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明
孔夫子虽然被捧为“圣人”,但在识人方面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比如他的弟子澹台灭明,起初在他眼里就没能获得应有的重视。
说来惭愧,我最初知道“澹台灭明”这个名字,还是中学时期读梁羽生的小说《萍踪侠影录》。这是书里的一名武林高手。后来才知道,历史上真有“澹台灭明”这么一个人,不过,他和梁羽生毫无关系,人家是孔子的七十二高足之一。正史人物不如“闲书”人物知名,是否多少有几分滑稽?或许,只能说明梁羽生作品对那个年代的学生娃来说,影响力太强大了。
史载,澹台灭明字子羽,武城人。他拜孔子为师时,孔子见他长相丑陋,便以貌取人,认为他没有多大才能,当然也就不怎么看重他。后来,澹台灭明发奋苦学,成为当时有名的学者,而且品行广受认可。孔子得知后,感慨地说:“我凭言语判断人,看错了宰予;凭长相判断人,看错了子羽。”
今天想起澹台灭明,是因为其“行不由径”的故事。
澹台灭明为人公正无私,标准的“君子人格”。《论语·雍也》记载:“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其大意是,子游在武城当领导时,孔子问他:“你在那里有没有得到什么人才?”子游回答:“有一位叫澹台灭明的,做事从不走小路捷径投机取巧;如果没有公事,他从不到我屋里来。”“行不由径”于是成了一个比喻行动正大光明的成语。
今人或许以为“行不由径”是思维死板僵化,全然不懂通融。其实这是个关系到原则的问题。在那个时代,“路”和“径”是大有区别的。周朝实行井田制,井田以外的叫路,以内的叫径。路是公共通道,径则是私人领地,走小径的行为是不合礼的。澹台灭明不抄小道图便利、不私下找领导汇报“思想”,就是因为做人光明磊落,处事遵循正道,有话说在明处。
不走“捷径”,奉行正道,行事规矩本分,为人坦诚正直,不耍小聪明,不占小便宜,这事说起来容易,践行起来却难免障碍重重。做到这一点,需要很高的觉悟和很强的自律。没有这等觉悟,就意识不到这种行为的必要性;没有那份自律,即使有这个认识也管不住自己的行为。
回到现实中,我们会发现,热衷于走“捷径”甚至歪门邪道的人还是挺多的。这种人,为了达到某个目的,首先想到的不是脚踏实地努力奋斗,靠真本事硬功夫走向成功,而是琢磨哪里有“关系”可用,何处有“空子”可钻,偷工减料,只求“速成”。更有甚者,毫无敬畏之心,只要能实现目标,再大的纪法风险也不当回事,只有他“想不到”的事,没有他“做不出”的事。总而言之,这种人信奉“功夫在诗外”,只想取巧,不肯实干,只以“结果”论英雄,全然不管“过程”是否安全妥当。
作为一名手上多少有点权力的干部,难免遇到几个找上门来希望“借力”的人。每当面对这类情形,我就想,这些秉持所谓“潜规则”行走“江湖”的人,说难听点,与我辈简直可谓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难有共同的话语体系,几乎无法真诚沟通。特别是那些暂时没有吃过大亏的人,你跟他怎么解释,都可能是徒费口舌。当然,即使难以说服,我们也应努力试试把道理讲透。哪怕是“对牛弹琴”,该弹的时候也不妨弹一弹;哪怕是只有一丝希望转变对方的观念,也不应轻易放弃。
另一个事实是,崇尚“捷径”者,最后一头栽倒在这条道上的也不少。举个例子。很多年前,有家企业要建大楼,老板仗着和有关领导关系“铁”,未批先建,执法人员一时还真拿他没办法。不料,大楼即将封顶时,该老板的“靠山”倒了,新任领导根本不吃他这一套,于是,这座拔地而起的庞大违法建筑,很快夷为平地,该企业一大笔资金打了水漂……类似的“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版本,千百年来总是不断地重复上演。很多不当得利,就是这样来得快去得也快,怎么来就会怎么去。毕竟,少了正当的程序,就少了一份合法的保障。搞歪门邪道的行为,总是见不得阳光的。而一旦阳光照耀过来,那些看似坚硬的东西便要像冰雪一般消融。
看多了某些戏剧性的结局,我总是一再感慨:老想着“不劳而获”,最终可能两手空空一无所获;老想着破坏规则,最终自己也可能成为“无规则”的受害者。少些花花肠子,少些“捷径”思维,远离“无功受禄”的思想,杜绝“损人利己”的念头,切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才是安全可靠的大道、正道。“行不由径”应当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古人云:“捷径虽云易,长衢岂不平”。不走“捷径”,不图小利,置身于光明之中,习惯按规则办事,方能问心无愧,行稳致远,把事情做得妥妥当当,把日子过得踏踏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