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发顶刊?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怎么样?好不好?顶配资源,人才培养质量高!

在言高校 2024-11-27 15:36:46

在高校的科研体系中,各类科研平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的学科实力、科研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等都与之建立的一流科研平台密不可分。而在力争建设若干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奋进“双一流”的浪潮中,高校拥有科研平台的数量和质量是一大重要因素,更是高校科研发展、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就我国目前的科研平台、实验条件建设环境来看,通常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平台大多存在于顶尖985高校,正是顶尖的科研环境支撑着这些高校在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上领跑全国,同时也助力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类高校是一种“例外”,它们也能在科研平台、实验环境、设备条件上满足师生实验教学、科研训练、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的需求,这类大学就是具备世界名校基因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

比如,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作为我国目前唯一一所理工科研究型中外合办大学,这所大学依托于世界一流理工类学府——以色列理工学院,该校是由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爱因斯坦创始并担任第一届学会主席,在这所学校的办学历史中培养出了4位诺奖获得者,并且以色列近70%的高科技人才都毕业于此,可谓是“高科技人才的摇篮”。

身为被以色列理工学院官方认证的“以色列理工学院中国校区”,广以对标本部一流的设施设备,实验室全面面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入门科研”创造了优质、一流的环境和条件。

基于理工科研究型中外合办大学的办学类型,以及完全对接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教学资源等办学特色,广以采用科研导向式教学,鼓励学生在本科期间参与项目,深入到实验室去,通过研究升华学习成果。

目前,广以先后建成了94间大型教学/科研实验室,投入约3.6亿元用于购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有高精尖设备均面向本科学生开放,生均投入超23万元,享受超过我国教育部颁标准的46倍以上的实验条件,以充足的实验资源支撑学生进行基础实验、课堂研究等。

一方面,本科生可以以科研助理的身份参与导师科研项目,以此全程跟随、观察导师的科研过程,培养其科研素养、科研思维;另一方面还能在导师的指导之下,针对具体课题方向深入研究,从而锻炼科研能力并产出科研成果,为之后的深造就业积攒“加分项”。

而这样的“科研生涯”,在广以更是贯彻全程。自大一入校起,广以便将根据学生的专业水平、个人能力等综合情况,针对性、个性化地为学生安排丰富、优质的科研实践机会。以小班形式开展、专业导师带领的模式开展实验课,而这种形式既能确保每位学生享有同等的实验资源、教师资源,又能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当然,除了条件一流、数量充足的实验平台,广以还拥有一支院士坐镇、诺奖得主强势加盟、科研人才汇聚一堂的国际化队伍,足以为广以学生提供一流的科研指导。

如今,广以的师资队伍中不仅有超60%的教师直接由以色列理工学院派出,确保该校的师资水平与本部的顶尖水准保持一致。同时,还严格按照本部要求面向全球范围遴选一流学者,被招聘的教师也将注册为以色列理工学院教师后,再由本部派往广以。因此广以的教师都始终符合本部要求,保持国际一流的水准。

如此一来,广以就汇聚了来自以色列、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荷兰、德国、芬兰、丹麦等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科学家、专家学者、教学名师。同时,这支高水平、国际化的“教师天团”100%具有在全球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学习、工作或开展科学研究的经验,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多伦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亮眼的“科研履历”,也让这些教师具备敏锐的科研视野、丰富的科研经验、强劲的科研能力,未来在对学生的实际科研指导中游刃有余,推动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全球视野和人文素养的优秀科技人才。

事实上,从该校往届学生的科研表现来看,广以在科研育人这方面已然交付了亮眼的育人成绩单。该校首届毕业生中,共有超过70名本科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或完成了40项科研课题;多名本科生更是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的身份在国际期刊中发表研究论文。

迄今为止,该校有超过200名本科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或完成了近百项科研课题,多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身份在国际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比如2017级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徐小萌,作为课题组科研助理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化工领域公认的三大经典刊物之一的《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上发表论文;2021级在读学生方艺锜、曾宪乐、范荣予和陈柱安在国际期刊《物理教师》发表题为“一个基于直线的最小化问题”的研究论文;本科生莫凡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影响因子10)发表题为“A Review of Conductive Hydrogel-Based Wearable Temperature Sensors”的综述论文……

诸如此类在本科阶段就一作发表论文、登上顶刊的本科生在广以并不少见,从他们在科研道路上的成就中,也能深刻感受广以在科研教学、实验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巨大优势。

现今,科技是国际实力的关键,而以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更是国家呼吁培养的“稀缺人才”,那么在广以这片“科研养分”肥沃的土地之上,必然能从培养条件、实验平台、教学资源等多方面助力学生在科研道路上一路生花。

关注“在言高校”,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资讯!

0 阅读:0
在言高校

在言高校

高校领域权威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