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湘粤渝跨区域专利转化对接活动在长沙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自2023年以来,三地间专利转化13458次,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占据三地跨区域专利转化总量的52%,达3482件。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钱俊君发布了湘粤渝三地重点产业跨区域专利转化分析报告。
从报告来看,跨区域转化态势向好。自2023年以来,三地间专利转化13458次,其中广东以6429次成为专利转化活跃度最高省份。三地间转化专利6731件,三地有46所高校达成转化,重庆邮电大学、湖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分别以293件、76件和73件位居前三。
报告显示,三地跨区域专利转化引领产业发展作用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占据三地跨区域专利转化总量的52%,达3482件,三地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形成了大量专利转化合作,促进了跨区域发展。今年上半年,湖南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同比增长19.1%,广东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同比增长约7%,重庆今年上半年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30.3%,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50%。
三地专利储备充足,转化前景广阔。湘粤渝拥有有效专利460万件、有效发明专利100万件、实用新型专利244万件,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2.8%、18%和21%;盘点入库的高校院所发明专利14.12万件,占全国总量的15%;每万件有效专利中有14.7件实现了三地间跨区域转化。
三地专利跨区域转化,加快实现创新资源优势互补,有效助力湖南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10+10”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和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扩大内陆开放优势。
记者从湖南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2024年,全省专利转让18567,较去年同期增长37.5%;专利许可2961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50.1%;新增专利产品备案1428件,全省专利质押登记金额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6%。15所高校知识产权中心实现知识产权转化金额8亿元,在国家平台备案的专利产品年度销售额2636亿元、出口额207亿元,专利密集型产品增加值5938.48亿元,占GDP比重达11.9%。下一步,将持续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工作深入开展,聚焦专利产业化,坚持供给端、聚集端、需求端、服务端“四端”同向发力,重点解决“不能转”“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等问题,积极推动存量专利盘活利用同促进中小企业成长、重点产业强链增效等工作有机衔接,更大力度释放专利的市场价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