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的,年轻的科学家陆元九踏上赴美留学的旅程,当他因饥饿多拿了一块面包时,

玲珑说历史 2024-11-11 17:31:14

1945年的,年轻的科学家陆元九踏上赴美留学的旅程,当他因饥饿多拿了一块面包时,被外国乘客骂:“不要脸!”

1945年,陆元九乘船前往美国。因为饿了,他多拿了一个面包,结果被一个美国人瞧不起。

这看似不起眼的事件,却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要让中国人挺直腰杆的种子。

这颗种子,最终长成了一位中国航天巨擘的传奇人生。

陆元九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正好赶上中国经历战乱的年代,那段动荡的时光和四处奔波的学习经历,让他变得更加坚韧。

从安徽省立第八中学到江苏省立南京中学,再到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陆元九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1941年,他从中央大学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他并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前往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机械系任教,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

这段时间的教学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国家科技落后的现实,也更加坚定了科技报国的决心。

1945年,陆元九踏上了前往美国的留学之路。

在那个年代,出国留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道路,因为他深知,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

在轮船上经历的事让他明白,国家落后就会受欺负,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他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攻读难度极大的惯性导航专业,课程量是其他专业的两倍。

很多人望而却步,甚至中途放弃,但陆元九却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常年保持专业第一,并于1949年获得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麻省理工学院邀请他去担任研究员,这是一个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但陆元九的心中始终装着祖国。

他很希望能回到中国,用自己的所学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

美国方面为了留住他,甚至利用他的孩子作为筹码,强迫他办理绿卡,但这些都无法动摇他回国的决心。

他慢慢离开了军事研究团队,转而投身于民用科技领域,还参与了世界上第一辆气垫车的开发。

但这依然无法消除美国对他的戒心,作为“敌对国家”的公民,他被严密监控,每三个月就要向联邦调查局报到。

漫长的等待,煎熬的岁月,直到1956年,36岁的陆元九才终于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踏上了回国的征程。

这趟回国的路实在不容易,还得绕道日本和菲律宾。在马尼拉港口,中国乘客还被单独隔离了。

这段经历,更加深了他对国家强盛的渴望。

回国后,陆元九马上加入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投入工作。

他深知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累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醒来后继续工作。

他一心扑在科研上,带着团队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

1958年,毛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陆元九随即告诉团队,新的研究方向是人造卫星的自动控制技术和卫星回收控制技术。

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科研条件异常艰苦,但陆元九和他的团队没有退缩。

他们从头开始,一点点往前走。

陆元九组建了中国科学院的液浮惯性技术研究室,带领团队研发了单自由度液浮陀螺、液浮摆式加速度表和液浮陀螺稳定平台,为中国航天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他在中国早期探空火箭、人造卫星和一些战术导弹的控制系统研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多种导弹和卫星的方案讨论和飞行试验数据分析方面,他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不仅科研做得好,还特别看重人才培养,他以严格的科研标准要求学生,反复强调技术的重要性,告诫学生,如果不把技术问题吃透,是要吃亏的,如果技术问题没弄明白,说话就底气不足。

1996年,长征三号乙型运载火箭发射失败,76岁的陆元九听说后,马上赶到了西昌发射场。

他逐一检查每一个零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最终找到了故障原因——一根细小的金丝。

问题解决后,第二年火箭成功发射。

这件事情充分体现了陆元九严谨的科研作风和对航天事业的执着追求。

他始终坚持“完善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的理念,带领团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中国航天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作为全国惯导与惯性技术专业组副组长和技术咨询分组组长,他负责统筹规划,明确各研究单位的发展方向,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工作,推动中国惯性技术研究迈向更高水平。

0 阅读:41
评论列表

玲珑说历史

简介: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