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从秋末开始,我就变得情绪低落,总是感到疲惫、精力不足……”11月27日,30岁的张涛(化名)前往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为每年总在冬季发作的抑郁情绪寻求帮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范滕滕、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肖劲松均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近日不乏一些因冬季来临情绪不佳的患者前来就诊。
华中科技大学张珞颖团队发表在《自然·代谢》的最新研究显示,约有1.1%的普通人携带两个与冬季抑郁有关的基因突变,即人类生物钟基因PERIOD3的P415A和H417R,这两种突变会“对抗”冬季白天缩短带来的皮质醇水平下调,但由此增强的糖皮质激素信号会抑制血清素合成,导致抑郁样行为增加。
“这一发现为理解冬季抑郁的内在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有助于推动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精准干预和治疗手段的开发,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管理方案。”11月28日,湖北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肖劲松表示。
季节性情感障碍在冬季易发。视频源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继续教育学院
“冬季天气寒冷、活动受限,人们容易受季节变化影响而产生情绪波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范滕滕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季节性情感障碍是抑郁障碍或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特殊亚型,其发作和缓解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以来,门诊上季节性情感障碍的患者并不少见,我们通常会采取光照治疗、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治疗等方法,调节患者的生物节律、神经内分泌等功能,改善其情感症状。”
范滕滕谈到,普通的冬季抑郁情绪是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程度相对较轻。但如果出现明显的情绪低落、精力下降、兴趣减退、睡眠及食欲异常等症状,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可能是患有季节性情绪障碍,建议到医院进行专业的医学评估。
肖劲松建议,增加日光照射时间和户外运动可预防季节性情感障的出现,在冬季多增加社交活动、保持规律作息,也有助于情绪的改善和调节。
主编:林敬
校对: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