说不是柏木。根据现场考古者回忆,打开海昏侯棺材盖时,旁边留置有独特的区域,疑是给“黄肠题凑”而留,即是指把柏木剥皮后,由里面的黄心制造的棺椁。但事实上异香并非是柏木散发,真正原因一直没破解。

海昏候一生,命运坎坷。但万幸之中有例外,其陵墓在阴差阳错间得以保存千百年不受侵扰,从而给后代留下一笔可贵的考古“宝藏”,在文化价值方面不可估量。

0 阅读:47
乖乖每日更新历史

乖乖每日更新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