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时期,有一天斯大林发现他最喜欢的烟斗不见了,于是他让贝利亚帮他找,结果,贝利

市井老李 2024-12-13 15:30:49

苏联时期,有一天斯大林发现他最喜欢的烟斗不见了,于是他让贝利亚帮他找,结果,贝利亚在第二天找到了10个小偷,而且每个小偷都承认是自己偷了烟斗,实际上,斯大林的烟斗早就在一堆报纸下面被他找到了。

(信息来源:爱思想2013.6.29刘军宁:民主与效率)

日本公司圆谷制作的奥特曼角色贝利亚,这名字取自于犹太故事中的恶魔头目贝利亚。

巧的是,苏联也有一位贝利亚,他曾站在权力的巅峰,最后却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这两位贝利亚,一个虚构,一个真实,却都体现了权力与堕落的主题。

贝利亚来自格鲁吉亚,可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家伙,他早年就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更是平步青云。

斯大林搞大清洗,贝利亚就是他最得力的干将,心狠手辣,杀伐果断,为斯大林扫清了无数障碍,他虽然是内务部长,但其实是苏联实际上的第二把手。

内务部在苏联可是至关重要,它负责管理国家的警察、安全和情报部门,同时还担任克格勃的领导,权力之大,让人惊叹,即便是美国的联邦调查局在其面前也要逊色三分。

斯大林之所以么信任他,是因为贝利亚听话,执行力超强,斯大林的烟斗不见了,结果贝利亚第二天就抓到了几个“小偷”,他们全都说自己是偷的。

结果,斯大林在报纸底下找到了烟斗。

1953年,斯大林去世,贝利亚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之前对斯大林唯命是从,现在却成了反对斯大林主义的急先锋。

他开始平反冤假错案,改革机构,大赦囚犯,甚至公开批评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这些举动,有人说是为了树立个人形象,争夺斯大林的继承权;也有人说他是真心想改革,为人民谋福利。

不管动机如何,这些改革措施确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改善了民族关系,缓和了与邻国的紧张局势。

但问题是,贝利亚之前的黑历史太多,手上沾满了鲜血,谁敢相信他真的改邪归正了?

更何况,他连斯大林都敢碰,谁知道他下一步会干什么?贝利亚的困境与最终败亡:权力角逐中的牺牲者

贝利亚的变革,影响到了很多人的切身利益,他的同僚,害怕被他清算;斯大林主义的支持者,则视他为叛徒。

两方人马一合计,决定先下手为强,当时的苏联政坛,暗流涌动,马林科夫虽然表面上是老大,但实际上,真正说了算的是贝利亚。

赫鲁晓夫,这位未来的“老大”,当然不甘心屈居人下,于是,他和马林科夫联手,准备把贝利亚拉下马,贝利亚也不是吃素的,他掌控着内务部和克格勃,手里握着不少高官的黑材料。

但这反而成了他的催命符,就像电视剧《大宋提刑官》里的刁光斗,掌握了太多秘密,最终只能被灭口。

更要命的是,贝利亚得罪了军方,他曾经调查过朱可夫元帅,这位二战英雄,就因为家里藏了些战利品,就被贝利亚发配到边疆。

朱可夫在军队里极受欢迎,贝利亚的举动几乎等于把军队的支持给扔了。而且,斯大林去世的情况还不明朗,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贝利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斯大林昏迷的时候,贝利亚不让其他人找医生,他说是斯大林喝醉了,结果耽误了救他的好时机,这让人怀疑,斯大林的死,是不是贝利亚一手造成的?

内外交困,孤立无援,贝利亚的末日来临了。

1953年12月,贝利亚因涉嫌叛国、组织反苏维埃小组、策划恐怖活动以及犯下强奸罪,被秘密执行死刑,他的离奇死亡原因至今仍带有神秘色彩,激发了许多人的好奇心和种种猜测。

贝利亚的悲剧的根源在于他让权力侵蚀了自己的灵魂,就像贝利亚奥特曼被强大的力量所诱惑,最后走向了黑暗面。他的一生是个充满矛盾和争议的复杂历程,他既是无情的刽子手,又是改革的急先锋。

但最终,他还是败给了自己的欲望。

0 阅读:320
市井老李

市井老李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