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时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各大派系打仗不能杀降,尤其是大帅,谁失败了,只要

麒阁史观 2024-11-22 19:02:01

北洋军阀时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各大派系打仗不能杀降,尤其是大帅,谁失败了,只要自己通电下野就行。   徐树铮成长于清朝末年,中国社会动荡,内忧外患不断。他后续深入民国时期,其间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政治变革。

这位民国时期的北洋军阀兼政客,其人生充满了复杂而矛盾的色彩。他既展现出公忠体国的一面,又不乏结党营私,谋求个人权力的行径。他的一生,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彰显着政治家的光辉,另一方面也笼罩着权谋的阴影。

政治舞台上,徐树铮有时表现得阴险狡诈,善于运用各种手段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政客的本色使他在复杂的民国政治环境中如鱼得水,但也让他背负了诸多非议和争议。

徐树铮的人生是典型的历史人物评价难题。人们常说“盖棺定论”,意指一个人的一生在其逝世后方能最终评断。但对于徐树铮这样誉谤参半的人物来说,即使是“盖棺”也难以定论。他的政治成就与争议并存,既有人赞扬他的政治才能,也有人批评他的权谋手段和个人道德。   徐树铮的直率在很多时候将他置于政敌的矛盾中心。

1925年12月30日凌晨,张之江奉冯玉祥将军之命,拦截了徐树铮的专列,将这位身穿睡衣的督军就地正法。枪声响起的刹那,不仅打破了寒冷的夜色,也打破了北洋军阀间久已形成的一条潜规则——"不杀降"。只要通电表示退出政坛,总能捡回一条性命。   事实上,在北洋军阀割据一方、争权夺利的动荡年代,"不杀降"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遵守,尤其是对那些拥有至高军衔的"大帅"们而言。败战后只要公开宣布退出政治舞台,通常就能免于被敌对方穷追猛打、赶尽杀绝的命运。纵使军阀们野心勃勃,但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心中仍存有一丝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例如吴佩孚将军的经历,就是"不杀降"原则的典型写照。吴佩孚曾是直系军阀的领军人物,1924年因与奉系军阀张作霖爆发第二次直奉战争而遭遇惨败。直系军在山海关战役中溃不成军,吴佩孚也由此名誉扫地。面对如此危局,怀揣雄心壮志的他选择了明哲保身。

吴佩孚通过电报宣布下野,辞去了所有军政要职,以示退出政治核心层的决心。张作霖在取得胜利之际,也并未对这位曾经的劲敌赶尽杀绝,而是允许其安然退隐。由此可见,"不杀降"的原则在当时已是北洋军阀群体中公认的道德底线。   然而,徐树铮对陆建章的枪杀,无情地撕裂了北洋军阀间"不杀降"的安全底线。这一事件的残忍程度,令人发指,甚至连久经沙场的士兵们都难以接受。   陆建章宣布下野的消息传来时,军中上下都松了一口气。战士们认为这位老帅总算能高枕无忧了。然而,谁曾想到徐树铮会对陆建章及其家人下此手。

消息传开后,众人一片哗然,纷纷质疑陆建章作为一个已经退出政坛的人,为何还要遭受这种非人的对待。许多军阀私下议论,徐树铮完全无视"不杀降"的游戏规则,如此行径简直禽兽不如。一时间,谴责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面对四面八方的声讨,徐树铮反而变本加厉,口出狂言。据说他曾当众宣称,即便陆建章还活着,他也要将其杀一百遍。如此嚣张跋扈的态度,彻底激怒了素以正气著称的冯玉祥将军。冯玉祥认为,徐树铮的所作所为完全背离了军人的道义,必须严惩不贷。   事实上,冯玉祥下令铲除徐树铮,一方面是为陆建章复仇,替这位惨遭杀害的同僚讨回公道;另一方面,在军阀混战不失为一个悲哀的事实,但即便是在那样黑暗的时代,也理应遵守最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不杀降"的原则,正是北洋军阀群体中残存的一丝文明与良知的体现。   徐树铮肆无忌惮地打破这一原则,无疑是对人伦道德的嘲弄和亵渎。他的死,在某种意义上昭示了"不杀降"这一不成文的规矩走到了尽头。在最为动荡不安的岁月里,人性中的善良种子依然顽强地挣扎着,努力散发出微弱而珍贵的光芒。

0 阅读:123

麒阁史观

简介:史明如镜,照亮现实,亦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