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十个层次(十)

轻舟没有万重山 2025-03-11 17:07:03

AI的十个层次(十)。

接上一个视频,第十层大语言模型与自我意识之间仍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说到自我意识,首先得明确一点,意识并不等同于智能。智能是有规律可循的计算过程,而意识则是主观的体验。就像知道流血了要赶紧包扎,这是智能在起作用,而被针扎了会感到痛,这才是意识在作祟。

计算机科学家史蒂芬沃尔夫勒姆曾说过:要想有意识,起码要有一个连贯的叙事体验,但是这正是大语言模型所缺乏的。当今所有的AI模型都只有训练和推理两个阶段。

·训练阶段就像是用各种数据堆砌起来的知识库,这个过程无法形成连贯的历史记忆。一旦训练完成,模型的参数就固定了,不会再发生变化。此后无论AI如何被调用,它都不会在互动中改变自己。所有的互动记录都只会暂存在本地设备上,而不会改变模型本身的参数。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大语言模型并没有自我意识。即便有时候觉得它好像真的有意识,也只是错觉而已。事实上让AI看起来有意识并不难,最简单的心理治疗程序都能让人产生这种错觉,更何况现在的大模型。

如果一个机器的智能再高,但只要它永远只是被动的反应,没有任何任务之外的意图,就不可能真正拥有意识,不会把它当做一个生命来对待。而即便是智能并不高的小猫小狗,也不能轻易践踏它们,因为它们的确拥有丰富的主观体验,真的能感受到痛苦。

当然这都是基于现阶段的粗浅认知,就像山姆奥特曼在访谈中所说的那样,未来或许并不会拘泥于大语言模型的范式,仍有很多路要走。或许有一天AI也能拥有类似于人类大脑前额叶皮层的神经结构,从而产生真正的意图。

再进一步说,既然思维链甚至类似人脑的系统2思考都能涌现出来,意识又有何不可期待?

谢谢观赏,下期再见。

0 阅读:4
轻舟没有万重山

轻舟没有万重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