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心诀》
【原文】
清心如水,清水即心;
微风无起,波澜不惊;
幽篁独坐,长啸鸣琴;
禅寂入定,毒龙遁形;
我心无窍,天道酬勤;
我义凛然,鬼魅皆惊;
我情豪溢,天地归心;
我志扬迈,水起风生;
天高地阔,流水行云;
清新治本,直道谋身;
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译文】
内心要清澈纯净如同水一样,清澈的水就如同纯净的内心;
没有一丝微风兴起,内心就像平静的水面一样没有波澜;
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中,放声长啸,悠然地弹琴;
进入到禅定寂静的状态,内心的邪念(如同毒龙)就会消失不见;
我的内心没有什么机巧之心,上天会酬报勤奋努力的人;
我的正义之气令人敬畏,鬼魅之类都会感到惊恐;
我的情感豪迈奔放,天地万物都能与我的心相契合;
我的志向高远豪迈,一旦行动就会像风生水起一样有气势;
天地广阔无边,就如同那自由流淌的流水和飘动的白云;
用清正廉洁来修养身心,以正直的方式来立身处世;
拥有最纯真的性情和最善良的品德,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成就大道。

《冰心诀》
【原文】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尘垢不沾,俗相不染;
虚空甯宓,浑然无物;
无有相生,难易相成;
份与物忘,同乎浑涅;
天地无涯,万物齐一;
飞花落叶,虚怀若谷;
千般烦忧,才下心头;
即展眉头,灵台清幽;
心无罣碍,意无所执;
解心释神,莫然无魂;
水流心不惊,云在意俱迟;
一心不赘物,古今自逍遥。
【译文】
内心如果像冰一样清澈,即使天塌下来也不会惊慌;
面对世间的千变万化依然镇定自若,精神愉悦,气息平静;
不沾染尘世的污垢,不被世俗的表象所影响;
内心如同虚空一样宁静安谧,仿佛什么都不存在;
有和无相互依存而生,难和易相互促成;
忘却自身与外物的分别,与混沌的境界融为一体;
天地广阔没有边际,世间万物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对待如同飞花落叶般的世事,要有宽广的胸怀;
千万般的烦恼忧愁,刚刚涌上心头;
马上就舒展开眉头,内心的灵台变得清幽宁静;
内心没有牵挂和障碍,意念也没有执着的东西;
解开心中的束缚,释放精神,达到一种超然忘我的境界;
水流过的时候内心不会惊慌,云彩停驻时意念也会随之迟缓;
内心不被外物所累,从古到今都能自由自在、逍遥洒脱。
《静心诀》
【原文】
冰寒千古,万物尤静;
心宜气静,望我独神;
心神合一,气宜相随;
相间若余,万变不惊;
无痴无嗔,无欲无求;
无舍无弃,无为无我。
【译文】
如同冰的寒冷历经千古不变,世间万物也都尤其寂静;
内心应该平静,气息沉稳,希望自己能独自保持精神的专注;
让内心和精神合为一体,气息应该与之相随;
内心平静,即使有变化也如同没有变化一样,面对万变也不会惊慌;
没有愚痴和嗔怒,没有欲望和贪求;
没有舍弃和放弃,没有刻意的作为,忘却自我的存在。

《定心心经》
【原文】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忘我守一,六根大定;
戒点养气,无私无为;
上下相顾,神色相依;
蓄意玄关,降伏思虑;
内外无物,心神净明。
【译文】
内心如果像冰一样清澈,即使天塌下来也不会惊慌;
面对世间的千变万化依然镇定自若,精神愉悦,气息平静;
忘却自我,专注于一处,使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能达到高度的镇定;
戒掉杂念,培养正气,不存私心,不刻意作为;
上下相互照应,神色相互依存;
集中意念于玄关(人体的重要部位或精神集中点),降伏内心的各种思虑;
内心和外界都不执着于任何事物,使心神纯净明澈。
《养神诀》
【原文】
神为心所主,养神必先养心。
心静则神安,心动则神疲。
心为神所主,养心必先养神。
神安则心静,心动则神疲。
【译文】
精神是由内心所主宰的,要调养精神必须先修养内心。
内心平静,精神就会安宁;内心躁动,精神就会疲惫。
内心也是由精神所主宰的,要修养内心必须先调养精神。
精神安宁,内心就会平静;内心躁动,精神就会疲惫。

《释心诀》
第一品
【原文】
心由相扰,相由心生
我今若定,誓约心行
心宽则静,心明则平
我心似水,品物咸宁
【译文】
内心常常被外在的现象所干扰,而这些现象又是由内心产生的认知所形成;
如今我如果要让内心安定下来,就发誓要约束自己内心的行为;
内心宽广就会平静,内心明澈就会平和;
我的内心如同平静的水一样,一切事物都会安宁。
第二品
【原文】
水亦有浪,处动不惊
真亦有妄,我自分明
知妄即离,不假途径
离妄即觉,更无渐行
【译文】
水也会有波浪,但处在动荡中也能保持不惊慌;
真实中也会有虚妄,而我自然能分辨得清楚;
知道了虚妄就要远离它,不需要借助其他的途径;
一旦远离了虚妄就能觉悟,更不需要一步步地去实现。
第三品
【原文】
觉后得歇,雨后天晴
无苦无乐,何吉何凶
得失随缘,妙用随性
成败由天,我道自行
【译文】
觉悟之后内心就会得到安宁,就像雨后的天空一样晴朗;
没有了痛苦和快乐之分,也没有什么吉利和凶险之别;
得到和失去都顺其自然,巧妙地运用一切随性而为;
成功和失败都由上天决定,而我坚持自己的道路。
第四品
【原文】
诸天气荡,赋我今形
身往何所,意往何倾
诸相变幻,莫能常铭
心往何住,复起何情
【译文】
天地间的气息动荡,赋予了我如今的形体;
身体要去往何处,意念又要倾向于何方呢;
各种外在的现象不断变化,不可能长久地铭记;
内心要安住在哪里,又会兴起怎样的情感呢。
第五品
【原文】
无情至情,忽生悲悯
众生蒙蔽,岂能独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众堕万却,愿立此行
【译文】
看似没有情感却怀有至深的情感,忽然间生出悲悯之心;
众生都被蒙蔽了,我又怎能独自清醒明白呢;
那些贤德的人啊,让我长久地牵挂着;
众人都陷入无尽的劫难中,我愿意立下拯救他们的志向。
第六品
【原文】
日日可毁,斯道长春
今为众生,广开门庭
净即是污,污即是净
不斥魔道,乃炼真经
净即是污,污即是净。
善即是恶,恶即是善。
生即是死,死即是生。
【译文】
每一天都可以否定过去,但这种正道却像春天一样常存;
如今为了众生,我要广泛地开启解脱的门径;
洁净即是污浊,污浊即是洁净;
不排斥魔道,才能修炼出真正的真经;
洁净即是污浊,污浊即是洁净。
善良即是邪恶,邪恶即是善良。
生存即是死亡,死亡即是生存。
第七品
【原文】
云不在天,水不在瓶
顺行逆行,天意难定
绝善弃恶,不入玄冥
言多成过,枉堕梵经
【译文】
云彩不一定要在天空中,水也不一定要在瓶子里;
顺境和逆境,天意难以确定;
抛弃所谓的善和恶的分别,才不会陷入迷茫的境地;
话说得多了就容易犯错,白白地陷入到繁琐的经文教义中。
第八品
【原文】
本来无事,世界清平
顽童爱把,物我双擎
回眸浅笑,谁太入清
不以为用,反以为刑
【译文】
本来就没有什么事情,世界原本就是清平的;
如同顽皮的孩童一样,喜欢同时拿着自我和外物;
回过头浅浅一笑,谁又太过追求清净了呢;
不把这些当作有用的东西,反而把它们当作一种束缚。
第九品
【原文】
翻身踏倒,三藏四经
此文虽立,亦可相轻
道与非道,名与非名
我若不念,谁理其音
【译文】
翻身把三藏四经(泛指各种经典)都踏倒;
这篇文章虽然写出来了,也可以轻视它;
所谓的道与非道,名与非名;
如果我不去在意,又有谁会去理会其中的声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