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裹小脚的她竟然在长征途中诞下了一个女婴,产后的恢复只能寄希望于草地上

市井老李 2024-11-13 12:59:45

1936年,裹小脚的她竟然在长征途中诞下了一个女婴,产后的恢复只能寄希望于草地上的嫩芽,谁能想到,这位历经磨难的母亲,最终竟活过了101岁。

1950年,一张泛黄的全家福定格了短暂的团圆,照片里,任弼时看着很瘦弱,生病的样子很明显,但他眼神里充满了对家人满满的爱。

不久之后,他因脑溢血离世,年仅46岁,独自留下妻子陈琮英和四个孩子,这位裹着小脚的女性,是如何走过百年沧桑,书写传奇的人生?

陈琮英两岁丧母,童年生活艰辛,父亲又常年不在家,她只能跟着哥哥和嫂子一起生活,十二岁时嫁进了任家,成了任弼时的童养媳,以前,童养媳日子都很苦,又累又受气。

但陈琮英是幸运的,她遇到了善良的任家人,也遇到了任弼时,在任家,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找到了人生的依靠。

1920年,16岁的任弼时告别家乡,前往上海求学,临走前,陈琮英给他织了两双厚袜子。

那时候,她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对离别毫不知情,在繁华的上海滩,任弼时虽然优秀出色,追求者众多,但他心里始终牵挂着家乡的恋人。

独自一人时,他会拿出那两双袜子,想象着与陈琮英重逢的那一天。

几年后,在组织的安排下,陈琮英来到上海,与任弼时重逢,他们举行了简朴的婚礼,从此,陈琮英明白,自己不仅是妻子,更是丈夫的战友。

她对任弼时说,她会一直支持他,这句话,是她革命生涯和爱情的真实写照。

婚后的生活并不平静,1927年,“四一二”政变爆发,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任弼时和陈琮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1928年秋,任弼时被捕,生死未卜,面对困境,陈琮英强忍悲痛,四处奔走,想尽一切办法营救丈夫。

她变卖家中仅有的值钱物品,甚至当掉自己的首饰,一次次与敌人周旋,最终,在她的不懈努力和多方帮助下,任弼时重获自由。

长期在外奔波,加上营养跟不上,他们女儿得了肺炎,不幸去世了。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对裹过足的女人来说,长征是场更大的苦难,放心把孩子交给乡里的人照看后,她便出发了。

脚磨破了,血都渗出来了,但她一声都没吭,她是队伍里最矮小的身影,却始终坚定地跟随大部队前进,负责着至关重要的机要工作,将党中央和红军各部紧密联系在一起。   任弼时在长征的过程中患上了疟疾,连走路都很困难,只能躺在担架上,而陈琮英就背着密码箱,一直伴随在任弼时的左右。

1935年11月,在长征途中的阿坝地区,陈琮英再次怀孕,并且在次年7月,她在踩着独木梯子上楼的时候摔了下来,还好身为医疗将军的傅连暲及时赶到,救下了她。   那时的她们住在一个藏民的部落里,在缺医少药、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她竟然在藏民的土房中生下了二女儿,取名“远征”。   那时候,别说手术室了,连张干净的床都没有,虽然女儿成功生下来了,但是缺少食物的陈琮英连一滴奶水都没有。   为了照顾她,朱德总司令为她钓了一条鱼,煮了一碗鱼汤,炊事班的战士们还为她抓来一只呱啦鸡,帮助她尽可能的补补身体。

陈琮英和任弼时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的浪漫,只有细水长流的温情,任弼时在苏联治病期间,始终牵挂着妻子和孩子。

他写下的家书里,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关爱,反复叮嘱妻子照顾好自己和孩子们,任弼时去世后,陈琮英抹去眼泪,撑起了整个家。

她把孩子们一个一个拉扯大,都培养得很优秀,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母爱的伟大,也展现了革命家庭的坚韧和团结。

她再次穿上曾经的军装,戴上褪色的军帽,那张珍藏的全家福,是她和丈夫最后一次的团圆,也是她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陈琮英的一生,是革命的传奇,也是女性的传奇,她的忠诚、坚韧和奉献,展现了革命者的精神,也证明了女性的强大,她的故事一直鼓舞着人们,她的精神永垂不朽。

如今,陈琮英的故居已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人们讲述着她的故事,传承着她的精神。

她的侄孙陈平安,至今仍珍藏着陈琮英及家人的老照片,回忆着这位传奇女性的点滴生活。

陈琮英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中展现了伟大,小脚的她走完了长征,在简陋的羊圈里生下了女儿,一个人撑起了家,也扛起了革命的担子。

她的故事,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0 阅读:46

市井老李

简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