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北京市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2-05 15:31:39

以“聚焦教育强国建设使命共创面向未来的特殊教育”为主题的2024年北京市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于近日在北京市盲人学校举行。会议为在京科研院所、各特殊教育学校、融合教育学校搭建展示交流平台,汇聚全国特殊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共同研讨交流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多方协同

构建特殊教育发展新生态

党的二十大提出“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在会议上提出,希望北京持续扩大优质资源投入,加快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全面深化融合发展,加强普特融合、职特融合,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以数字化赋能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特教特办,加大政策支持,健全专业支持体系,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适应新形势、新特点,因材施教,协同多方力量,构建特殊教育发展的新生态。

会议还邀请了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天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张熙,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院长王雁教授,北京市盲人学校校长陈彦舟作主旨报告。会议同时举行了五个分论坛,围绕深化特教整体育人、强化多元融合发展、推进教学方式变革、数字赋能特殊教育、办好视力障碍学生的教育等进行讨论。

坚持首善标准

让阳光照到每个学生

2023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345所,共有特殊教育在校生91.2万人,其中,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在校生达34.12万人。

2023年以来,北京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两头”延伸,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优先入学得到有力保障。以北京市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以下简称“西城区培智学校”)为例。由于西城区培智学校是一所十五年一贯制的特殊教育学校,因此,在师资方面就要求老师做到多学段全能。同时,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不只是教会学生知识技能,更多的还有生活技巧、综合能力素质,因此,老师也要求做到多学科全能。此外,学校的老师还需要到普教学校去帮助那里的老师应对具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因此,学校的老师还要求做到多领域全能。西城区培智学校校长芦燕云在介绍中表示,除了要求老师做到“三个全能”,还要求学校的老师做到“六个通”,即通课程设置方案、通课标、通教材、通课堂、通学生、通教师。

除了西城区培智学校,北京市其他各区的特殊教育学校也都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符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师资建设方案、育人方案。

在北京市平谷区特殊教育中心,老师们会为每个智力残疾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在期末评估时,学生不和别人比成绩,只和过去的自己比。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得到的锻炼全面而有利于身心健康——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存。

据北京市石景山区培智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洁介绍,该校通过构建助力中重度残障学生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家校协同帮助学生培养生活技能和职业能力,为学生今后自理自立、高质量融入社会做好准备,使学生及家长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此外,还以市区校三个层级骨干教师队伍为龙头,带动全体教师提升康复专业教育教学水平,打造高质量的特教教师队伍。

其实,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都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发展,坚持首善标准,深入落实三期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以“适宜融合”为目标,以“优保障、强资源、重师资、促共享”为实践路径,形成了富有首都特色的高质量特殊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主任孙颖介绍,北京不仅率先在全市范围深入推进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在北京联合大学设立了全国首个面向残疾人招生的硕士点,填补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在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空白,还率先将保障残疾儿童就近就便优先入学写入政策文件,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以上,实现“零拒绝,全覆盖”。此外,率先建立并不断完善四级特殊教育教研格局,深入推进五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特殊教育场景的应用,特殊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首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保持全国领先。文/顾昕昕

0 阅读:17

北京日报客户端

简介: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